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錦煥(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廣東有限公司)
對企業來說,做好財務管理工作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基石,只有財務管理工作做好了,企業的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才可以得到基礎保障。而財務風險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的核心內容,而財務風險時刻伴隨著企業發展的左右,如果企業在管理中有一絲大意,風險因子就可能乘虛而入,進而影響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管理活動,因此展開如何做好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工作的研究,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有些企業認為財會工作是幫助自身獲取更高效益的工作形式,未能將其與風險防控關聯在一起,仍按照經營決策開展日常工作,未能賦予財務管理風險防控多元性、層次性,使風險防范及控制質量隨之降低。
影響企業轉型發展成功幾率的因素有很多,如政策、投資、管理決策、工作團隊等,只有財務管理風險防范及控制關注因素相對全面,才能有效控制自身運營風險,達成轉型發展目標。
為賦予企業財務管理風險防范及控制多元性、可操作性、相對穩定性、層次性,需配套制度予以支持,確保企業財務管理風控目標得以貫徹落實。這就需要財務管理風險防范及控制制度需與時俱進,一方面緊跟企業改革發展步伐,另一方面關注新時期法治化財務管理規章制度,通過管理助力企業營建合法、穩定、健康發展氛圍,繼而提高企業財務管理質量。
與傳統財會工作進行對比可知,新時代以規避企業改革發展時期風險為導向的財會工作難度更大,一方面要求財會工作人員可以在市場競爭機制加持下激發企業綜合競爭潛力,另一方面需優化配置其發展資源,加之管理創新達到風險防范及控制目的。然而,當前有些企業仍未打造一支能力卓越、態度端正、管理意識超前的財務管理團隊,使自身風險防范及控制有效性隨之降低,影響企業財務管理綜合成效。
通過對企業財務管理風險防范及控制難點進行解析可知,忽視風險防范必要性、財務管理風險防控過于片面、制度發展滯后、財務管理團隊綜合素養有待提升等因素,已然成為影響企業財務管理風險防控成效突出內因,為此需推行如下原則,科學探析企業財務管理風險防范及控制措施:其一,合法原則。企業需根據國家現行法律法規約束自身行為,在法律允許范圍內探析最優風險防控決策,旨在營建法治化財務管理氛圍;其二,及時原則。市場經濟變幻莫測,企業財務管理若想做到風險可控需秉持及時原則,關注市場、政策等因素變化對自身管理帶來的影響,以此為由調整風控決策,繼而提高企業財務管理風險防控時效性;其三,全面原則。財務管理風險防控并非財務部門的事情,而是關乎企業改革發展全局的事情,為此企業財務管理風險防范及控制需遵循全面原則,旨在加強風險防控貫穿性,落實財務管理風險防控目標。
首先,企業需正視財務管理,明晰財務管理之于自身風險防范及控制的積極意義,在此基礎上以經營項目、運營周期等階段性發展目標為導向設立財務管理風險防范及控制目標,如“污染減排目標”“收益上漲50%目標”“轉型發展目標”等,根據相關目標整合可能誘發自身經營管理風險的因素,如“污染治理法律法規”“原材料市場價格”“市場供需關系”等,將其歸入企業財務管理風險防控范疇,確保企業財務管理風控全面、系統、高效;其次,企業各個部門及工作人員需樹立財務管理風控意識,根據企業設立宏觀發展目標探尋自身風險防控立足點,在此基礎上設立部門運營及個人工作子目標,如“原材料科學采購”“污染減排系統運維”“市場調研”等,旨在支持企業達成財務管理風險防范及控制目標,為企業科學管理蓄能,在各個部門及工作人員共同努力下提高財務管理風險防控質量;最后,在全面原則指引下時刻關注國家政策、市場供需關系、原材料價格、競爭環境等因素變化情況,以此為由助力企業調整財務管理風險防控子目標,為部門決策提供依據,使財務管理風控意識得以與時俱進。
首先,企業需做好財務管理風險防范及控制定位工作,根據自身運營總目標以獲取更高效益為先導開展風險防控活動,避免企業在改革發展進程中被市場所淘汰。在宏觀定位明確后需協調各個部門找準自身在財務管理風險防范及控制活動中的位置,在多方配合下完成財務管理風險防控任務。除肩負企業改革發展責任外,企業還需肩負社會責任,避免自身發展擾亂社會上其他企業經營秩序,為營建和諧、穩定競爭發展經濟氛圍奠定基礎;其次,企業需做好財務管理風險防范及控制因素分析工作,根據經營目標統籌社會各界及企業內部對風險防控有效性產生影響因素。例如,企業投資項目需通過周密計劃減小風險,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建立可行性論證體系及投資決策審批流程,使投資項目更加科學,為提高財務管理風控質量奠定基礎。再如,企業需調整自身資產結構,確保企業始終具備償債能力,負債及所有者權益關系穩定,通過優化資產結構使其價值得以最大化,繼而提高收益并削減風險。除管理決策因素外,法律環境、金融市場、經濟發展走勢等因素均對企業財務管理風險防范及控制產生一定影響,為此需全面審視風險防控因素,確保財務管理細致周到;最后,針對全面財務管理風險防控工作進行評價,通過評價研究企業財務管理風險防范及控制優勢及劣勢,洞悉財務管理風控疏漏之處,以此為由加大研究力度,總結財務管理經驗,根據企業改革發展需求調整風險防范及控制方向,推行配套措施,賦予財務管理風險防范及控制全面性、發展性、有效性。
首先,企業應以加強統籌、科學配合為前提條件推行財務管理風險防范及控制制度,有方向的擴展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規模,支出重點需予以明確,逐步盤活國有資本存量,通過資本預算解決企業資源緊缺發展難題,繼而控制企業經營風險,為企業轉型發展新興產業給予支持,使財務管理經營預算風險防控制度更具有效性;其次,企業應推行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各個部門相互關聯、相互制衡的規程、措施、方法實施體系,增強自身競爭力,提高工作效率。這就需要通過內部控制制度明確企業職責分工,嚴格審批流程,健全管理制度、會計制度,踐行保衛保管機制,優化內部審計制度,選聘可以勝任內部控制管理要求的工作人員,繼而通過內部控制降低企業財務管理風險;最后,根據企業發展實況及時調整財務管理綜合制度,對風險及時作出反應,例如我國在推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后,需企業針對預算體系作出調整,配套制度隨之革新,適應相關制度推行新環境,規避該制度對企業發展帶來的風險,使企業財務管理能力得以提升。
一方面企業需擴大人才招募范疇,為綜合素養過硬人才的涌入奠定基礎,另一方面企業需做好財會人員培訓工作,定期組織其學習財務管理方法,樹立風險防控意識,提升自身洞察力、預判力、協調能力、創新實踐等能力,為解決企業財務管理難題夯實人才基石,使其發展風險得以有效控制。
綜上所述,為提高企業綜合管理能力,其需樹立企業財務管理風險防范及控制意識,立足自身運營實況全面展開財務管理風險防范及控制活動,發展財務管理風險防范及控制制度,提升企業財務管理團隊綜合素養,在幫助企業規避運營風險同時助其獲取更高經濟效益,使企業得以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