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凱
商業銀行擁有足夠的資金儲備和資源,在信貸市場上占據很大的位置。同時,銀行信貸業務的發展緊跟網絡時代,誕生出許多適應網絡融資的方法。一是將銀行實體業務綜合網絡技術進行改進以適應網絡市場需求,提供快速便捷的渠道。例如手機電腦app軟件農業銀行、工商銀行等。這些app軟件可以提供銀行中的大部分貸款業務,且更加地方便快捷。二是社會上的金融機構存在風險大的隱患,很難得到融資者的信任,商業銀行利用社會對它的信任優勢,綜合金融機構市場,共同合作,獲得利益。例如淘寶、京東等都與商業銀行有合作關系。淘寶與銀行合作,再結合宣傳,讓自己逐漸被人們認可,紛紛開始選擇淘寶進行融資,而銀行的資金得到使用,產生很多利潤,中小企業也能夠得到資金進行擴大發展。三是網上也有與現實世界一樣的金融機構,這被稱為金融平臺,這些金融平臺存在與金融機構一樣的問題,需要與銀行進行合作,解決目前的問題。這些金融平臺往往能夠應付中小企業的需求,商業銀行在其中充當擔保的作用。
第三方支付,就是相對于買方與賣方而言的第三方,這個第三方為買方與賣方提供服務,這類服務包括最基本的資金來往,同時也為交易提供見證,這個見證會形成網絡數據,雙方對交易發生疑問時可以以此為準。第三方支付網絡融資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提供網上交易服務,通過與電子商務平臺合作,當客戶通過合作的電商平臺進行網上購物時,第三方支付平臺可以為交易提供網上交易服務,在我國,這類第三方交易平臺以支付寶和微信為主。
眾籌模式誕生于互聯網不斷發展,網絡環境逐漸穩定的局勢之中,眾籌是企業通過眾籌平臺發布融資項目,然后投資者根據項目吸引度與可行度來進行投資行為的一種新型融資方式。與傳統的企業融資模式比較來說,眾籌模式能否籌集到資金并不像傳統的融資方式那樣看中項目的可行性和投資項目之后的回報率,眾籌模式充分尊重投資者的意愿,投資者可以完全根據自我喜好對項目進行投資,且無論投資者投資多少金額,平臺不會給予干預,只要最終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籌集都算成功。
筆者以彼岸天2016年上映的電影《大魚海棠》為例來分析中小企業運用互聯網融資。2008年彼岸天創作團隊已經有了《大魚海棠》的創作雛形,但由于資金的問題,該電影并未開始制作。2013年5月,該公司將創作好的“大魚海棠”短片放上網絡媒體中,經網友的觀看與轉發,在網上引起熱議,創造了20萬轉發、上億觀看和點擊量。2013年6月,該公司在點名時間網上發起了眾籌的項目,籌集資金為120萬元,時間為45天,并成功拿到資金1582650元。歷時3年,《大魚海棠》電影于2016年7月正式上映,票房突破2億,僅次于2015年的國產動畫電影《大圣歸來》。它的成功,是互聯網融資的成功,也是眾籌融資方式的成功,同時也為中小企業進行眾籌融資提供了借鑒。
點名時間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網絡眾籌融資平臺,主要涉及領域為科技類產品和藝術類產品,案例《大魚海棠》是藝術類產品中的代表。點名時間眾籌的運行模式十分簡單,籌資方注冊成為平臺會員之后,通過平臺申請一個項目籌集資金,同時設定籌集資金的目標和時間,在規定時間內,籌集資金數額達到預期目標,則視為眾籌成功,如果籌集資金沒有達到要求,則視為籌集失敗,且不會產生費用,眾籌所得資金也會原封不動地返回到支持者身上。
眾籌是互聯網融資的一種新型方式,支持者在給予資金的同時可以從融資者中得到回報,這被稱為中小企業擔保成本。《大魚海棠》進行融資時,彼岸天根據支持者支持的金額設置了不同的回報方式,包括電影票、電影海報,甚至可以讓支持者參與電影制作。在《大魚海棠》進行眾籌時,有一位網友支持了50萬元,制作團隊給他的回報為電影票、限量版電影資料、榮譽制片人證書、作為嘉賓出席首映式,指定城市和地點為家人朋友開放專場放映影片等等。雖然得到的回報與支持力度不成正比,但這也是眾籌融資方式的特點,融資者與支持者進行透明化交流,以自愿為原則。
眾籌在獲得資金的同時不會增加企業的資金壓力,中小企業融資項目成功后并不需要退還資金,而是給支持者一些回報,并不會增加融資者的經營壓力。而支持者對于融資者的投資是基于自愿的,并未作強制性的要求。投資者的行為可以理解為對產品的提前購買,他們進行投資的目的并不是想要得到經濟上的收益,更多的是對這個項目、公司本身或者是公司某個人的一種認可和鼓勵與支持,亦或者是為了讓自己開心起來且可以在這個項目成功后能夠有種發自內心的成就感與參與感。
眾籌平臺并不會接受所有的企業,它對于企業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資金、網上商業誠信度、項目的可行性等。從中小企業角度考慮,擁有一個完善的項目就可以依托平臺發起融資,但眾籌平臺也會存在一定的風險,需要對風險進行把控。
精心挑選眾籌平臺。中小企業應該結合項目要求選擇合適的眾籌平臺,比如科技類的項目可以與點名時間合作,音樂類的項目可以與樂童音樂合作。這種對口的平臺擁有更加集中的資源和專業的推廣團隊,有利于眾籌項目的成功,減少眾籌成本。
選擇合適的項目進行包裝。眾籌的方式不一定能夠滿足所有的融資項目的要求。那些需要多方面資源的項目或那些能夠給支持者得到明確回報和成就感的項目更加適合運用眾籌這種融資方式。眾籌項目確定以后,需要對項目用各種方式進行包裝以增加項目的成功率,例如視頻、圖片、文字或者ppt等方式。
設定一個合理的眾籌金額,明確不同平臺的收費方式。如果在自己設定的時間內沒有籌集到足夠的資金,那么這次項目資金的籌集就算作失敗,當然這并不意味著設立較小的金額就更加容易成功,項目成功與否與項目的吸引力成正相關。中小企業要充分做好數據的調查,了解眾籌平臺的同類型項目歷史眾籌成功記錄,設立合理的眾籌金額。也并不是所有的平臺都是免費開放的,融資方要結合自身情況,選擇合適收費的平臺,減少資金壓力.
第一,互聯網金融存在安全問題。用戶在享受互聯網帶來便捷的同時,賬號被盜、交易受騙、財產受損等信息安全事故時常可見。這些問題不僅僅發生在用戶身上,在中小企業身上同樣會發生信息泄露的危險,由于電子化的信息傳播性和可復制性更強。
第二,互聯網金融存在法律風險。投資者與融資者對于網絡簽訂的合同履行力度不夠,經常出現一方違約的現象,產生這種違約情況的原因多由于網絡金融法律政策的變化。同時金融市場變化周期短,法律政策無法做到實時的應對這種變化,金融網絡道德、信用、市場等風險疊加,最終導致法律風險。
第一,互聯網金融存在的安全問題本質上是網絡監管的問題以及用戶對于中小企業的信任問題。網絡安全的監管需要政府的努力,政府各職能部門要相互合作,實現內部信息互通,共同監管。互聯網融資渠道的出現和發展,對政府的監管提出了新的要求,證監會、銀監會等部門應該將互聯網融資納入監管范圍,積極引導平臺的良性發展。用戶在進行互聯網投資時應注意自身信息的泄露,提高風險防范意識,比如運用正規的網絡平臺進行交易,加強網絡設備的防火墻等。
第二,加強法律機制建設,保證中小企業、投資者以及網絡信貸機構的利益。提高投資者與中小企業主體人的法律意識,從而提高合同的履行力度。網絡金融體系十分復雜,法律的建設應該深入網絡融資的各個方面,做到面面俱到,謹防不法企業鉆法律空子,進行不安全的網絡交易。誠然,法律建設的完善并不能有效解決網絡金融的問題,政府部門還應該加強法律的宣傳工作。
第三,投資者應該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在進行風險投資時時刻保持警惕,提高風險分辨能力。中小企業應該在網上發布正確的企業信息,保證信息的良性互通,增加投資者與企業的信任度,幫助投資者規避投資風險。政府可以向社會公眾提供相關企業的數據,提高企業發展透明度,幫助投資者更好地明確投資意向。
本文從互聯網三種融資手段方面對中小企業出現的融資問題進行解析,通過結合《大魚海棠》案例發現,中小企業在運用互聯網融資后能夠一定程度上解決融資問題,但此種融資方式雖具備可復制性,但操作難度較高。因此,筆者認為互聯網金融并不能從根源處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的問題,只有緩解壓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