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靜(長沙職業技術學院)
自我國經濟復蘇發展以來,其經濟發展模式幾經改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模式成為時代主流,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改變,同時對我國的社會生活也造成了深刻的影響。經濟模式的轉變改變了市場對于人才的要求,高新技術人才成為時代發展的寵兒,高職教育也根據人才需求的變化而調整自身的課程安排,努力縮小人才培養與人才需求之間的縫隙,讓學生的就業與社會的需求處于統一戰線。對此,高職院校深入探究自身課程與教學實踐活動存在的各種問題,積極解決問題以深入推進教學改革發展,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動高職院校教育事業更上一層樓而作出更大貢獻,也利于更好的承擔起應有的職責。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對于互聯網技術發展的影響可以說是立竿見影的,對互聯網經濟也造成了直接而深刻的影響?;ヂ摼W技術和計算機技術改變了當前的市場貿易方式,也讓其他行業的貿易方式發生了改變。因此,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模式也應該針對這種變化而調整自己的教學安排,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上做出積極的改變,修補傳統教學模式的漏洞,以培養出多樣性、專業性、個性化的綜合型素質人才,不斷滿足各行各業的人才需求,從而使得教育事業跟得上社會進步的步伐。
計算機技術在當今時代的重要性越來越值得關注和重視,只有保障技術的安全,那么這項技術的作用才能夠真正的發揮出來,因為,如果計算機技術利用不當或者保護不當,那么造成的網絡經濟損失將是不可估量的。
計算機出現時間較晚,該專業的課程設置也比較晚,教學改革更是很少,因此,高職院校的計算機專業課程體系還不完善,很多地方都存在較大的問題。一方面,傳統教學思想、應試教育的影響太過牢固深厚,讓師生還未從以往的教學模式中脫身。另一方面,教學內容無法做到與時俱進,沒有對先進的教育理念和計算機專業知識進行充分的吸收與接納,以至于計算機專業課程體系改革不合理、不充分。
“互聯網+”技術與教育的結合不夠恰當,其對教育的重要作用未能得到有效的利用。部分教師保持著原有的思想觀念,將互聯網技術作為創造、獲取、傳播信息的重要途徑,沒有看到它為教育教學所做出的貢獻,因此,在課堂上也沒有科學的將互聯網技術利用起來。此外,計算機專業課程的改革正在初步進行中,尚未形成大范圍、全方面的調整,與互聯網技術的結合度不夠,教師以及學生對互聯網技術的認識還處于初步階段,無法將互聯網技術轉化為有力的教學武器。
“互聯網+”技術嶄露頭角,在各行各業中找到了立足之地。就教育教學實踐來說,“互聯網+”的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也為現代課堂帶來了更加豐富的呈現形式。但是,“互聯網+”技術出現時間不長,與教育活動的結合時間也不夠教師研究和分析,因此,部分計算機還不難適應“互聯網+”教育要求,無法及時的做出教學調整以豐富課堂體驗。此外,還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教師年紀稍大,思想觀念比較守舊,還不太能接受互聯網技術走進課堂,這也是課堂教學改革所面臨的重大難題。
高職院校的學生其學習能力有限,自我管理能力不夠突出,因此其理論知識水平還遠遠不夠優秀,總體水平較低,學生之間的差距也非常明顯,而高職院校目前所奉行的教學模式是面向所有學生的,迫使學生從同一高度出發,忽視了部分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因而出現教學效果兩極化的現象,長久的教學實踐讓學生的學習基礎變得更加薄弱。
計算機專業是一個理論性和實踐性都非常強的學科,學生只有將這些專業知識吃透才能接著下一階段的學習,只有形成專業技能才能進行后續的操作。但是,大多數高職院校的實踐教學開展不夠良好,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也忽視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死記硬背,嚴重影響了知識的吸收與領悟。
互聯網經濟的發展迫切需要高新技術人才的支持,這一經濟形式的發展需要的不僅是具備豐富理論知識、扎實的專業技能的人才,還是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這種人才能夠將互聯網經濟與其他行業經濟融合起來,形成新的經濟利益增長點,從而使得整個社會呈現出一片繁榮的局面。對此,高職院校根據市場的人才需求培養專業性的技術人才,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構建迎合互聯網經濟社會發展人才需求的針對性教學,形成對口支援,讓人才的培養變得更加科學化、有效化和規范化,也讓學生的就業變得更加容易,學生的自我價值實現得更加充分。
高職院校的學生面臨著嚴峻的就業形勢,部分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學生多會走上創業之路,這也是國家政策所號召的,而在互聯網經濟的支持下,學生的創業機會也變得更多了。學生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嫻熟的專業技能、良好的道德修養以及堅韌、不退縮的心理特點,其成功率會更高。因此,高職院校深知這一點,并且也為學生提供了針對性的幫助,立足創新創業,培養學生具備充足的理論知識和扎實的專業技能,為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創業成功更有把握。同時,要切實為學生提供創業方面的幫助,如開展大學生創業就業課程與實踐,以成功和失敗案例去教育學生,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學習、創業。
創新教學模式,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讓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與時代發展緊密結合,與時俱進,從而顯示出強大的功能。首先,計算機專業教師要重視實踐教學,提升實踐教學的比例,努力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有機會親自參與實踐,鍛煉自己的實踐能力,同時又能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強化學習能力。其次,教師要努力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課堂體驗,積極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如情境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講授法等,靈活運用教學方法,給予學生更多的學習興趣,而以不是千篇一律的教學模式打擊學生的自信、消耗學生的學習熱情。再次,要重視教學內容的創新,對以往不符合現代教學理念的內容要予以剔除或者修改,要讓學生學習到的知識是有用的知識,否則這樣不僅浪費了教學資源,也耽誤了學生的發展。最后,高職院校要科學利用校企合作模式,懂得利益合作的優勢,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為學生發展提供更加開闊的平臺和場地。
計算機專業是一個非常復雜和深奧的專業,學生的學習離不開教師的指導與幫助,教師也只有不斷的提升自我的能力與水平,才能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知識學習需求。因此,高職院校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努力打造出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人才教師隊伍,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幫助與支持。首先,高職院校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要讓教師深知互聯網技術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好幫手,也是教師進行自我提升的好平臺。其次,高職院校要重視優秀教師的引進工作,大力支持教師的培訓工作,為教師隊伍注入新的活力與生機。高職院校也要努力為教師學習與深造創造條件,積極開展教學實踐活動以提升教師的素質和教學水平。同時,又以科學完善的績效考核管理制度去激勵、鼓舞教師,讓教師的提升得到應有的獎勵與認可。
總之,高職院校為更好的應對社會形勢的變化,填補互聯網經濟所需的人才缺口,積極探索和研究自身存在的各種問題,也正在努力積極的去解決各種問題,以期盼能夠通過自身以及外界的努力為學生創造出更好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其中能夠得到更多的發展與進步,也讓互聯網經濟和其他行業經濟的發展得到更多的發展空間,由此推動整個社會不斷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