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旭敏(甘肅省白龍江林業管理局)
事業單位的大部分經費都是由上級財政部門進行撥款得來,這些經費是單位一切工作的保障,也是企業發展的重要源泉。如果經濟管理工作沒有做到位,可能會直接導致入不敷出,最終影響到單位工作的正常開展。
雖然在各行各業都提倡奉獻,而且也有很多人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著。但是有些工作的開展還必須要經費來做后盾。首先是一些辦公費用不可或缺,而且辦公經費開銷還相當大,如果沒有經費來做后盾很多工作都會癱瘓。如一些事業單位每個月會要做各種報表,這個工作是非常耗材的。各種型號的紙張、打印機、一體機等等,這些辦公用品都是公用,用壞了單位掏錢重新添置,而自己卻不需要掏一分錢。既然不損害自己利益又何必謹慎使用這些辦公用品。而有的則是由于操作不當所引起的損壞。
其次是開展各項工作需要經費作保障。如當下的“精準扶貧”工作。有些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也有扶貧任務,本來這些員工的工資就不高,如果再讓他們掏腰包去扶貧,估計非但扶貧任務沒有完成,反倒讓他們自己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貧困戶。所以為了保證扶貧任務的完成,單位要拿出一部分作為經費開支。如單位要開展一些活動,也需要一定的經費。
一個事業單位持續穩步發展的前提是經濟,如果對本單位的經濟沒有做很好的管理可能會導致單位陷入僵局,一些工作沒有辦法開展。如果能夠對本單元的經濟進行有效的管理,則能夠做到統籌兼備,以保證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
事業單位經濟管理的強化能夠保證各項工作的正常運行,而如何進行強化管理則是每個事業單位都關注并致力于攻克的大問題。
單位的一把手都會有幾把刷子,無論是那方面的工作,他們都會有自己獨特的管理方法。特別是經濟方面,每個事業單位的一把手都有自己的管理之道。而且每個事業單位的一把手都會掌握本單位的經濟大權,這倒不是為了便于他們貪污,而是讓經濟為單位各項工作的開展保駕護航。很多事業單位的經濟管理強化都會采用“一把手簽字方能生效”這一策略。
一把手在對本單位進行管理時首先考慮的是一些工作的有序進行。單位的任何工作都不能沒有經費作為其后盾。如果不堅持一把手簽字生效原則,單位的任何一個領導都可以簽字的話,單位的經費就會失控,很有可能會導致有些工作的癱瘓。因為多人簽字生效就會導致經費都是不可預算,這種盲目的經濟管理只能讓本單位的工作被動。
事業單位的經費都緊張,如果對經濟沒有進行統籌管理,很有可能會導致某些方面工作沒有辦法進行。
事業單位的經濟相對來說都比較緊張,因為事業單位本身不創造財富,基本上都是由財政撥款。財政所撥款項都是經過嚴密地計算,按實際需要發放。如果事業單位對經濟沒有做到統籌管理,很有可能會導致工作的被動,甚至有些工作沒辦法開展。如一些事業單位員工被安排有扶貧任務,這就涉及到車費和生活費補貼問題。而且這些事業單位的上級給予的答復是由派出單位負責。這就讓事業單位領導犯難了,不發放補貼員工會怨聲載道,發放的話其他方面的工作又會受影響。因為事業單位的經費都是經過嚴格核算得來的,幾乎沒有多余的經費,而財政并沒有撥扶貧款。
事業單位所有的經費都是如實發放的,所以事業單位要合理安排其經費開支。不能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首先要考慮基本的辦公經費的開支,這是一切工作的基本保障,是不能或缺的。如果這一環節經費出現問題將直接導致工作上的被動,甚至沒辦法開展。事業單位可以先把辦公經費單獨劃出來,無論什么情況都不能動用這筆款項。
其次是要兼顧全局,事業單位的工作任務重,而且大部分都是帶有公益性的。這些帶有公益性工作任何一項都要正常有序地開展,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脫節。在預算經費開支時要把所有工作都要納入其中。而且不能出現偏頗,不能忽略某些工作的開展。
很多事業單位領導都怕應酬,這倒不是怕面對一些復雜的交際,而是怕開支。因為應酬可以看成是變相的消費,換言之就是在飯局中的應酬。有兄弟單位來交流學習得請吃飯;有上級領導來檢查得請吃飯;派單位員工做額外的工作要請吃飯。這樣一來二去就把單位的經費給吃沒了。針對這種情況,有關部門也做出了相關規定,對于招待問題進行了嚴格控制。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減輕了事業單位的經費壓力。
對單位的經濟收入也要統籌管理,做到顧全大局。不能因為是單位收入而鋪張浪費,再加上事業單位的經濟收入很少。如果再在某些環節出現浪費。那就等于沒有收入,甚至會出現入不敷出的現象。
上文提到的幾大經濟強化管理策略是通過實踐檢驗切實可行的。而時代在進步,社會形式瞬息萬變,如果事業單位單靠原來的幾大經濟管理強化策略遠遠沒有辦法達到單位資金的優化組合和運用。所以事業單位的經濟管理也要與時俱進地進行創新。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也決定人的社會觀和價值觀。一個事業單位要想有凝聚力就必須讓所有員工了解單位資金的來龍去脈。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對單位經濟進行透明化管理。
首先是事業單位資金的來源,主要是指財政撥款的經費。很多事業單位的員工根本不知道單位有多少辦公經費,所以他們在涉及到單位的辦公用品耗費時他們才不會注重細節。即使知道是浪費也不去刻意注意日常行為。
其次是單位的開支費用也應該透明化。很多單位的員工總認為領導們拿著公家的錢去揮霍或者做些無關緊要的事。所以他們的工作積極性不高,總認為在幫領導打工。
一些基本的開支是必須的,但是有些職員因為辦理公家事而產生一些費用要回單位報銷時卻遇到挺多麻煩。有的職工拿著發票去報銷時要多個領導簽字,而且還要符合標準,不能有任何的小小改動。最終導致部分職工干脆不報銷了,覺得挺麻煩。但是等下次有需要他們外出辦事的時候,他們會想各種辦法進行推諉。這不能說是職工沒有責任心,而且這樣繁瑣的程序讓他們怕了。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應該簡化一些管理環節。而且管理環節簡化后也能財務管理人員提高工作效率,因為他們也不必要去做層層審核。
事業單位的經濟管理不僅僅是管理者和財務人員的事,而是全體員工的事。對單位的經濟進行人性化管理,做到換位思考。單位的員工可能某種需要會有一些資金方面的需求,如果單位財力允許的話,可以進行幫助。曾經有一個私立學校的校長對待自己員工就采用這種人性化管理。他的招生辦主任妻子由于身患重病急需大筆費用,這位校長不假思索地直接叫財務人員把錢打到那位主任的賬上。后來這位主任心懷感恩之心,利用自己的一切人脈關系給這個學生招來了大量的優秀生,從而也讓這個學校發展規模迅速擴大。
綜上所述,我國事業單位經濟管理雖然有了明顯的進步,但其中還存在不少突出問題,因此,事業單位的經濟強化管理勢在必行,這將是事業單位長期研究的問題。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將是最值得探討的問題,相信經過相關研究的不斷深入,事業單位經濟管理工作一定會取得更加驕傲的成績,推動我國事業單位管理工作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