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昌蓮 韓國聲(凱里學院)
根據消費理論、現有的研究成果以及當前消費新趨勢,影響消費的主要因素有收入水平、消費信貸、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人口結構和互聯網的發展。
凱恩斯的絕對收入假說理論認為,個人消費取決于現期的可支配收入。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說認為消費是持久收入的函數,即消費與暫時收入的關系很小,與持久收入的關系很大。根據莫迪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說,理性人會根據一生的收入來安排儲蓄和消費,青年時以未來收入換取借款,中年時清償早期借款和儲蓄防老,老年則消耗一生儲蓄。因而,消費傾向受年齡階段的影響。
從各國實踐來看,健全的社會保障制度和社會福利制度,能夠對國民儲蓄產生“擠出效應”,有利于社會消費能力的“釋放”。根據莫迪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說,可以推論,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制度的健全程度將影響消費傾向,如果一國的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制度不健全,人們就會缺乏安全感,預期的持久收入就會減少,從而預防性儲蓄就會增加,當前的消費傾向就會下降。
消費信貸能夠把預期的未來收入通過貸款的方式平滑到現期,從而滿足當期消費的需求,提升當期的購買力。國內研究結果表明,我國居民受流動性約束的程度顯著偏高,而消費信貸可以緩解這種約束,提高居民消費。
自2004年支付寶誕生以來,互聯網產業快速發展,支付寶、微信紅包、P2P、外賣、滴滴、Mobike、淘寶、京東等互聯網產品涵蓋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對居民的消費影響日益凸顯。國內研究得出一致結論,互聯網的發展帶動了中國居民消費增長,促進居民消費結構升級。
1.人口年齡結構的分析
根據莫迪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說,理性人處于少年時期,消費主要靠父母負擔,到了中年,他們的收入一方面滿足自身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滿足孩子和老人的消費以及防御性儲蓄;步入老年,他們的消費主要依靠前期的儲蓄和子女的贍養。因此,消費者不同的年齡階段就有不同的消費需求。根據國內研究,大多數學者認為少兒撫養和老人贍養負擔對居民消費率均有正面影響,結論與生命周期理論分析一致。
2.人口城鄉結構的分析
劉易斯早在1954年建立了城鎮與農村的二元經濟結構理論,該理論認為人口城鎮化的進程伴隨著消費需求的增長。國外研究結果表明消費需求隨著城鎮化率的提高而提高,國內大部分研究結果認為人口城鎮化對消費的提高有顯著的作用。
根據以上消費需求影響因素分析,結合貴州省發展情況分析其消費增長潛力。
1.收入水平方面
2013年以來,貴州省居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經濟增速領跑西部地區。2017年,貴州省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鎮為29080元,農村為8869元,分別為江蘇省的66.67%和46.29%,與發達地區差距依然較大。初步測算,按照當前人口基數、9%的名義增速,到2024年,貴州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望達到江蘇省2017年的水平,將正向拉動居民消費,全省消費品零售額隨之大幅增加。
2.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方面
2017年,貴州省(人口總計為3600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639.81萬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040.47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355.75萬人;而上海同年(人口總計為2424萬人)有1548.22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1841.41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上海每百萬人口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貴州省的3.6倍,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是貴州省的2.6倍。2016年以來,貴州省制定出臺《貴州省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管理辦法》等“1+13”配套文件,實現企業從業人員與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并軌運行;工傷保險工作力度持續增強,完善生育保險,降低生育保險費率。貴州省有望逐步提升社會保障水平,進而降低居民防御性儲蓄,提高消費水平。
3.消費信貸方面
《2018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0月,僅消費金融部分,規模已達8.45萬億元,占總消費支出的比例為21%,低于美國的28%、韓國的41%,中國消費金融發展仍有廣闊空間。貴州省消費信貸與發達國家和全國相比有顯著的差距。貴州省可以通過發展消費信貸市場,提升居民支付能力。
4.互聯網發展方面
2017年支付寶全民賬單顯示,貴州移動支付占比超過90%,高于82%的全國城市平均水平,為拉升貴州消費提供了便利。另外貴州省跨境電商平臺起步晚,2015年10月,貴州跨境電子商務開始啟動,2018年7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確認貴陽為第一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預計2025年將建成跨境電子商務外貿企業300家、跨境電子商務年交易額突破15億美元,全省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有廣闊的空間。
1.人口年齡結構方面
從貴州省人口年齡結構來看,一方面,老年消費需求旺盛,另一方面母嬰消費潛力較大。
(1)老年消費。2001年,65歲及以上老人占總人口比重為7.59%,貴州正式步入人口老齡化社會。2017年,貴州省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進一步提升至10.4%。隨著老齡人口增多,老年消費規模不斷擴大,據預測,全省老年人口消費潛力將從2014年的1000億元增長到2050年的3萬億元,市場潛力巨大。在養老服務需求方面。2018年,全省已建成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559個,特困供養機構1103所,農村幸福院4500個,然而,仍存在養老機構服務與養老需求之間差距大、社會力量參與不充分、服務隊伍專業化程度不高等問題,但隨著基礎設施日益改善,加之貴州得天獨厚的生態、旅游、氣候、民族民俗文化、民族醫藥等資源優勢,為貴州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后發趕超創造有利條件。
(2)母嬰消費。2017年,貴州省人口出生率13.98‰,居全國第9位。目前,生育即將全面放開,母嬰家庭人群規模將進一步擴大,涵蓋嬰童的衣、食、住、行,娛、教等各個產業將快速發展。
2.人口城鄉結構方面
2018年,貴州省城鎮化率為47.52%。據測算,城鎮化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拉動消費增長近2個百分點。2017年,貴州省出臺《貴州省加快推進山地特色新型城鎮化建設實施方案》,促進農業人口市民化,城鎮化率保持1.5%的增長速度,預計當城鎮化率達到60%,將直接拉動25%的消費增長。
貴州省政府印發《貴州省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2018-2020)》明確,在住房租賃市場、汽車消費、綠色消費、消費信貸、商貿創新上完善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的政策體系。以下將從汽車消費和信息消費對消費結構升級帶來的消費增長潛力進行分析。
按照國際經驗,一國的千人汽車保有量與人均GDP呈現線性正相關,當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時,千人汽車保有量約200輛。2017年,貴州省汽車保有量為419萬輛,貴州省人均GDP為6233美元,千人汽車保有量為116輛。根據國家信息中心測算,目前中國千人汽車保有量的峰值預計能達到400-500輛,由此,貴州省未來汽車保有總量的峰值水平將達到1440萬-1800萬輛,可以實現約4倍增長。
隨著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的迅猛發展,信息消費涵蓋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帶動經濟發展逐漸呈現重要作用。據統計,中國人均信息消費為631美元,而美國、日本分別為3400美元和2400美元,中國信息消費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2017年,貴州信息消費規模為1100億,而同期江蘇省為3200億元,貴州與發達地區相比有一定的差距。2018年,貴州省政府印發《關于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的實施意見》,意見提出:到2020年,信息消費規模預計達到1600億元,年均增長17%以上,人均信息消費水平位居西部省份前列,積極爭取國家新型信息消費示范專項。全省形成“百兆鄉村、千兆城區、萬兆園區”的光纖覆蓋格局,著力推進“小康訊”行動計劃,行政村實現100%光纖通達和4G網絡覆蓋,著力推進廣電云“戶戶用”,積極推進5G試商用。公共服務信息需求有效拓展,各類信息消費的需求進一步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