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麗
摘要:在這個信息時代不斷深入發展與進步的今天,互聯網信息技術下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到了各個領域的學習當中。特別是在初中地理教學的應用學習中,多媒體教育更是為提升課堂多元性、生動性提供了巨大支撐,同時也為全面增強教學質量提供了保障。下面就來結合實踐教學經驗多媒體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途徑展開研究,希望能夠為廣大同行業從業教師帶來一定參考與幫助。
關鍵詞:多媒體 初中地理教學 應用途徑 研究
作為新課改下初中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初中地理教學質量優良與否將會直接關系到學生的成績和各項綜合認知,更會對學生日后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然而新課改理念與素質教育理念起步較晚,所以在傳統的教學實踐中有很多人對于地理教學質量的重視程度不夠,枯燥、乏味的地理教學更是很難吸引學生的目光與興趣。在這種環境下,多媒體教學的應用與加入則是很好的扭轉了這一不利局面。
一、多媒體教學在初中地理教學應用中的優勢
多媒體教學手段在初中地理教學中一改傳統教學手段的單一、死板,通過對聲音、形象、動態的綜合應用來呈現給學生一種全新的認知平臺,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為廣大的初中地理教師帶來了一定程度的便利。下面就來將實踐教學中的多媒體優勢總結如下:
(一)教學質量與教學速度的提升
傳統的初中地理教學主要是由教師通過板書、掛畫來實現,教師通過對板書的書寫來展開講解與引導來開展系統知識點的傳授。然而這種教學手段不僅對教師的板書水平要求甚高,同時也會占用很大一塊的課堂時間來進行書寫,特別是對于一些地圖的繪畫而言更是會占用大塊的實踐。而多媒體教學則是很好的扭轉了這一弊端,通常以PPT的形式來展開教學,地理教師只需要在備課的過程中通過多媒體教學軟件的制作與演示,就可以將節省下的課堂時間送給學生們,以此來反復的對一些難點進行揣摩和分析,以不斷回放、重復的等方式來完成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教學形式的多樣性
在傳統的初中地理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的授課形式是非常單一而又枯燥的,教師作為高高在上的“領導者”,學生只能怪怪的坐在下面靜靜聆聽,還有一部分的教師為了能夠在考試中幫助學生取得好的成績,從而采取大量的題海戰術來進行教學質量的提升,特別是在面對“云層”、“地表”等相對抽象的概念教學中,更是只能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來進行知識傳授,多媒體教學環境下的應用則是很好的彌補了這個短板,利用數字信息技術下的圖像、聲音以及3D立體動態展示來對學生的耳朵、眼睛進行刺激,從而對傳統的教學手段進行顛覆。例如在講授“丘陵地帶”的過程中,地理教師便可以通過利用動漫的方式來對“丘陵”進行鳥瞰,也可以利用橫切面的方式來帶領學生進行深入挖掘。以此來將教學的主體地位歸還給學生們,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夠成為課堂的主人,在教師的帶領與幫助下更加透徹的對抽象的地理知識、地理概念進行學習,最大程度上提升了自身的學習趣味性與主觀能動性。
二、多媒體教學在初中地理應用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正如上面提到的那樣,在新課改下的多媒體教學的確有很多值得提倡的地方,但多媒體教學與網絡一樣在應用的過程中也是一把雙刃劍,每一名教師都應當對其運用過程中所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突破,以此來將多媒體教學的優勢發揮到極致。
(一)避免對多媒體教學的過分依賴
很多年輕的初中地理教師在生活中對網絡非常依賴,這也就間接的導致了他們在進行日常教學實踐中對于多媒體教學的應用更為平凡,甚至有個別的年輕教師將傳統教學中的板書應用環節完全摒棄,同時也沒有充分的考慮到初中階段的地理課程實際教學情況來展開有效的多媒體教學應用。從某種程度來看,傳統的黑板板書雖然在書寫的過程中很慢但學生卻可以充分的利用這個時間來進行知識點的消化與理解。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本末倒置的教學壁壘,每一名地理教師都應當拿捏好傳統教學手段與多媒體教學的平衡點,以此來對整體的教學應用起到科學的規劃與促進作用。
(二)避免多媒體教學理念下的背道而馳
初中地理教學下的多媒體應用中會運用到很多的畫面,所以一些教師在多媒體環境下展開授課,很多學生都會目不轉睛的進行觀看。但其中也不乏一些學生并沒有對地理教學知識產生興趣,吸引他的只是琳瑯滿目的多媒體畫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進行信息化課件制作的過程中教師沒有做到良好的整合與處理,雖然在多媒體的幫助下很多學生都會熱愛上地理課,但吸引他們的只是一種多元化的教學形式、而并非是教學內容。所以在進行多媒體地理教學的過程中,地理覺海寺首先應當留出一部分時間來,通過鼓勵學生預習書本上的相關內容,同時對一些難點問題進行重點標記,隨后再通過教師與多媒體教學的融會貫通來逐一擊破、化整為零。相信只有在這種畫龍點睛的教學手段幫助下,學生們才能夠真正的從多媒體教學中獲得收益、才能夠真正的能夠將有限的課堂時間進行充分利用,同時也最大程度上發揮學生對多媒體、信息化的正確理解,為后續學習奠定基礎保障。
(三)強調對學生學習興趣與激情的激發
作為初中生學習地理知識最為重要的教師之一,興趣不僅會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同時也是提升學生學習成績的重要法寶。只有學生對地理學相關知識產生興趣才能夠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去進行積極、主動的學習,也會從本質上杜絕為了考試而考試、為了學習而考試的不良認知。所以在開展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激發學生對于地理學習的興趣,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來制造出相應的情景,從而將一些靜態的地理知識轉變為動態的影像刺激與聽覺撞擊。例如在進行“多民族的大家庭”這節課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就可以一改傳統的教學手段、將同學們從死記硬背中解救出來,通過播放各個民族生活習慣、生活地域的特色,來提高學生的綜合地理認知能力,最終在增加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的同時,將理論教學與多媒體教學進行高度融合,最終實現揚長避短的作用。
(四)通過多媒體特色加強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
在開展多媒體初中地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應當結合實際情況來綜合的對聲音、圖片、映像等進行耦合,通過多角度的立體刺激來增加學生對于各種地理常識、地理知識要點的理解和鞏固記憶。例如在進行全球性大氣環流的過程中,由于該部分知識點涉及到很多的地理原理、地理概念,其綜合性與理論性是十分顯著的。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妨通過將三圈環流的成因、風帶季節移動、氣壓帶、海陸分布對于大氣環流的種種影響、季節風形成原因等通過多媒體超鏈接的方式來實現地理知識點的相互跳轉,同時配合音頻的作用來帶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相信在這種教學手段的促進下,學生不僅能夠對整體的三圈環流進行有效理解與記憶,同時也能夠在聽覺、視覺等角度的沖擊下實現對地理知識的充分理解。
(五)多媒體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協調應用途徑
多媒體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途徑研究的過程中,每一名初中老師還都應當利用多媒體教學這個平臺來進行科學、細致的關系協調處理,這種關系囊括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學習關系,同時也離不開教師自身與多媒體設備之間的應用關系。每一名教師都應當清楚的認識到多媒體設備在地理教學的過程中僅僅是為了輔助教學而生,切不可本末倒置、將設備取代了教師的合作與指導,否則不僅會對師生關系產生負面影響,同時也會對學生的能力提升產生負面效果。
三、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改下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途徑研究,并不是件一朝一夕就可以羅列、研究清楚的學科。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每一名地理教師不僅要強調多媒體教育的雙刃性,同時也要通過對學生心理、學生個體差異的不同來尋求更為適當的教學策略。只有這樣我們的學生才能夠在這個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得到一種理性的提升,也只有這樣中國的地理教育實踐才能夠走向一條國際化發展的道路。
參考文獻:
[1]冉楊.探究多媒體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途徑研究[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7,(04):00105-00105.
[2]龔小霞.現代多媒體技術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7,(33).
[3]李亞囡.初探多媒體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途徑[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41).
[4]王開宇.多媒體課件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教育,2016,(25):00143-00143.
(作者單位:山東省寧陽縣第二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