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保清,曹海麗
(1.《時珍國醫國藥》雜志社,湖北 黃石 435000;2.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中山中醫院,廣東 中山 528401)
本世紀初,中藥魚腥草注射液被緊急停用事件、馬兜鈴酸致腎病事件、刺五加注射液事件等諸如一系列中藥藥害事件使人們在使用中藥時對其安全性產生了質疑,但這些問題并不是出現在中藥的本身,而是在于其是否合理地被使用。近年來,因臨床不合理使用中藥導致的不良反應報告病例數也呈現有增無減勢態。對于如何合理且安全地使用中藥,減少中藥產生的不良反應,以避免中藥藥害事件的再次發生是目前主要解決的問題,而緊密結合中醫臨床開展的中藥臨床藥學工作是保證臨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中藥的有效途徑。前些年,雖然全國各地有很多中醫院相繼成立了臨床藥學室,并且配備了相應的臨床藥師,但真正開展中藥臨床藥學相關工作的醫院不僅少而且其水平也很低,導致中藥臨床藥學的發展停滯不前。致使中藥臨床藥學發展現狀的主要原因是中藥臨床藥學不能像西藥臨床藥學那樣可以借鑒國外成熟的發展模式,也沒有系統的具有指導性的專著可供參考,因此,各級醫院的中藥臨床藥師沒有一個明確的出發點來開展中藥臨床藥學工作[1]。2013年11月,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中藥臨床藥學》專著正是順應這一潮流而問世,該書是以現深圳市寶安純中醫院治療醫院梅全喜教授和北京中醫藥大學曹俊嶺教授為主編,聯合全國16家三甲醫院從事中藥臨床藥學的專業技術人員共同編寫的國內首部臨床藥學專著[2]。
本專著主編為國內中藥臨床藥學方面的研究專家梅全喜教授和曹俊嶺教授,也是各自單位的中藥臨床藥學學科帶頭人,在中藥臨床藥學研究方面均有突出的成就。其中,出生于我國明代時期偉大的醫藥學家李時珍故鄉—湖北省蘄春縣的梅全喜教授[3],現任職于深圳市寶安純中醫治療醫院,他長期以來一直關注中藥臨床藥學及中藥安全性問題,曾在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中山中醫院任職時帶著團隊在中成藥合理應用、中藥處方點評以及中藥注射液的不良反應等一些關于中藥臨床研究方面做出了驕人的成績。其編著了《新編中成藥合理應用手冊》[4]《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速查》[5]等多本專著,并撰寫中藥臨床藥學相關的學術論文幾十篇,對中藥臨床藥學有獨特的見解。作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臨床藥學重點學科帶頭人的曹俊嶺教授,帶領團隊積極開展臨床藥學工作并以“病人為中心、以合理用藥”為核心,主要承擔“中藥注射劑臨床使用的規范化研究”“中藥飲片調劑的規范化研究”及“基于回歸分析法的常用有毒中藥劑量的文獻研究”等多項國家級、省部級關于中藥臨床藥學方面的科研課題,并取得顯著成績[2]。為了使這些研究成果得到更好、更廣泛的推廣應用,也為指導各醫療機構開展中藥臨床藥學相關工作,促進中藥臨床藥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在總結近年來中藥臨床藥學研究成果的同時,梅全喜和曹俊嶺二位教授領銜主編了這本《中藥臨床藥學》專著。該專著傾注了兩位主編及其他編寫者的大量心血,已成為引領中藥臨床藥學向前不斷發展的一面旗幟。筆者細讀本專著后,感受到全書特點鮮明,內容新穎、全面、系統,且實用性強。
《中藥臨床藥學》首次以臨床藥學的模式編排,與之前出版的《臨床中藥學》[6]有較大區別。本專著主要側重臨床中藥相關藥物治療實踐,將中醫藥基礎理論和臨床實例有機地結合起來,重點突出中藥臨床藥學專業特色。其系統地介紹了一些關于開展中藥臨床藥學的內容。全書共十七章,包括中藥臨床藥學的概念、中藥的合理應用、中藥調劑的基本知識與操作技能、中藥處方點評、中藥不良反應、中藥注射劑的安全性、中藥臨床藥動學、藥物相互作用、中醫藥文獻與信息、中藥藥學服務與咨詢、中藥藥歷書寫規范等內容,并在書后附有《醫療機構藥事管理規定》(衛醫政發〔2011〕11號)、《處方管理辦法》(衛生部令53號)、《醫院處方點評管理規定》(試行)(衛生部衛醫管發〔2010〕28號)、《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管理辦法》(衛生部令81號)、二級、三級中醫醫院評審標準及細則(與藥學有關部分)等相關附件。其系統地探討了如何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中藥臨床藥學的正確開展模式,并初步建立了中藥臨床藥學學科理論體系,為全面深入促進中藥臨床藥學的開展打下了堅實基礎,且為中藥臨床藥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技術支持[7]。
縱觀全書,本專著內容豐富全面,包含中藥臨床藥學的諸多方面,是我國首部系統論述中藥臨床藥學的專著。從中藥臨床藥學的概念到中藥臨床上的使用,理論與實例相結合的介紹,巨細無遺。先介紹中藥臨床藥學的概念,讓讀者對其有一個概念性的了解,這也是本專著可以作為高等院校中藥臨床藥學專業參考教材的原因之一。后介紹中藥在人群以及特殊人群中的合理應用,通過列舉一些因中藥的不合理使用而出現問題的相關例證,促使人們重視合理使用中藥,如魚腥草注射液緊急停用事件、刺五加注射液事件、馬兜鈴酸腎病事件等一系列中藥藥害事件。這些事件的發生均是中藥使用的合理性出現了問題。從事中藥臨床藥學的臨床中藥師們的工作核心就是指導臨床醫師結合患者的病情,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案,達到合理用藥目的。如何才能做到合理用藥?書中有中藥處方點評、中藥注射劑的安全性、藥物相互作用、中藥的治療藥物監測與個體化給藥方案等詳細內容,這些內容提出了許多不合理用藥干預措施及個體化給藥方案等,為中藥臨床藥學全面開展提供了重要參考。
本專著是中藥臨床藥學首部問世的專著,其選題及編排內容新穎。目前已有的關于臨床中藥學相關的書籍是《臨床中藥學》,但其主要是以研究中藥基礎理論和各論臨床應用為核心,對指導如何開展中藥臨床藥學相關工作幫助不大。而本專著《中藥臨床藥學》是參考《臨床藥學》[8]的內容模式進行編排,是集中藥學、中藥調劑學、中藥炮制學、中藥藥理學等相關書籍的內容于一體,并且在描述其概念的基礎上加上基本技能或臨床實際案例的記載。為了能確保將臨床的實踐技能和實際案例寫入教材,本書多選擇臨床一線的藥師、醫生和院校教師作為編寫人員,這樣既保證教材內容與實際崗位要求相符合,也實現了院校教育與繼續教育實踐的有機銜接[3]。這是首部運用這種編排模式的中藥臨床藥學方面的書籍,可使讀者使用起來更加方便,為中藥臨床工作者提供可靠參考。
全書內容全面、資料翔實、實用性強,語言樸實簡潔,將概念理論與實例相結合,且文字通俗易懂,可使讀者輕松快捷了解和掌握中藥臨床藥學相關知識。該專著可供各級從事醫院藥事管理、醫院中藥臨床藥學工作的人員參考,是廣大醫院藥事管理人員、中藥臨床藥師等工作者的一部較好的參考書,特別對于指導中藥臨床藥學人員、廣大醫務人員等安全、合理地使用中藥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同時,該專著還可以作為高等院校中藥臨床藥學專業參考教材,學生可以通過本書對中藥臨床藥學的概念、中藥調劑的基本知識、中藥煎藥及炮制中藥的不良反應及安全性等相關基礎知識的學習,可初步了解中藥臨床藥學內容;并通過對中藥相互作用、中藥處方點評、中藥臨床合理應用等內容進行學習,還可深入掌握中藥臨床藥學工作的主要內容。本書內容豐富,語言通俗,深入淺出,簡明實用,能解決目前中藥臨床藥學實際工作中遇到的許多困惑和困難,對指導開展中藥臨床藥學工作有很大的幫助,目前國內許多醫院藥學工作者均以該專著為指南展開醫院中藥臨床藥學工作。
總之,本書是我國第一部正式出版的中藥臨床藥學的專著,到目前為止仍是唯一一部中藥臨床藥學的專著,該書出版后被廣東省確定為廣東省在全國眾多的敢為人先(全國第一)項目中的一個,并被收載入廣東省政協編寫的《敢為人先——改革開放廣東一千個率先》一書中[9],正如這本書記載的那樣:該書(《中藥臨床藥學》)的問世為中藥臨床藥學的開展起到了積極而重要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