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勁聰,王靈英,陳雅靜
為了提高招標采購中風險的可控性,首先需要對招標采購過程里可能發生的各類風險進行全面地認識與分析,針對不同風險的特質和危害制定相對應的、有效的風險應對措施,從風險防范、風險轉移等多個角度出發,一方面通過減少或者避免由于招標采購風險而造成的損失,另一方面通過減少損失或盡快恢復至損失發生前的狀態,最大限度地降低招標采購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減少招標采購風險發生帶來的損失,最終達到實際采購結果與預期采購目標相一致的目的。
招標過程主要包括:委托方與招標機構簽訂委托招標代理合同、招標文件的編制修訂、招標公告或投標邀請書的發布、招標文件的發售、招標文件的答疑與澄清、投標文件的編制、評標委員會的組建、截標、開標、評標、評標報告的提交、評標結果公示的發布、評標結果異議的答復、中標公示的發布、中標通知書的發布、中標單位合同的簽訂等流程。在招投標各個環節中,各種各樣的招標采購風險可能隨之發生:如參與開評標工作人員的道德風險、合同風險等其他風險;此外,由于投標人為了達到利益最大化,所提供的投標產品有可能存在隱性缺陷、品質不過關、濫竽充數等其他風險。基于此,如何應對招標采購風險在招標采購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
招標采購風險的產生原因及造成的危害具有多樣性,要規避招標過程中的風險,我們需要識別和量化那些能夠影響預期采購目標的重要風險,通過運用風險規避、風險轉移等風險應對措施,從而最大限度地達到將招標采購風險防范于事前,使實際采購結果與預期采購目標一致的目的。目前常見的風險控制措施主要有風險規避、風險降低、風險轉移以及風險自留等方式。
風險規避的實質是將能導致風險發生的因素規避在風險發生之前,針對風險規避的特性可以將其認為是最徹底的控制風險措施。將風險規避運用于招標采購中,較為常見的是通過資格預審、設置合理的招標方式以及合理的評標辦法等其他方式。由于某些市場情況不明朗、市場較為雜亂的行業,通過資格預審的方式可以了解潛在投標人的資信情況(包括財務狀況、專業技術、相關經驗等),擇優選擇履約能力強、服務質量好、產品質量高的投標人,淘汰那些不合格、渾水摸魚的投標人,有效的降低投標人的數量,節約不合格投標人的無效投標成本,也大大縮短后期評審時間。而且可以通過資格預審的方式讓投標人對項目提供建設性的意見,優化項目的技術要求達到投標人與招標人雙贏的局面。而針對不同項目需求,如技術復雜、有特殊要求或者受自然環境限制,通過設置不同的招標方式,如公開招標或邀請招標,引進有實力或專業能力強的投標人,從而有效地解決招標采購中的過程風險、人為因素風險、決策風險等。另外,設置針對項目特點的評標策略也可以降低風險,通過設置合理的評標方法,如設置“綜合評估法”、“經評審的最低投標價法”、最高投標限價等。這些評標策略的合理制定和實行能夠更好地保障招標方采購到質量有保證且價格合理的標的物,通過設置客觀有效的評分辦法,可以有效地避免在招投標過程中可能發生的行賄、屈從領導意志等其他不理想的情況發生。設置合理的合同主要條款也可以達到降低風險的目的,通過對合同條款的推敲和思考,因地制宜設置具有針對性的條款明確當事人的權利及義務,轉移部分采購風險,減少和避免由于合同上的設置不合理而給招標人造成不必要的損失。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合同設置相應的獎勵和處罰機制,從而達到激勵投標人為招標人提供更好服務的目的,的相關規定明確當事人的權利義務,轉移部分招標采購風險。
風險降低是指利用一系列措施降低風險事件的發生概率或減少風險所帶來的影響。在保證招標采購項目具有充分競爭的前提下,可以適當提高投標人的資格條件,如針對投標人信譽做出要求,只有確保投標人在債務方面具有良好的信譽,才能保證后期中標人執行合同時具有良好的履約能力,最終才能保障招標人的權益。另外,面對物資類的框架協議采購項目,則可以針對項目的特點及框架協議有效期對各類標的物進行用量的合理預估,并可在評審細則中對于不同的標的物設置不同的分值權重,通過合理的預估量及權重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投標人的策略性報價及不平衡報價,從而使招標人所采購的標的物的質量具有保障。此外,還可通過規范評標庫的管理達到風險降低的目的:嚴格要求評標專家的準入機制,完善評標專家的培訓機制,做好評標專家的評價信息統計,積極擴充評標專家數量,降低評標專家抽取重復率等方式提高整體評標專家的素質,減少錯評、復評的發生。
風險轉移是通過恰當的方式將風險所造成的損失轉移到另一主體。在招標采購過程中,常見的風險轉移方法有設置履約保函、預付款保函等。通過履約保函的設置,可將由于中標人違反合約的風險轉移到擔保人。履約保函的設置可以合理制約供應商行為,良好維護招標人的利益;并且可以避免收取、退回保證金程序的繁瑣過程,招標采購流程的工作效率。預付款保函的設置可以避免日后由于供應商拒絕履行義務或者無法履行義務,卻不退款而導致招標人無端遭到損失。此外,在招標采購的活動當中還可以采取投標擔保和保證保險的方法對風險進行轉移。投標人隨投標文件一同提交給招標人的一定形式、一定金額的投標責任擔保,通過投標擔保,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及降低招標采購中投標人撤標或者中標人在簽訂合同時向招標人提出附加條件、不按招標文件要求履約等情況的發生。而保證保險則是通過事先約定的保險事故,當被保險人發生約定的事故時即可獲得賠償的一種保險方式,主要有兩種形式:合同保證保險和商業信用保證保險。通過保證保險能有效的轉移中標人帶來的信用風險和所供商品的質量風險等。
風險自留是指利用自身內部的資源通過采取某些措施承擔不可避免的風險或轉移風險成本太高的風險。針對一些涉及關鍵設備或者材料的招標采購項目,招標人可對這些關鍵設備或材料進行自采,而不是交給中標人全權提供,即可以通過與優質供應商簽訂框架協議采購的方式采買質量高、價格合理的材料或設備,保障所需的物資中關鍵核心部分的質量。
風險管理是招標采購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針對招標采購中的風險管理與應對措施進行淺談。招標代理機構只有做好對風險的把控才能將風險轉化為機會,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確保招投標活動達到理想目標,保障招標人的利益不受侵害。因此,在面對招標采購中可能存在的種種風險時,招標代理機構應積極地、正面地應對各類風險并制定相應的風險規避措施或者風險轉移措施,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和風險帶來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