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產業結構調整與技術進步對霧霾減排的影響效應研究

2019-02-22 01:33:28程中華李廉水
中國軟科學 2019年1期
關鍵詞:效應污染

程中華,劉 軍,李廉水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中國制造業發展研究院,江蘇 南京 210044)

由于經歷了長期的工業化以及先污染后治理的發展模式,發達國家霧霾污染問題并不明顯;而隨著中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的快速推進,霧霾污染問題逐漸凸顯,并已經呈現出發生頻率高、影響范圍廣、污染程度高和危害程度重的特點。黨和政府為此高度重視霧霾治理工作。黨的十九大提出,將污染防治攻堅戰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一,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打贏藍天保衛戰。雖然氣象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霧霾污染,但中國較為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譬如產業結構失衡、能源效率低下、技術貢獻度不高以及環境治理低效等,才是霧霾污染頻發的真正根源[1-2]。但由于統計數據可得性等原因,學術界目前對霧霾污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氣象、環境化學和生態科學等領域,這些研究從微觀層面圍繞著PM2.5的成分組成分析、來源分析、危害以及致病機理等方面展開了廣泛且深入的研究,但從經濟學領域對霧霾污染的宏觀研究還比較匱乏。本文從經濟學角度系統分析產業結構調整與技術進步對霧霾減排的影響效應,準確識別城市經濟增長中霧霾減排的主要推動力,進而為中國治霾政策的合理制定和有效實施提供必要的經驗支持和決策依據。

一、文獻綜述

圍繞著產業結構調整與技術進步對污染物的減排效應,現有文獻已經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并且研究成果多以碳排放為污染變量。Crossman和Krueger(1995)提出的國際貿易對環境影響的三大效應理論[3],即規模效應、結構效應和技術效應,被廣泛應用于研究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對環境質量的影響。該理論認為,經濟增長所帶來的規模效應、結構效應和技術效應共同決定著經濟增長對環境污染的影響。在經濟增長的初期,規模效應大于結構效應和技術效應,規模效應占據優勢,從而加劇環境污染。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經濟增長所引致的結構效應和技術效應逐漸大于規模效應,結構效應和技術效應占據優勢,從而緩解環境污染。這說明經濟增長與環境污染之間存在著倒“U”型關系,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環境庫茲涅茨曲線。

許多學者在此基礎上實證分析了產業結構調整對污染物排放的影響,但研究結論卻存在一定差異。大多數學者認為產業結構調整可以帶來能源效率和技術水平的提升,從而改善環境質量[4-5];但部分學者研究發現產業結構調整對環境污染的影響作用很小甚至不顯著[6];還有一些學者研究發現產業結構調整對污染物排放的影響存在顯著的污染物異質性[7]。還有許多學者實證分析了技術進步對污染物排放的影響,但研究結論也存在較大差異。一些學者認為技術進步可以提高能源效率,從而有利于降低污染物排放[8-9];部分學者認為技術進步會引致能源回彈效應,從而增加污染物排放[10];還有一些學者研究發現技術進步對污染物減排的影響存在顯著的行業異質性[11]和技術異質性[12]。由此可見,關于產業結構調整與技術進步對污染物的減排效應還有待于進一步的實證檢驗。

通過對上述文獻的梳理可以發現,關于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對污染物的減排效應研究,現有文獻已經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但還是存在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地方:第一,從研究視角上來看,現有文獻對于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的刻畫有些簡單,沒有深入挖掘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影響污染物排放的深層次原因。一方面,產業結構調整包含產業結構高級化和合理化兩部分,現有文獻較多分析了產業結構高級化對污染物排放的影響,而忽視了產業結構合理化的影響。事實上,產業結構合理化反映了不同產業之間投入產出結構的協調發展程度,這可以顯著影響到能源要素的配置和使用,進而影響污染物排放[13]。另一方面,現有文獻較多采用R&D投入或產出來衡量技術進步,這可能無法科學合理地反映技術進步的本質含義。由于R&D投入和產出僅是技術進步的影響因素或物化型表現,因此用它來衡量技術進步過于狹義。事實上,技術進步既包括技術創新、發明、專利等科技進步,還包括管理創新、制度創新等效率改善,而且這些技術進步的不同組成要素對污染物排放的影響效應是不同的[14]。第二,從計量方法上來看,上述研究大都是采用普通面板或動態面板進行回歸分析,而忽視了污染物排放的空間效應。事實上,污染物在地區之間的空間流動可以帶來地區污染物之間的空間關聯和空間依賴。從空間計量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忽視這種空間效應可能會帶來估計和分析的偏誤[15]。與此同時,現有文獻大都采用省級層面的數據進行分析,鮮有來自城市層面的數據,這可能無法較為準確的捕捉污染物的這種空間效應。

在既有研究的基礎上,本文嘗試從以下兩個方面做出努力:(1)本文將產業結構調整劃分為產業結構高級化和合理化兩部分,同時引入Malmquist-Luenberger(ML)生產率指數刻畫技術進步,并將其分解為科技進步指數和效率改善指數,然后將這些影響因素納入同一分析框架,進而分析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對霧霾減排的影響效應。(2)本文采用中國2003-2016年285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數據,利用動態空間面板模型將地理距離和前期因素納入分析當中,綜合考慮霧霾污染的空間效應和動態效應進行計量分析,從而使得模型更加符合客觀實際,估計結果更為準確和可靠。

二、模型建立、變量說明與數據來源

(一)理論模型

本文借鑒Copeland和Taylor(1994)的研究思路[16],構建一個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影響環境污染的理論模型。假定代表性企業生產兩種產品:污染產品X和清潔產品Y。企業在生產污染產品X的同時會產生環境污染物Z,并為此支付相應的排污費。為追求利潤最大化,理性的企業不會無限地排污,而是拿出比例為θ的生產要素用于減少污染物排放,其中0≤θ≤1。當θ=0時,企業不會將生產要素用于治理污染,此時企業生產的產量F為企業的潛在產量;當0<θ<1時,企業會用比例為θ的生產要素治理污染,此時企業生產產品X的實際產量為(1-θ)F,同時也將產生環境污染物Z。借鑒盛斌和呂越(2012)、李筱樂(2014)的研究[17-18],假設環境污染物Z=φ(θ)F,其中φ(θ)=(1-θ)1/α/A為污染減排函數,這里A代表技術水平,參數α∈(0,1)。由此可以得到:

X=(AZ)α(F)1-α

(1)

由(1)式可以發現,企業可以按照以下兩個相互獨立的步驟進行生產決策:一方面,企業可以根據資本成本r和勞動力工資w,選擇最優的資本-勞動比,以實現單位潛在產出的生產成本CF最小;另一方面,企業可以根據排污成本λ和單位潛在生產成本CF,選擇污染排放量Z和潛在產出F,以實現生產單位產品的生產成本CX最小。具體的優化模型表述如下:

CF(r,w)=min{rKX+wLX,F(KX,LX)=1}

(2)

CX(λ,CF)=min{θAZ+CFF,(AZ)αF1-α=1}

(3)

通過對(2)和(3)的最優化求解,可以得到:

TRSK,L=(?F/?KX)/(?F/?LX)=w/r

(4)

(1-α)AZ/αF=CF/θ

(5)

假設產品X的價格為PX,在完全競爭市場條件下,企業的總利潤為零,即總收益=總成本,于是可以得到:

PXX=CFF+θAF

(6)

由(5)式和(6)式可以得到以下環境污染物的表達式:

Z=αPXX/θA=(PXX+PYY)·(α/θA)·(PXX/(PXX+PYY))

(7)

即Z=S·(α/θA)·μX。其中,S=PXX+PYY表示規模效應,μX=PXX/(PXX+PYY)表示結構效應,α/θA表示技術效應。由此可見,經濟增長對環境污染的影響由規模效應、結構效應和技術效應共同決定,其影響效應大小取決于規模效應、結構效應和技術效應的強弱對比。

(二)動態空間面板模型的建立

在上述理論模型的基礎上,本文建立以下面板模型:

lnZit=β0+β1lnSit+β2lnISit+β3lnTFPit+εit

(8)

其中,Z表示污染物排放量,本文采用霧霾濃度值來衡量;S表示城市生產總值,反映規模效應;IS表示城市產業結構,反映結構效應;TFP表示城市技術進步,反映技術效應;β0表示常數項,β1到β3分別表示各變量的回歸系數,ε表示隨機擾動項。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分析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影響霧霾污染的深層次原因,為此本文將產業結構調整劃分為產業結構高級化和合理化兩部分,同時引入Malmquist-Luenberger (ML)生產率指數刻畫技術進步,并將其分解為科技進步指數和效率改善指數,然后分析這些因素對霧霾污染的影響效應。于是本文將模型(8)擴展為:

lnZit=β0+β1lnSit+β2lnISUit+β3lnISOit+β4lnTECHit+β5lnEFFCHit+εit

(9)

其中,ISU和ISO分別表示產業結構高級化和合理化指數,TECH和EFFCH分別表示科技進步指數和效率改善指數。模型(9)并沒有考慮霧霾污染的空間效應和動態效應,已有研究表明,霧霾污染在空間維度上存在顯著的空間效應以及在時間維度上存在明顯的動態效應[1,19]。因此,本文在模型(9)的基礎上納入霧霾污染的空間效應和動態效應,建立如下動態空間面板模型:

(10)

其中,τ表示霧霾污染一階滯后項的回歸系數,ρ和λ分別表示空間滯后回歸系數和空間誤差回歸系數,ηi、νt和εit表示影響霧霾污染的不同維度隨機干擾,Wij表示空間權重矩陣。由于霧霾污染的空間效應既與城市經濟總量有直接聯系,又與城市之間的地理距離密不可分,因此本文采用經濟距離來構建空間權重矩陣。本文首先構建傳統的地理距離空間權重矩陣Wijd={wijd},其中wijd=1/dij,這里dij表示城市i與城市j的直線距離。然后,按照下式構建經濟距離空間權重矩陣Wij:

(11)

(三)變量說明與數據來源

依據數據的可得性和有效性原則,本文選取了2003-2016年中國大陸285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統計數據進行分析[注]畢節、銅仁、巢湖、三沙、海東和儋州由于行政區劃調整未列入分析范圍,拉薩由于數據不全也未列入分析范圍。。數據來源于《中國城市統計年鑒》(2004-2017年)、《中國統計年鑒》(2004-2017年)以及哥倫比亞大學社會經濟數據和應用中心。以下為各變量的具體說明。

1.被解釋變量:霧霾污染(Z)

由于中國測度PM2.5數據的時間較晚,我們借助于衛星數據進行分析。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地球科學信息網絡中心借鑒Van Donkelaar等 (2016)的測算思路[20],利用衛星搭載設備對氣溶膠光學厚度進行了測定,并通過數學模型得到了全球2001-2016年PM2.5年均值,然后將該數據公布在官方網站上(CIESIN,2018)。本文采用這套柵格數據,利用ArcGIS軟件結合中國行政區域矢量圖將其解析為2003-2016年中國各城市PM2.5年均濃度的具體數值。

2.核心解釋變量

(1)產業結構高級化(ISU)。產業結構高級化反映了產業結構從較低級形式向較高級形式的轉換過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產業結構升級。本文采用各城市第三產業增加值與第二產業增加值的比重來衡量產業結構高級化。

(2)產業結構合理化(ISO)。產業結構合理化反映了生產要素在不同產業之間的合理配置程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產業間的結構轉換能力以及有效利用資源的能力。借鑒Zhou等 (2013)、Cheng 等(2018)的研究,本文采用泰爾指數的倒數來衡量產業結構合理化。

1.2方法 觀察組行穩心顆粒聯合麝香保心丸治療,具體方法為:穩心顆粒每日3次,每日27mg,麝香保心丸每日3次,每日135mg。穩心顆粒生產廠家為山東步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Z10950026,麝香保心丸生產廠家為上海和黃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Z31020068。對照組使用美托洛爾,每日25mg,一日2次,生產廠家為AstraZeneca AB(瑞典)(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分裝),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J20150044。

(3)技術進步指數(TFP)。本文借鑒Fare等(2007)的研究[21],采用ML指數來測算城市TFP,并將其進一步分解為科技進步指數(TECH)和效率改善指數(EFFCH)。具體投入和產出變量的說明如下:①勞動投入:采用各城市年末單位從業人員數作為勞動投入指標。②資本投入:采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來替代,并使用永續盤存法進行估計。③能源投入:采用各城市全社會用電量作為能源投入指標。④期望產出:采用各城市GDP作為期望產出指標,并以2003年為基期利用各個城市所在省份的GDP平減指數進行平減處理。⑤非期望產出:采用各城市霧霾污染作為非期望產出指標。

3.控制變量

城市生產總值(S)。本文采用各城市GDP來衡量,并以2003年為基期利用各個城市所在省份的GDP平減指數進行平減處理。

三、實證分析

(一)全國層面的城市數據分析

為了顯示和驗證動態空間面板模型的有效性和優越性,本文采用普通動態面板模型和靜態空間面板模型進行對比性分析。具體而言,本文采用系統GMM方法估計普通動態面板模型,采用極大似然估計法估計靜態空間面板模型,采用Kukenova和Monteiro(2009)提出的空間系統GMM方法估計動態空間面板模型[22]。回歸結果詳見表1。

表1顯示LM-Lag統計量比LM-Error統計量更為顯著,且穩健LM-Lag統計量通過了5%的顯著性檢驗而穩健LM-Error統計量不顯著,因此靜態空間面板模型和動態空間面板模型均采用空間SAR模型進行估計。AR(1)、AR(2)檢驗以及Hansen過度識別檢驗結果表明系統GMM估計和空間系統GMM估計都是一致有效的。比較普通動態面板模型和動態空間面板模型可以看出,后者的回歸結果要優于前者。這主要是因為普通動態面板模型沒有考慮霧霾污染的空間效應,這必然會帶來估計的偏誤。在動態空間面板模型的回歸結果中,空間溢出效應系數ρ顯著為正,充分說明了霧霾污染存在顯著的空間溢出效應。這意味著中國對霧霾污染的治理必須采取區域聯防聯控的策略,否則將出現城市間霧霾污染的溢出效應,使得單邊的治霾努力徒勞無功。比較靜態空間面板模型和動態空間面板模型可以發現,后者的回歸結果要優于前者。這主要是因為靜態空間面板模型沒有考慮霧霾污染的動態效應,同樣會帶來從動態空間面板模型的回歸結果可以看出,城市GDP對霧霾污染的影響系數顯著為正,這說明規模效應是導致我國PM2.5排放量增長的最主要驅動力,這與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較為粗放、能源結構欠佳以及能源使用效率低下等有直接關聯。產業結構高級化和產業結構合理化的系數均顯著為負,這表明產業結構高級化和合理化均有利于霧霾減排。由于工業是PM2.5排放的主要產業,因此產業結構高級化發展降低了工業產業的比重,從而有效降低了PM2.5排放量。同時產業結構合理化發展提高了產業之間的協調發展程度,使得能源要素在產業間得以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對霧霾減排也起到了顯著的促進作用。比較這兩個變量的回歸系數可以發現,產業結構合理化顯著低于產業結構高級化,這可能是因為中國的產業結構存在著較為嚴重的結構性失衡現象,結構性問題較為突出,城市產業結構并沒有按照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消費需求結構、勞動力基本素質和資源稟賦進行合理調整,而且經濟增長過度依賴于這種不太合理的產業結構,這就使得產業結構合理化發展還沒有充分發揮其霧霾減排效應。這意味著在推動產業結構高級化發展的過程中,要更加重視產業結構的合理化發展,充分發揮產業結構合理化對霧霾污染的減排效應。

表1 全國層面的城市數據估計結果

注:*、**、***分別表示在10%、5%、1%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括號內為漸進的t統計量。

估計的偏誤。在動態空間面板模型的回歸結果中,一階滯后項系數τ顯著為正,充分說明了霧霾污染存在顯著的動態效應。這意味著中國治霾工作的開展刻不容緩,否則治霾的難度將越來越大。綜上所述,本文采用動態空間面板模型作為最終的解釋模型。

技術效率改善的回歸系數為負且通過了1%的顯著性檢驗,這說明技術效率改善顯著促進了霧霾減排。這主要是因為技術效率改善主要來源于集成創新、消化吸收再創新等二次創新活動,可以使二次創新成果更有效地應用于企業生產實踐,進而提高企業的技術水平、能源效率和管理效率,從而有利于企業霧霾減排。而科技進步對霧霾減排的促進作用相對很弱,本文給出的可能解釋是:科技進步主要來源于原始創新和基礎創新活動,一方面其創新成果應用于企業生產實踐往往具有較長的滯后性,使得其對企業技術水平、能源效率和管理效率的提升作用短時間內難以顯現;另一方面,一旦其創新成果用于企業生產實踐,往往會帶來新技術和新產品的跨越式發展,進而引致能源回彈效應,使得技術層面能效改進所產生的節能效應和污染物減排效應被資本深化和產出增長所帶來的新一輪能源消費和污染物排放所蠶食,從而導致科技進步對霧霾減排的促進作用相對很弱。

(二)不同城市規模的城市數據分析

表2 不同城市規模的城市數據估計結果

注:*、**、***分別表示在10%、5%、1%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括號內為漸進的t統計量。

從回歸結果可以發現,不同規模等級城市的一階滯后項系數τ均顯著為正且都通過了1%的顯著性檢驗,這表明不同規模等級城市的霧霾污染均存在連續的動態效應,并且這種動態效應隨著城市規模等級的提高而提高。這主要是因為城市規模等級越高,城市霧霾污染相對越嚴重,其路徑依賴特征使得霧霾污染的動態效應也就越強。同時可以發現四類規模等級城市的空間滯后回歸系數ρ也均顯著為正,這表明霧霾污染在不同規模等級城市之間均存在明顯的空間外溢效應,而且這種空間溢出效應隨著城市規模的提高而提高。這主要是因為城市規模等級越大,城市霧霾污染相對越嚴重,大氣污染物的自由流動使得其對周圍城市的空間溢出效應也就越強。

比較這些變量的系數與顯著性可以發現,對于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來說,產業結構高級化的霧霾減排效應最強,這意味著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霧霾減排更多地受益于產業結構高級化發展。對于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來說,技術效率改善的霧霾減排效應最強,這意味著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可以從技術效率改善中獲得更強的霧霾減排效應。與此同時,產業結構高級化的霧霾減排效應隨著城市規模的提高而提高,而產業結構合理化的霧霾減排效應隨著城市規模的提高而降低,這說明當前階段產業結構高級化和合理化的霧霾減排效應此消彼長,難以同時兼得。此外,科技進步的霧霾減排效應在特大城市和大城市顯著,而技術效率改善的霧霾減排效應隨著城市規模的提高而降低,即技術進步的霧霾減排效應呈現出明顯的城市規模異質性。

(三)不同經濟發展階段的城市數據分析

由于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的霧霾減排效應與經濟發展階段密切相關,因此本文依據錢納里的工業化階段理論以及中國經濟發展和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將城市經濟發展階段按照產業結構高級化指數劃分為三種類型,分別為工業化前期、中期和后期階段。本文選取動態空間面板模型對三類城市數據進行估計,估計結果詳見表3。

從回歸結果可以發現,不同經濟發展階段城市的一階滯后項系數τ均顯著為正,這表明不同經濟發展階段城市的霧霾污染均存在連續的動態效應,而且這種動態效應隨著城市經濟發展階段的提高而呈現倒“U”型關系。這主要是因為當城市處于工業化中期階段,產業結構以重工業為主,PM2.5排放量顯著高于工業化后期和初期階段,這就使得霧霾污染在工業化中期階段的動態效應更強。同時可以發現不同經濟發展階段城市的空間滯后回歸系數ρ也均顯著為正,這表明霧霾污染在不同經濟發展階段城市之間均存在明顯的空間外溢效應,而且這種空間溢出效應隨著城市經濟發展階段的提高而呈現倒“U”型關系。這主要是因為相比于工業化初期和后期階段,工業化中期階段的城市霧霾污染越嚴重,大氣污染物的自由流動使得其對周圍城市的空間溢出效應也就越強。

表3 不同經濟發展階段的城市數據估計結果

注:*、**、***分別表示在10%、5%、1%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括號內為漸進的t統計量。

比較這些變量的系數和顯著性可以發現,工業化初期階段城市的霧霾減排更多地受益于技術效率改善,工業化中期階段城市可以從產業結構高級化中獲得更強的霧霾減排效應,而工業化后期階段城市的霧霾減排更多地受益于產業結構合理化發展。與此同時,產業結構高級化的霧霾減排效應隨著城市經濟發展階段的提高而降低,而產業結構合理化的霧霾減排效應隨著城市經濟發展階段的提高而提高,這意味著隨著我國工業化階段的逐步深入,產業結構調整應注重高級化和合理化的協調發展。此外,技術效率改善的霧霾減排效應隨著城市經濟發展階段的提高而降低,而科技進步的霧霾減排效應僅在工業化初期階段顯著,這說明隨著工業化階段的逐步深入,技術進步的霧霾減排效應逐漸減弱,這可能與偏向性技術進步和能源回彈效應有一定關聯,這意味著中國在今后的霧霾治理過程中必須充分發揮技術進步的減排效應。

四、結論與啟示

本文采用動態空間面板模型實證分析了產業結構調整與技術進步對霧霾減排的影響效應,研究結論表明:整體上來看,在產業結構調整的霧霾減排效應當中,產業結構高級化的霧霾減排效應較強,而產業結構合理化的霧霾減排效應相對較弱。在技術進步的霧霾減排效應當中,技術效率改善的霧霾減排效應較強,而科技進步對霧霾減排的促進作用相對很弱。從城市規模等級看,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霧霾減排更多地受益于產業結構高級化發展,而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可以從技術效率改善中獲得更強的霧霾減排效應。從經濟發展階段看,工業化初期階段城市的霧霾減排更多地受益于技術效率改善,而工業化中期階段城市和后期階段城市可以分別從產業結構高級化和合理化發展中獲得更強的霧霾減排效應。依據以上結論,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第一,在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應協調推進產業結構的高級化和合理化發展。一方面,要不斷提高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型行業的準入條件,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和治理產能過剩,推進重點行業污染治理與升級改造;同時要大力推進生產性服務業市場化、集聚式和專業化發展,大力培育和發展綠色環保產業,不斷推動產業綠色化發展和高級化發展。另一方面,要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不斷增加職業教育經費投入,進一步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推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同時要大力發展技術含量高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吸納低端勞動力就業,不斷提高產業結構和勞動力結構的配置效率,注重要素投入結構和產出結構的耦合發展。

第二,在技術進步過程中更加注重技術效率改善。首先,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激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和建立研發機構,鼓勵企業開展基礎性、前沿性創新研究,把研發經費更多的用于創造新產品以及提高產品競爭力和附加值。其次,要建立和完善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利用“互聯網+”不斷提高企業信息化水平,逐步完善成本控制、財務管理、生產流程控制、產品質量管理等現代企業管理模式,不斷加強企業精細化、集約化和智能化管理。最后,要完善科技成果轉化和收益分配機制,加快形成多層次、多元化的科技創新投融資模式,創新產學研有效結合機制,建設科技成果中試與產業化載體,促進科技成果資本化、市場化和產業化。

第三,充分發揮科技進步的霧霾減排效應。首先,要擴大環保產品和服務供給,提升生態公共服務供給能力,加快構建綠色供應鏈產業體系;要增強節能環保工程技術和設備制造能力,加快節能環保先進技術裝備的研發、示范和推廣。其次,要優化煤炭開發和使用方式,大力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要通過科技創新大力發展可再生和新型能源,推動能源結構優化升級,構建現代能源儲運網絡和智慧能源系統;同時要實施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改造,加快實施清潔能源替代工程。最后,要制定和完善能源稅、資源稅和環境稅等稅收手段,建立健全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制度,創新能源科學管理模式,加快推進能源價格市場化改革,切實控制能源回彈效應。

第四,依據城市規模和經濟發展階段制定有針對性的產業政策和技術創新政策。由于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的霧霾減排效應在不同城市規模和不同經濟發展階段的城市存在明顯差異,因此應統籌協調并實現城市間差異化的發展模式。一方面,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在追求產業結構高級化發展的同時,也要培育與產業結構相匹配的人力資本結構,而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在技術進步過程中更應該注重二次創新或模仿創新,切實改善企業效率水平。另一方面,工業化中期階段城市應逐步推動產業結構從價值鏈低端向中高端攀升,大力培育和發展現代服務業等高附加值產業,而工業化后期階段城市更應注重行業內的價值鏈和技術鏈升級,提高產業結構與人力資本結構的配置效率。

第五,建立霧霾治理的區域聯防聯控協作機制。由于霧霾污染在城市之間存在顯著的空間溢出效應,這就要求建立霧霾治理的區域聯防聯控協作機制,形成有效治霾的區域合力。首先,應明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霧霾污染的責任與主體,形成統一的區域環境管理的法規、標準和政策體系,建立各大區域內部的污染補償機制和利益協調機制。其次,加強區域聯合環境執法與監督力度,構建統一的環境污染監測平臺,實行區域環境信息共享機制、聯合預警機制和示范效應機制。最后,進一步集權環境管理,完善省級以下環境政策執法的垂直管理體系,壓縮城市政府執法的自由裁量空間,統一環境規制行動,相互積極配合,形成有效治霾的區域合力。

猜你喜歡
效應污染
鈾對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應
什么是污染?
懶馬效應
今日農業(2020年19期)2020-12-14 14:16:52
場景效應
什么是污染?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當代陜西(2019年7期)2019-04-25 00:22:18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應變效應及其應用
對抗塵污染,遠離“霾”伏
都市麗人(2015年5期)2015-03-20 13:33:49
偶像效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人成aaaa|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女|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 亚洲欧美天堂网| 九色视频一区| 国产青榴视频| 91精品专区国产盗摄| 91在线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av片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美人久久久久久AV|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蜜桃| 99视频精品全国免费品| 在线欧美a| 日本黄色不卡视频|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 红杏AV在线无码| 国产精品免费电影| 亚洲av无码牛牛影视在线二区|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 天堂va亚洲va欧美va国产| 久久亚洲国产最新网站| 999国内精品视频免费|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99ri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日韩国产无码一区| 国产成人h在线观看网站站| 国产色婷婷|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 不卡视频国产| 久草国产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高清| 国产在线日本| 99激情网| www.亚洲一区| 尤物精品国产福利网站| 亚洲人成网18禁| 亚洲啪啪网| 国产在线无码av完整版在线观看| 久久中文字幕2021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手机在线第一页|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午夜国产在线观看| 成人福利在线视频| 88国产经典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色婷婷天天综合在线| 亚洲成人在线网| 91毛片网| 久久综合丝袜长腿丝袜| 中日无码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高清一级毛片| 国产第八页|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 成人日韩欧美| 午夜老司机永久免费看片| 免费亚洲成人| 97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区性色| 国产亚洲精品91| 97久久超碰极品视觉盛宴|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一级毛片不卡片免费观看| 超碰aⅴ人人做人人爽欧美 | 免费一极毛片| 伊人色天堂| 久久久四虎成人永久免费网站| 看看一级毛片| 日本a∨在线观看| 日本人又色又爽的视频| 2021国产乱人伦在线播放| 色综合五月婷婷| 国产黄色视频综合| 亚洲国产黄色|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电影 | 亚洲精品麻豆| 免费国产高清视频| 国产乱视频网站| 日本免费精品|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专区|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的精品| 欧美久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