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宏廣(河北經貿大學)
現代企業運營競爭激烈,企業營銷管理的目的是未來企業更好地實現自身經濟與社會效益,結合市場目標,對企業自身項目進行分析、控制、規劃和調整實施是其主要內容。市場化的日漸普及和消費者自身意識的改變,現今的市場競爭正在錯綜復雜中完善發展,企業要謀求長遠利益和持續發展,就必然要從科學合理的營銷管理方式入手,立足市場滿足各方面需求。
目前我國企業的營銷現狀不容樂觀。一方面企業對營銷缺乏實際行動,雖然投入大量精力,但營銷仍過分專注于口頭。尤其是中小企業,往往長篇大論制定策略,最終也只是停留在論斷,并沒有實際實施,調動起了員工熱情卻沒有后續行動。而有遠見的企業積極探索創新營銷策略,不斷反思自身不足進行調整,最終拉開差距,使營銷行動落后的企業處于被動當中。調查研究可以發現,部分企業缺少必要的品牌觀念,這一點在小規模企業中尤為明顯。城鎮化進程加快,消費者消費需求提升,市場空間卻受到擠壓,在完善發展的大型企業面前,資本、品牌和營銷都陷于劣勢,最終演變成低利潤狀態艱難維持。另一方面許多企業營銷主題不明,盲目是其主要特點。這些企業既沒有明確的消費人群,也沒有合適的企業定位,對于市場的消費力度、消費人群組成、消費偏好一無所知,盲目投入物力財力卻很難收到回報,對企業發展產生不利影響。此外,部分企業對營銷存在誤解,認為營銷就是廣告形式的促銷,錯誤的觀念驅使下,廣告促銷鋪天蓋地但銷量并沒有明顯提升,買家退貨,商家拒絕供應,積壓的產品也是一種消耗,人才流失,企業面臨停業困境。
企業經營中,能否取得顧客認可是營銷成功與否的關鍵標準。而同質化營銷的泛濫,無疑是對顧客滿意度的挑戰。顧客通過企業的宣傳了解企業產品或是企業品牌,經驗證實,較高的顧客滿意度能有效提升顧客重復購買的幾率,是提升產品市場潛力的重要方式。而縱觀當前市場中的企業營銷,大多只重視前期顧客的投入,雷同的營銷方式逐漸常態,過于強調產品本身的同時卻忽視了消費者的內心感受,最終使潛在的回購顧客大量流失。
流量時代,營銷的重心也應當從傳統的線下模式轉到流量的獲取。因此原有的傳統營銷必然要走向沒落。信息碎片化的今天,人們時時刻刻被各種信息包圍傳統的營銷媒介已然不能適應當下的營銷需求,因此“微時代”的網絡路徑悄然興起。微時代的背景下,原有的市場營銷方式已經與潮流脫軌,電視廣播和報刊書籍雖然仍然存在與人們生活中,但無論是范圍還是實時性都不能與網絡相比擬,雖然部分企業會應用郵件、短信等業務提升營銷精度,但收回效益與成本往往很難相符。目前營銷管理的一大不足就是對新媒體缺少關注,對時代的選擇仍需清醒認知。
品牌的價值需要得到企業重視,一方面品牌是企業精神內涵和核心價值的最好表現,也是消費者了解企業最直接的途徑,通過品牌使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能夠借此培養起顧客的忠誠度,實現后續的營銷管理。同時,市場商品種類繁多,獨特的品牌能夠賦予產品鮮明的標識度,使其在同類產品競爭中具有更多優勢。此外,品牌也是企業產品的招牌,帶來廣泛影響力的同時,也是對自身質量的監督與提升助力。因此,好的品牌提升能擴大企業市場范疇,而忽視品牌建設,則會喪失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使得付出遠多于投入。
針對當前市場中同質化營銷泛濫的現狀,建議企業找到自身經營的不同之處,跳出已有的成熟營銷,結合文化意識、人文情感、經營理念與社會中的打消時間,把消費者的情感調動起來,不拘泥于營銷的形式,并且結合企業自身產品特色,不斷創新優化。要明確銷售的目標人群,鼓勵個性化銷售,了解消費者的各類需求,并從他們的需求出發營銷自身產品,以此獲得成功。
信息化時代,企業可以嘗試削減原有的傳統營銷媒介開支,把營銷的重心轉向微博、公眾號等自媒體和網絡傳播平臺。可以預見,未來“微信息”與“微交流”的碰撞將會推動網絡的革新與發展,互聯網與人們的生活會愈發密切。互聯網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下,網絡中的每一個人都充當著信息傳播者的角色,原有的媒體話語權正式轉移到群眾手中,企業營銷應當認識到群眾主體的“微媒體”力量,盡早做好準備。
優秀的品牌建立能為企業營銷帶來許多便利,同時也需要企業的持續經營與付出。而品牌營銷更多是從情感入手,強化品牌與消費者的情感關聯,為顧客提供高質量產品的同時,展現出真實、有趣的品牌形象,提升消費者購物滿足感,刺激其后續消費。另外,品牌的營銷也應當重視企業賦予品牌的主題與含義,出彩的主題能為品牌的傳播提供助力。
營銷管理工作的開展,健全機制是前提。首先要從正反兩個方向建立起管理機制。對于工作穩定、認真負責的員工應當給予獎勵,贊揚他們的付出,鼓勵他們繼續投身工作,獎勵方式要合乎企業管理制度,公開公正。還要發揮制度的約束功能,要讓每個崗位的從業人員意識到自己崗位的工作內容,工作重要性和工作中的禁忌,實現獎懲對應,推動人員有效管理。
其次是優化企業營銷的框架體系,結合企業生產能力和銷售需求,對其內部組織的功能和結構重新認識,建立起真正有利于企業營銷管理工作的新型工作體系,明確各部門分工,強化主體各部分間的參與意識,為管理工作提供更有效的服務。另外,要企業運行中監督機制也是必不可少的,系統全面正向的監督機制是企業高效工作的關鍵。
人才的培養是長期持續的過程,好的制度能夠發揮很好的輔助作用,而企業的營銷管理崗位需要接觸處理各領域的問題,相關人才的培養更為困難。企業應當從自身出發,站在營銷管理從業者的角度,考慮其可能遇到的各類問題,借助現有的機制規則來樹立其營銷意識,增強其工作能力,整體性的提升企業營銷的水平。具體實踐中,企業應當為人才培養制定專項計劃,明確培訓的方向,同時在培訓過程中發現資質突出、能力優秀的員工,重點培養,發揮其帶動作用,使其成為營銷管理中的領先人才,結合企業自身的機制現狀,逐步建立起特色優秀的營銷管理隊伍。并且企業要意識到人才的培養僅憑自身是不夠的,所以許多企業會選擇與高校、各類營銷組織合辦,組成雙項交流的成熟體系,實現自身人才的持續供應。對于營銷管理領域的優秀學者、人才企業可以拋出橄欖枝,不斷吸收優秀力量,發揮其帶動效應,提升整體水平,實現素質、能力、效率的多方面增強,幫助人才成長。
綜上,目前的企業營銷管理存在許多問題,營銷媒介落后、營銷方式缺少創新、品牌重視不足等情況屢見不鮮,科學合理的企業營銷應當順應市場形勢,積極引入新媒介、新技術,立足個性化的差異營銷增強自身競爭實力,促進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