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年 宋晨劍 董莉 陳成水
彌漫性肺泡損傷是肺損傷氣血屏障破壞的重要病理特征,失控的炎癥瀑布反應是肺泡損傷的關鍵環節[1-2]。異常的信號轉導介導了失控的炎癥瀑布反應,包括調節基團的表達突變和蛋白激酶的持續活化,其中異常磷脂酰肌醇 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信號轉導介導了肺損傷炎癥瀑布反應中的核心信號流[3-4]。研究發現肺泡上皮細胞(alveolar epithelial cells,AECs)在肺損傷炎癥瀑布反應中扮演啟動細胞和繼發受體的角色[5],探究肺損傷時AECs中信號轉導的異常改變可以深入揭示肺損傷的發病機制。轉化生長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是肺損傷時重要的炎癥介質,結合之前研究發現TGF-β1可以活化AECs中的PI3K/Akt信號轉導參與肺損傷炎癥的起始和轉歸[6],本文擬探討TGF-β1是否可以調控PI3K亞基的構成變化,以進一步認識TGF-β1調控PI3K信號轉導的分子機制。根據蛋白結構和底物特性PI3K家族包括ClassⅠ、Ⅱ和Ⅲ3類,具體包括Ⅰ型催化亞基(PIK3CA、PIK-3CB、PIK3CD 和 PIK3CG)、Ⅰ型調節亞基(PIK3R1、PIK3R2、PIK3R3、PIK3R5 和 PIK3R6)、Ⅱ型 PI3K 亞基(PIK3C2A、PIK3C2B和 PIK3C2G)和Ⅲ型 PI3K亞基(PIK3R4和PIK3C3)[7]。因此,明確PI3K家族在AECs中的表達情況和探究TGF-β1調控PI3K亞基的構成變化,有助于尋找潛在的肺損傷預測分子標志物和診治分子靶點。
1.1 實驗細胞 人AECs A549細胞株購于中科院上海細胞庫。
1.2 主要試劑 RPMI 1640培養基(規格:500ml,批號:8118021)、FBS(規格:500ml,批號:1739464)購自美國 Gibco 公司;人重組 TGF-β1(規格:5μg,批號:0212209)購自美國PeproTech公司;兔抗人PIK3CD單抗(規格:100μl,批號:34050S)購自美國 CST 公司;BCA蛋白濃度測定試劑盒(規格:2 500次,批號:RD231236)、預染蛋白 Marker(規格:250μl,批號:00557320)、ECL 發光液(規格:100ml,批號:QH220370A)購自美國 Thermo公司;Trizol(規格:100ml,批號:162912)購自美國Invitrogen公司;cDNA逆轉錄試劑盒(規格:200次,批號:AK2601)購自日本TAKARA公司;其他生化試劑購自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實時定量PCR引物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設計合成,見表1。

表1 實時定量PCR引物序列
1.3 實驗方法
1.3.1 細胞培養 A549細胞株使用包含10%FBS和1%雙抗的RPMI 1640培養基于37℃、5%CO2恒溫培養箱中培養。
1.3.2 AECs中PI3K亞基mRNA表達水平檢測 獲取生長狀態良好的A549細胞鋪板,選取5ng/ml TGF-β1刺激 A549細胞,根據不同刺激時間(0、3、6、12、24和 48h)分組,收集各組細胞,按照Trizol說明書提取細胞總RNA,分光光度計法測定總RNA水平。取總RNA 2μg反轉錄為cDNA,再以適量cDNA為模板進行實時定量PCR法。實時定量PCR反應條件為 95℃ 30s、95℃ 5s、60℃ 30s,共 40個循環。結果以GAPDH為內參,對目的基因進行相對定量。
1.3.3 PIK3CD蛋白表達水平檢測 采用Western blot法。提取各組細胞總蛋白,BCA法測定總蛋白水平。每組取30μg蛋白進行凝膠電泳,濕轉至PVDF膜,5%脫脂牛奶室溫下封閉 2h,抗 PIK3CD 抗體(1∶1 000)4℃孵育過夜,TBST緩沖液洗膜10min 3次,抗兔抗體(1∶5 000)室溫孵育1.5h,再用TBST緩沖液洗膜10min 3次,ECL化學發光法顯影。以β-actin為內參,結果以各蛋白與β-actin灰度值比值表示。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Bonferroni校正的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AECs中PI3K亞基mRNA表達水平 AECs中Ⅰ型PI3K催化亞基以表達PIK3CA、PIK3CB和PIK3CD為主,見圖1。Ⅰ型PI3K調節亞基以表達PIK3R1、PIK3R2和PIK3R3為主,見圖2。Ⅱ型PI3K亞基和Ⅲ型PI3K亞基以表達PIK3R4、PIK3C3、PIK3C2A和PIK3C2B為主,見圖3。
2.2 TGF-β1誘導PI3K亞基mRNA表達水平的變化TGF-β1可以誘導PIK3CD亞基mRNA的表達水平呈時間依賴性升高,與0h比較,12、24和48h的PIK3CD mRNA表達水平均升高,差異均有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其余PI3K亞基mRNA表達水平均無明顯變化,見表2。根據PI3K亞基表達水平分析其在PI3K家族中的構成比,發現TGF-β1誘導的PIK3CD在Ⅰ型PI3K催化亞基的構成比呈時間依賴性升高,且在48h構成比最高。

圖1 Ⅰ型PI3K催化亞基在AECs中的表達(PI3CG mRNA絕對表達量較低,圖中未顯示)

圖2 Ⅰ型PI3K調節亞基在AECs中的表達(PIK3R5和PIK3R6 mRNA絕對表達量較低,圖中未顯示)

圖3 Ⅱ型PI3K亞基和Ⅲ型PI3K亞基在AECs中的表達(PI3C2G mRNA絕對表達量較低,圖中未顯示)

表2 TGF-β1誘導PI3K亞基mRNA動態變化
2.3 TGF-β1誘導 PIK3CD蛋白表達水平的變化TGF-β1可以誘導PIK3CD蛋白表達呈時間依賴性升高,48h 最高,見圖 4。
PI3K是一類機體內廣泛存在的特異性磷酸化磷脂酰肌醇激酶,其介導的PI3K/Akt信號轉導與免疫炎癥、損傷修復和惡性轉化病理生理過程密切相關[8]。PI3K家族中14種PI3K亞基任一的基因位點突變或蛋白異常表達皆可以導致異常活化的PI3K/Akt參與不同疾病的發生、發展。既往關于PI3K在肺部疾病中的研究多集中在腫瘤方面,突變的PIK3CA是肺癌驅動基因之一[9],PIK3CA的突變導致PI3K/Akt信號轉導的持續活化參與調控腫瘤的無限增殖和侵襲轉移。近年來研究發現在肺損傷修復中同樣存在持續活化的PI3K/Akt信號轉導,其中肺泡上皮中持續活化的PI3K/Akt信號轉導與炎性介質分泌、上皮間質轉換和胞外基質分泌等密切相關[10-11]。考慮到PI3K亞基在肺損傷炎癥起始轉歸中的重要角色,因此本文擬探討AECs中PI3K亞基的表達情況和TGF-β1是否可以調控PI3K亞基的構成變化,期望以PI3K作為突破點為肺損傷發生、發展揭示新分子機制。

圖4 TGF-β1對PIK3CD蛋白表達的影響(a:TGF-β1誘導PIK3CD蛋白表達的電泳圖;b:TGF-β1誘導PIK3CD蛋白表達水平升高;與 0h 比較,*P<0.05,**P<0.01)
針對AECs中PI3K亞基mRNA表達檢測,本研究發現AECs中Ⅰ型PI3K催化亞基以表達PIK3CA、PIK3CB和PIK3CD為主,Ⅰ型PI3K調節亞基以表達PIK3R1、PIK3R2和PIK3R3為主,Ⅱ型PI3K亞基和Ⅲ型PI3K亞基以表達PIK3R4、PIK3C3、PIK3C2A和PIK3C2B為主。PI3K亞基包括催化和調節兩個功能,協同發揮作用,參與PI3K信號轉導的活化。已知TGF-β1是參與肺損傷修復重要的炎癥介質,AECs的上皮間質轉換、胞外基質分泌與TGF-β1活化的PI3K信號轉導相關[12-13],本研究深入探討了TGF-β1是否可以調控PI3K亞基的構成變化。針對TGF-β1是否調控AECs中PI3K亞基構成變化,本研究發現 TGF-β1可以調控 AECs中PIK3CD催化亞基的表達,呈時間依賴性擴大PIK3CD在ClassⅠ型調節亞基中的比例。生理情況下PIK3CD在淋巴細胞中表達較為豐富,PIK3CD的突變或異常表達與B淋巴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發生密切相關[14]。Ge等[15]報道相較于正常對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氣道平滑肌細胞(ASMs)存在PIK3CD的過高表達,過高表達PIK3CD與ASMs收縮蛋白的合成和炎癥機制的釋放相關。與此同時Mercado等[16]報道COPD患者血液單個核細胞中過高表達的PIK3CD與其糖皮質激素治療的不敏感性密切相關。目前PIK3CD在肺部疾病發病中的作用處于起始階段,PIK3CD經調控氧化應激、內質網應激和2型組蛋白去乙酰化酶等途徑參與免疫調節、氣道炎癥和激素耐受等[11,17],與肺部疾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本研究發現TGF-β1可以誘導AECs中PIK3CD的表達,然而過高表達PIK3CD與TGF-β1活化PI3K/Akt信號轉導過程之間的聯系亟待闡明。考慮到催化亞基是PI3K的效應器,其表達水平與PI3K信號轉導的持續活化密切相關[18],肺泡上皮中過高表達的PIK3CD可能是一個潛在的肺損傷和纖維修復的藥物干預靶點。
本研究在體外實驗中探討了TGF-β1調控AECs中PI3K亞基的構成變化,但存在些許不足:首先,選取的AECs是永生化的腫瘤細胞,雖然細胞模型具備認可度,但在原代細胞上驗證結果可能更為可信;其次,尚未在體內實驗中證實肺損傷修復中AECs PI3K亞基的構成變化,從而可以驗證體外實驗的結果。總之,本研究初步揭示TGF-β1調控AECs中PI3K亞基的構成變化,提示PIK3CD可能是未來肺損傷防治的潛在靶點,為今后PIK3CD在肺損傷中的作用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