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艷(眉山職業技術學院)
市場營銷又稱為市場行銷,市場營銷人才是推動我國市場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目前,市場營銷已經成為我國高職院校專業設置中的重要專業。但就目前來看,我國很多高職院校市場營銷課程教學以理論教學為主,以實踐教學為輔,課程教學中的實踐內容普遍較少。有些高職院校雖然在課程教學中注重實踐教學,但教學內容的深度不夠,教學方法單一,對學生的市場營銷實踐能力僅有很小的提升。高職院校是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搖籃。從新中國成立至今,70年的風雨兼程鑄就了今日市場經濟繁榮的中國。新時期,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力度的不斷加大,我國市場經濟發展機遇與挑戰越來越多,企業對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實踐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在此背景下,高職院校理應高度重視市場營銷教育并在加強市場營銷課程實踐教學研究。
(1)提升學生的理論運用能力。市場營銷包含的理論非常廣泛,如營銷組織、營銷環境、營銷調查、市場選擇、產品策略、價格策略、渠道策略與當下熱門的新媒體營銷。教師應當用案例引導的方式,幫助學生運用自己所學的理論。在教學前,教師有必要在網上搜集、整理當前市場營銷領域的熱門事件,然后將其設計成案例,融入課程教學。教學時,教師將案例拋給學生,讓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與評判,提出自己的看法與主張。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教師可以讓學生組成案例分析小組。相比個人學習,小組合作學習能夠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教師給學生給學生一個關于華為手機的市場營銷案例以及一個小米手機的市場營銷案例。教師讓學生分析來兩家企業的手機營銷思路。學生分析過程中,教師先讓學生思考“兩家企業的手機市場營銷方式各有什么特點”,然后讓學生思考“兩家企業的手機市場營銷方式哪個更好一些”,然后讓學生思考“如何你是一家手機制造企業的市場部經理,你該如何制訂一份市場營銷計劃書”。在這種的案例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以發現問題—分析為—解決問題的思路思考,不斷探究,不斷質疑,不斷解決,這就促使他們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培養了實踐能力。
(2)提升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市場營銷專業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是他們在有目的、有計劃地參加學校組織的市場營銷社會實踐活動中,認識社會、參與具體的社會生活與生產勞動,解決實際的社會問題時所體現的基本能力。市場營銷專業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不是在課堂上形成的,而是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積累起來的。另外,這種社會實踐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它由基本社會實踐能力與專業社會實踐能力兩部分內容組成。其中,基本社會實踐能力又包括社會認知能力、語言與書面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外語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等;專業社會實踐能力又包括專業操作能力,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開拓創新能力等。基本社會實踐能力與專業社會實踐能力都是市場營銷專業學生應當掌握的能力。
在設計課程內容,高職院校有必要邀請市場營銷專家、知名企業市場部經理等在市場營銷學術研究與實踐方面有豐富知識與經驗的人員,聽取他們的意見與建議,形成以“理論知識+學術研究成果+經驗知識+職業知識”于一體的實踐課程體系。有的教育者認為,理論知識與學術研究成果可以舍棄,只需重視經驗知識與職業知識即可,這是非常錯誤的。這是因為,市場營銷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是建立在扎實的理論知識之上的,而學術研究成果能夠進一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增強他們對市場營銷知識與技能的認知與理解。倘若學生忽視這兩項內容,即時掌握了很多經驗知識與職業知識,但礙于“胸無點墨”,根本無法開展市場營銷實踐。
(1)注重產教融合。在產教融合方面,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在2014年做出了一個新的嘗試,即建立了大經管生態圈。從2017年正式投入使用至今,大經管生態圈為該校市場營銷課程實踐教學提供了一個新的平臺。具體來說,大經管生態圈就一個讓學生體驗社會崗位的實驗實訓基地。它以現代社會運營機構為模型,包含政府機構群、中介機構群與企業群,為市場營銷專業學生提供了一個綜合虛擬實踐教學平臺。通過該平臺,該校市場營銷課程實踐教學取得了快速的發展,不僅大大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儲備,而且顯著培養了學生的全局意識與職業素質。
(2)以課程為依托開展技能競賽。技能競賽是高職市場營銷課程實踐教學的重要手段。高職院校要定期或不定期開展市場營銷技能競賽。例如,各參賽隊伍模擬生產型企業,在同一的模擬市場環境條件下,以相同的啟動資金與生產線、產品等資源在規定時間內(如以一年為周期,連續經營5個年度)進行采購、生產、銷售、納稅等一系列市場營銷活動,最終使自身取得最大效益。在規定時間內,哪個參賽隊伍最終效益最打,哪個參賽隊伍獲勝。高職院校要采用國際先進的商業模擬訓練模式組織競賽,以確保競賽的科學性。另外,競賽要集對抗性、知識性與趣味性于一體,以增強吸引力,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市場營銷技能競賽要有明確的目的性,或提高學生的企業綜合經營與管理能力,或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或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等等。
課程評價是檢驗課程質量的重要工作,其根本目的是改善和發展課程教學。為了保證課程實踐教學質量,學校對市場營銷專業學生的評價要注重他們實踐能力評價。
(1)評價標準綜合化。結合市場營銷課程實踐教學要求設計學生評價表,并征求市場營銷專家的意見,結合當前國內外尤其是國內市場經濟發展現狀與趨勢,編制市場營銷課程實踐教學評價表。
(2)評價主體多元化化。學校可以邀請市場營銷領域專家、社會企業市場部負責人參與評價工作并讓學生自己也成為評價的主體,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主的評價體系。
(3)評價方式多樣化。在評價時,采用觀察、面談、調查、測驗、比賽、實訓、撰寫論文等多樣化的方式進行評價。
(4)評價結果科學化。市場營銷課程實踐教學評價的根本目的是檢驗、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評價結果不應是簡單的分數,而最好是對學生市場營銷實踐能力的一個質的綜合分析報告。分析報告的內容要表述學生哪些市場營銷實踐能力突出為主,同時對他們當前尚缺的市場營銷實踐能力提出具體建議。通過查看該報告,學生可直觀了解自己的優勢與不足,查漏補缺,爭取更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