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本靈(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
21世紀新時代的中國,人們的主要矛盾已經發生了改變,已經不是物質匱乏,文化落后的舊中國,美好生活和精神享受的追求開始被大多數人所需要,人們開始利用空閑時間,業余生活,逐漸將物質追求轉化為精神追求。普通模式的旅游已經淡出視野,大家更多的開始追求注重有寓意性的、創新性的、多元化模式的旅游,因此現今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長白山位于吉林省白山市與延邊州安圖縣,國家5A級國家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華十大名山,長白山景區總面積達到19.64萬公頃,關鍵區域面積大約7.6萬公頃。長白山的火山地貌和植被景觀首批進入《中國國家自然遺產、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由于海拔高度的不同,生態環境跨度廣泛,具有從溫帶到極地地區的天然生物景觀,是東北地區的物種植被基因庫,也是現今歷史久遠的自然博物館。
國際上稱旅游業為旅游產業,旅游業在意義上是指向旅游者以旅游設施為條件,憑借所擁有的旅游資源為基礎,提供游覽服務和旅行方式的行業。其主要構成一共有三種,住宿業主要以餐館、客棧、民宿為主,客運業主要以火車、客車、巴士為主,旅游業主要以景區票、地方特產為主。
旅游業的基本特點是非產業性的綜合形大產業。第一,旅游業具有服務性,旅游業作為特殊的商品,其中存在的服務就是旅游業的生產過程;第二,旅游業具有綜合性,同一個地區必須實行全行業全方面的管理,旅游業具有的綜合性使得旅游鏈分支廣,種類全;第三,旅游業具有依懶性,它依靠著地區或國家的發展而發展,是一個具有風險的產業,既脆弱又敏感;第四,旅游業具有經濟性,本身就是以直接獲得經濟為主,旅游業、客運業、住宿業彼此獨立,相互推動經濟發展。
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就是發展,這一切都得依靠在生態環境的基礎上,人類發揮主觀的能動性,人與自然營造和諧的氛圍,這樣才能使后代在未來安居樂業,而在旅游業中同樣存在可持續發展戰略。旅游業可持續發展是指在不破壞自然環境,不打破生態平衡,不損壞現有的旅游環境的同時,既要滿足生態系統平衡,物種發展的多樣化,保持和傳承地方文化,又要考慮旅游地點周邊的風土民情,旅游者的旅行目的情況下,合理利用旅游資源,開發保護現有生態環境,最大限度滿足人們的物質文化需求和社會經濟以及旅游文化的發展,在社會,經濟,環境的基礎上進行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長白山作為一座常年處于休眠狀態的火山,具有豐富的生態旅游資源和巧奪天工的自然地理環境,常年的白雪皚皚和云霧繚繞更是給長白山添加了神秘的色彩。60年代初,吉林省建立了“吉林省長白山自然保護區”,并在90年代末期開始根據地方和人民的需要,大力發展長白山旅游業。在21世紀初,由于我國的旅客市場逐步從國際游向國內游進行轉變,國內游客市場持續增加,旅游業的發展持續加快。長白山憑借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態環境,并在環境因素先天有利的條件下,使得旅客對長白山風景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節假日相繼前來,游客在欣賞長白山美麗風光的同時為長白山的周邊地區帶來的巨大的經濟收益。
近幾年長白山風景區年游客數目已經超過200萬人,2018年12月份,游客總數超過5千萬人次,僅12月份旅游淡季接待游客人數6.9萬人次,2018年長白山風景區年游客數目達到250萬人次,與17年相比增加31萬人次。21世紀下的中國,物質文化和社會經濟水平飛速提高,使得長白山旅游業的飛速發展,而現階段,旅游景點開放數量增加,旅游資源不斷增加,景點建設逐步完善,旅客流量日益增多,引流招商效果顯著,政府資金投入擴大,為長白山旅游業的發展提供條件。
以保護長白山自然環境為前提,注重人文環境資源的結合,合理布置長白山風景區的風景空間布局,利用長白山本地人文,當地植被物種,發揮特色人文環境優勢,使游客欣賞長白山風景的同時領略長白山當地的風土人情,建設成濃郁人文環境的長白山風景區,推動長白山旅游業的發展,并完善白山市的交通出行和基礎設施。
長白山風景區現階段的旅游項目明顯開發程度不夠,雖然長白山的旅游業仍在持續發展,但是很多旅游項目的開發僅僅停留在表面,產品結構過于單一,存在很多不合理之處,這也使得每個到達長白山風景區的游客很難體會到長白山的生態環境和風土人文都是那些,極大程度降低了潛在的旅游市場的二次消費和環境吸引力。現今長白山風景區已經將其旅游資源項目開發為七種類別,旅游項目中每個類別的開發仍然不夠全面,并且存在的旅游產品關聯性不強,相互獨立,項目過小,發展薄弱,旅游產品結構上明顯存在不合理現象。
長白山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由于項目的開發不夠和產品結構的不合理,使得破壞環境,過度消耗生態資源的過程經常發生。長白山本身就具有先天有利的地理條件,生態環境得天獨厚,濃郁的風土人情,旅游項目的開發仍然只是淺層,沒有重點推進長白山旅游產品的特色之處,面對長白山風景區上種類繁多的生態類別,難以找到旅游項目開發的主次和整體脈絡,在開發方向上過于分散,旅游業發展格局沒有充分考慮產品結構。
當今時代下旅游業的持續發展,人們對物質文化和生活水平的需求不斷增加,人們開始追求多樣化的旅游業,長白山風景區剛剛進入旅游業發展的迅猛時期,景區服務體系簡單化,景區基礎設施落后。而白山市規模比較小,加上政府初期對長白山地區旅游業的資金注入和財政扶持的忽視,使得旅游產業的飛速發展和長白山風景區基礎設施配備呈現發展不平衡的狀態。當前最突出的問題就是通行方式,面對長白山的獨特地理環境,山路崎嶇險峻,單一的交通方式使得旅客出行舒適程度降低,危險指數增加,其次旅游業市場素質低,缺乏管理體質,管理水平相對落后,缺少監督市場機制。
長白山風景區已經將其旅游資源項目開發為七種類別,分別是自然觀光、冰雪項目、人文風情、歷史古跡、邊境景色、原始生態、休閑假日等類別。地方政府前期忽視了對景區的政策支持和經濟扶持,沒有深入投入到旅游業,阻礙旅游業市場的發展,使得旅游業發展環境不盡人意,旅游產業鏈將長白山風景區的發展定義純盈利,忽視對風土人情和生態環境的開發和利用,使文化資源與旅游資源分配不平衡,文化資源陳舊傳統,沒有根據現代社會情況進行創新,對本土文化的理解不深刻徹底,人文環境的開發和利用僅僅只是簡單地組合,而在不斷開發長白山風景區旅游業的同時忽視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造成自然資源破壞流失,物種植被的破壞,旅游基礎設施的大量建設。
長白山雖然作為國家5A級風景區、國家自然保護區,但是很多游客僅僅知道長白山是個風景區卻不知道所在的地理位置,甚至還有部分游客從沒聽說過長白山風景區。根據網上調查,我們發現1%的人們不知道長白山的存在,4%只是知道長白山的風景區的名字,23%是簡單的對長白山的環境有所了解,42%是在網上看到了長白山旅游的宣傳進行的了解,剩下的是本省對長白山充分了解的。根據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地區對長白山風景區的旅游業的宣傳力度明顯不夠,宣傳長白山旅游業的方式過于簡單,旅游市場教育的忽視。其次同省份的地域特色競爭相對嚴重,我們可以知道黑木耳、人參,鹿茸等,在東北三省都有較高的知名度,隨著長白山旅游業的發展,這些產品逐步占領大部分市場,外來的相關旅游產品也開始占領市場份額,都使得旅游品牌形象變弱,同行業競爭嚴重。
增強長白山風景區旅游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的同時要考慮完善產品的結構模式,根據以往的研究,將長白山風景區的旅游資源進行功能性的區域規劃。長白山風景區植被種類繁多,景區范圍廣泛,城鎮景區相互獨立,景區的生態環境和地理位置有明顯的差別,采用功能性區域規劃完善景區的可持續發展,分別規劃核心區域,服務區域和城鎮區域。
完善旅游業產品結構,規范旅游業行業鏈的行業標準,加強政府管理,注重有質量的服務,解決出行問題和方式,構建方便的交通網,配備景區景點講解、安全講解人員、急救衛生設施,景區管理部門,市場監管部門,消費權益保護,增強長白山風景區的可持續發展,政府監督負責。
考慮到長白山風景區的得天獨厚的地域環境和旅游景區的遼闊范圍,由于長白山風景區主要以崎嶇的山路和平坦的公路組成,遵循長白山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的旅游出行的基礎設施,便于來此游玩的人們選擇多樣的出行方式,景區可以增加舒適的步行道路,自行車便捷停放點和安全車道,觀光巴士。
考慮白山市的城區規模和基礎設施的不全面,地方應重點財政扶持和政策支持,配置車站商場酒店景點的新能源公交車,綠色出行可持續發展,完善住宿環境增加人們休息的舒適程度,增設具有長白山特色購物商場,健身場所,特產專銷店,從理解人們的實際出發,滿足人們的實際需求,激發人們的潛在消費。
長白山具有豐富的生態旅游資源和巧奪天工的自然地理環境,常年的白雪皚皚和云霧繚繞給長白山添加了神秘的色彩,生態資源保護更是長白山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的首要。新時代下的人們從物質追求享受轉變為精神追求享受,在旅游的途中放松壓力,回歸大自然擁抱大自然,追求放松心情的同時享受觀光和游覽過程,因此旅游業相繼孕育出適合放松心情,舒緩壓力,緩解身軀的生態旅游項目,獲得當今時代人們的一致好評。
推動生態旅游的同時,加強生態資源保護,隨著人們的到來,生態環境必然會受到影響。建設景區基礎設施時,利用景區就近的鄉土資源,就地選材,減少基礎設施的建筑垃圾污染生態環境,破壞本土植被,引用綠色能源,新能源等,提高宣傳教育,播放保護環境的宣傳片,并以長白山景區的濃郁人文,優美環境,良好生態,提升人們對景區生態資源保護的責任。
努力做好長白山景區的旅游品牌,打破旅游業產品的銷售思維,結合長白山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創新發展產品的營銷手段,實現多角度化的產品營銷策略,并保證旅游業商品的質量合格。在宣傳上充分利用新時代的媒體形式傳播,將長白山風景區獨特的地理環境、生態資源、風土人文通過這些傳播媒介向外展示,重視宣傳工作,在內容上進行資源整合。建立屬于長白山風景區的網站,方便世界各地的游客實時查閱瀏覽;收集關于長白山題材的視頻和攝影材料,征集游客在長白山觀光時所拍下的美麗景色;在地方臺創建長白山旅游專欄,展示長白山風景區的風土人情,獨特的生態環境,人與自然結合。
當今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課題下,淺析長白山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是非常重要的。長白山風景區有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和濃郁的風土人文,存在可持續發展的潛力。在開發長白山風景區的同時要嚴格按照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保持生態環境的穩定,物種植被的平衡。
本文對長白山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歸納,包括旅游項目開發不夠,產品結構不合理;基礎設施落后,服務體系不健全;資源沒有合理有效的開發和利用。提出如下建議,增強旅游資源的可持續,完善產品結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拉動旅游業發展;大力推動生態旅游,加強生態資源保護;做好長白山旅游品牌定位和宣傳。
綜上,長白山旅游業的發展前景廣闊,發展潛力無窮,發展時機恰好,地方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門應該制定政策,科學規劃,建立監督機制,政策經濟扶持,堅持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開發現有的長白山生態資源,實現長白山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