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鈺(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
現代教育理念強調學生的素質教育與全面發展,這對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標,也讓企業面臨著更加嚴峻的人才競爭。多種因素之下,產教融合模式應運而生并且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同時也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的完善自我,提升其實際競爭力,從而能夠吸引更多的企業、高校參與其中。創新創業是面對社會發展形勢所提倡的改善就業狀況的重要措施之一,在緩解就業壓力方面具有強大的功能。創業在產教融合模式下得到了更多的發展,堅持立足于市場和需求,以創新為導向,以就業為重要目標,為學生、高校以及企業都帶來了很大的改變。
產教融合將社會企業與高校以更加緊密的方式結合在一起,實現資源的互補,推進共同發展,高職教育的創新創業教育也應該與產教融合機制緊密結合,以產業化為要求,創造出更多的就業空間。創業教育必須形成全面科學的產業標準,并據此標準優化課程設置,讓社會市場需求與人才培養更加密切的結合起來,讓企業能夠招到合適的人才,讓學生能夠找到發揮出自己的價值的合適崗位。產教融合模式自出現以來受到了很多優秀企業與高校的認可與支持,也正在做出相應的努力去參與和發展。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所有的高校和企業都對此持肯定態度,仍然有些企業和高校沒有將產教融合機制放在重點地位,或者是只在表面上進行合作,實際里依然是各自的發展,融合的深度與廣度遠遠達不到應有的要求,這種情況在非一二線城市都是比較常見的。此外,非一二線城市中缺乏優秀高校和大企業,數量不多,也難以形成全面的發展格局。教育觀念在不斷的更新,教育事業不斷向前發展,這對教師的教學實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教師以先進的觀念去重組教學活動,以現代化的教育手段為學生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課堂體驗,讓學生充分吸收和領悟創業知識,能有樹立正確的創新觀念,并且掌握理智的創業方法與創業方向,讓創業變得更加積極和鼓舞人心。
高職創業教育在教育系統中的地位不斷攀升,自出現以來也取得了良好的發展,20多年的時間已經讓高職創業教育小有成就。但是,高職創業教育尚未形成全面的發展格局,部分地區部分高校的創業教育依然存在不少的問題,再加上社會形勢不斷變化,各行各業的發展參差不齊,這對于創業教育來說都是不小的阻礙。創業教育具有很明顯的局限性,創業方向也不明確,相關主體之間的參與互動較少,難以形成發展合力,也缺乏有效科學的機制去管理和規范,參與主體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并且充分發揮出來。此外,這方面我國的政策制度還比較少,無法提供充足的制度保障,這也為創業教育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高職創業教育的根本也應該落在學生身上,堅持以生為本是現代化教育理念的直接體現,這就需要高職院校將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專業差異充分考慮進創業教育之中,以實際情況為發展的基礎。但是,筆者發現很多高職院校的創業教育缺乏明確定位的支撐,部分高職院校也沒有認識到創業教育對學生、對高校、對企業以及對社會就業形勢的重要作用,無法看到可持續發展對我國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同時,部分高校只將學生的就業率作為評判標準,根本沒有注意到學生是否與崗位相匹配,學生對崗位的滿意度等,甚至某些學校為了所謂的就業率強制學生虛假簽合同,損害學生的根本利益。
創業教育作為高校課程系統中的重要學科之一,表面上看,創業教育已經成為當代教育體系的重要一節,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創業教育并未真正融入高校的課程之中。一方面,高職院校和教師并未重視這一學科的建設;另一方面,產教融合發展力度不夠,無法給予創業教育更多的支持與條件,以至于創業教育的發展心有余力不足。
創業教育在產教融合的背景之下需要多方力量的支持,它的發展離不開高校、企業、政府以及全社會的支持,無論缺少哪一方,創業教育的發展都會停滯不前甚至倒退。這些力量在創業教育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發揮著不同的作用,也承擔著不同的職能。從企業方來說,企業要為創業教育提供資金支持和平臺支持,為有創業需要的學生提供嘗試的機會和平臺,同時,企業還可以為學生提供有經驗的員工,以師帶徒的形式去培養和發展學生,具體解決學生的問題。從高職院校來說,高職院校要構建完善的課程體系,優化課程設置和環節,努力為學生提供雄厚的師資力量支持,為學生進行創業而排憂解難,同時給予強大的后備力量支持,讓學生的創業無后顧之憂。從政府層面來說,政府要發揮出自身宏觀調控的重要作用,從制度、政策以及金融支持上給予創業教育更多的支持與幫助,為創業學生提供綠色通道,最大限度的幫助和刺激學生進行創業,從而有效緩解緊張的就業局勢;此外,還要健全產教融合機制方面的管理制度和規范流程,推進校企合作的深入發展,推進產教融合機制的深入建設。從社會力量上來說,要給予創業學生足夠的認可與尊重,同時還要理解創業學生的艱辛,以自己的努力去幫助他們實現夢想。
推進產教融合在深度和廣度上實現充分發展,讓學生創業理想的實現具備更多的可能。因此,高職院校要充分重視創業教育的發展,將創業教育作為實現學生充分就業的重要手段,讓創業教育不再浮于表面,而是與學生專業緊密結合。創業教育需要實踐教學的支撐,教師在開展教育活動時要善用教學技巧,將教學內容以更靈活的方式呈現給學生,讓學生能夠多渠道的接收知識與技能,從而提高創業成功的幾率。此外,高職院校要善于整合教育資源,結合社會力量彌補高職院校的不足,努力為學生創業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每一個專業的學生其創業方向都是不同的,將各個專業的優勢進行整合起來,結合專業特點和實際需求,如法律專業學生可提供法律知識幫助,擬寫合同等;文字專業學生可進行文案寫作和制度建設等;金融專業學生可提供金融知識幫助,分析經濟形勢等,讓學生創業與社會發展緊密結合。
高職院校的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是一體化的,彼此緊密結合才能發揮出更大的價值,讓專業特長與創新創業相結合,把學術教育和技能教育進行優勢互補,從而創造出更多的可能。首先,根據形勢的變化,創新專業教育內容和創業教育內容,讓二者在內容上最先實現融合與發展,并在此基礎上形成新的教育內容。其次,以實踐活動為載體,不斷提升學生的實際能力,讓學生實現素質發展和全面進步。創業教育不應該僅僅面向有創業需求的學生,也應該面向全體學生,發展更多的學生參與創業、積極創業,帶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自我發展中來,從而形成全面創業、全員創業的積極奮斗氛圍之中。同時,高校也不能忽視行業的重要性,要以行業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以及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學目標的重要內容,以行業的需求為重要導向,滿足行業的需求學生才有更多創業成功的可能。
學生只有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扎實的專業技能才能增加創業的成功率,對此,高職院校要重視學生的專業教育,加強專業教育與實踐教育的銜接,讓產教融合的更加深入,為學生提供更加科學化、人性化的教學平臺,讓學生的發展空間更多。高職院校要以科學的管理制度規范教育教學,以新的發展理念去支撐、開展教學實踐活動,教師也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技能,以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扎實的專業技能以及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去發展、培養學生,從多種方向出發探索新的發展思路并以此促進產教融合的深度發展。創新創業還需要學生具有開拓性的思維,豐富的創新意識以及堅定的立場,從而才能更好的去面對、解決問題,培養自身迎難而上的優秀品質。
產教融合發展模式是新形勢下所產生的新的發展道路,在這條道路上,荊棘與鮮花同在,我們不僅要做好心理準備更要對此抱有信心,將遇到的挑戰轉化為發展的機遇,讓荊棘之上的鮮花開得更加璀璨和絢爛。這就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支持與保障,參與主體只有充分發揮出自己的作用和價值,形成發展合力,大家擰成一股繩才能齊心協力向前邁進,促進產教融合機制的進一步發展和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從而能夠有更多的學生和社會力量參與到產教融合機制發展和創業實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