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為老年人常見病,可并發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嚴重危及病人生命健康[1]。尿激酶、鏈激酶、組織型纖維蛋白溶酶原激活劑(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er,rt-PA)等是溶解血栓常用藥物,使閉塞冠脈再通。阿替普酶是血栓溶解藥,對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急性腦卒中、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及其他血管疾病均有一定的療效[2-5]。通心絡膠囊為理血劑中成藥,具有益氣活血、保護心臟的作用,對于心氣虛乏所致的冠心病及氣虛血瘀絡阻型的卒中病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6]。本研究觀察了聯合使用阿替普酶和通心絡膠囊治療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療效及對心肌損傷標志物、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報道如下。
1.1 病人資料 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貴州省人民醫院收治的年齡>60歲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12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60例。對照組男38例,女22例,年齡61~72歲,平均(67.3±6.8)歲;合并疾病:高血壓15例,糖尿病14例,高膽固醇血癥9例,超重或肥胖7例。觀察組男35例,女25例,年齡62~75歲,平均(68.4±6.9)歲;合并疾病:高血壓17例,糖尿病9例,高膽固醇血癥7例,超重或肥胖10例。診斷標準:符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7]。納入標準:(1)診斷結果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年齡60~80歲,思維正常且具備正常語言交流能力。排除標準:(1)合并風濕性心臟病、肝腎功能不全、哮喘等其他疾病者;(2)急性心肌梗死需行急診經皮冠脈介入(PCI)治療病人;(3)對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所有病人及其家屬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2組病人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明顯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入院后均進行血常規及出、凝血時間檢查,給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抗栓、血管舒張等常規治療。尿激酶100萬U溶于生理鹽水60 mL中,靜滴30 min;鏈激酶150萬U溶于生理鹽水100 mL中,靜滴60 min;rt-PA 7.5 mg/kg溶于生理鹽水中,120 min滴完。溶栓后立即予肝素7.5~15 U/min靜滴,依凝血時間(維持在20~30 min)調節用量,腸溶阿司匹林100 mg,1次/d,長期適用。對照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給予阿替普酶治療:靜脈注射注射用阿替普酶(德國勃林格殷格翰公司),100 mg/d,90 min內注射完畢,首次15 mg靜脈推注,其后30 min內靜脈滴注50 mg,剩余35 mg在60 min內靜脈滴注,直至最大劑量達100 mg。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通心絡膠囊(以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治療,口服,2粒/次,3次/d。2組均連續治療7 d。
1.3 觀察指標
1.3.1 臨床療效[8]:顯效:病人胸部悶痛、心律失常等情況改善效果明顯,基本體征消失,脈搏、血壓、血氧飽和度等均恢復正常狀態。有效:病人胸部悶痛、心律失常等情況有一定程度改善,脈搏、血壓、血氧飽和度有一定好轉。無效:病人胸部悶痛、心律失常狀態均未發生改善,甚至有惡化趨勢。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3.2 心肌損傷標志物: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7 d后,采集2組病人空腹靜脈血5 mL,離心取上層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南京頤蘭貝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檢測2組病人血清中腦鈉肽(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鈣蛋白I(cTnI)水平。
1.3.3 炎癥因子水平: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7 d后,采集2組病人空腹靜脈血5 mL,離心取上層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南京頤蘭貝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檢測血清中白細胞介素-1(IL-1)、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雙抗體夾心法檢測血清中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
1.3.4 凝血指標:分別于治療前后,取病人清晨空腹肘靜脈血10 mL,加入比例為1∶10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鉀抗凝管抗凝,利用全自動血凝儀(Beckman),于采血1 h內完成2組病人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時間(TT)水平的測定。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軟件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頻數(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療效對比 治療7 d后,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8.33%(顯效18例,有效29例);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1.67%(顯效22例,有效33例)。2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心肌損傷標志物水平 治療前,2組病人血清中NT-proBNP、CK-MB及cTnI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血清中NT-proBNP、CK-MB及cTnI水平均明顯下降,且觀察組病人治療后上述指標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均P<0.05)。見表1。
2.3 炎癥因子水平 治療前,2組病人血清中IL-1、IL-6、TNF-α及hs-CRP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血清中IL-1、IL-6、TNF-α及hs-CRP水平均明顯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降低更顯著,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4 凝血功能 治療過程中2組凝血功能指標無明顯變化。

表1 2組治療前后心肌損傷標志物水平比較(±s,n=60)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表2 2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s,n=60)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3.1 急性心肌梗死的危害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冠狀動脈栓塞引起的部分心肌細胞壞死癥[9]。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以及過度肥胖等是誘發冠狀動脈栓塞的主要因素。近年來,心肌梗死發病率逐漸升高,發病人群日趨年輕化。老年人為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高發人群,因此增加了罹患急性心肌梗死的風險。目前主要的治療方法為靜脈溶栓治療和PCI 治療。
3.2 臨床療效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7 d后,觀察組總有效率(91.67%)明顯高于對照組(78.33%)(P<0.05)。提示阿替普酶與通心絡膠囊聯合用藥治療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可提高病人治療的總有效率,具有更好的臨床療效。
3.3 心肌損傷標志物水平分析 NT-proBNP、CK-MB及cTnI為心肌損傷標志物。本研究結果顯示,與治療前比較,治療7 d后2組病人血清中NT-proBNP、CK-MB及cTnI水平均明顯降低,且觀察組降低更顯著(P<0.05)。提示阿替普酶聯合通心絡膠囊對病人血清中高水平NT-proBNP、CK-MB及cTnI緩解力度更強。通心絡膠囊減輕心肌損傷及纖維化的作用機制與激活信號通路及抗氧化應激有關,聯合通心絡膠囊用藥可激活Akt/eNOS 信號通路,通過上調一氧化碳(NO)水平,舒張冠狀動脈血管,減少心臟的壓力負荷,降低病人血清中NT-proBNP、CK-MB及cTnI水平,保護心肌細胞[10]。
3.4 炎癥因子水平分析 炎癥因子是評估炎癥反應的重要指標,其水平與炎癥程度呈正相關[11]。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清中 IL-6與hs-CRP具有相互促進作用[12]。本研究結果顯示,與治療前比較,2組病人治療后血清中IL-1、IL-6、TNF-α及hs-CRP水平均明顯降低,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聯合用藥對病人血清炎癥因子水平下調的力度更強。通心絡膠囊為中成藥,由人參、水蛭、全蝎、土鱉等多味中藥組成。其中水蛭中的水蛭素,為多肽類物質,具有抗凝血的功效,可有效抑制血栓形成。全蝎、土鱉均可通過擴張血管達到降低血壓的作用。已有報道發現,通心絡膠囊可以降低急性腦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血清中IL-1、IL-6等炎癥因子水平[13]。與本次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所述,阿替普酶聯合通心絡膠囊治療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有助于恢復病人心肌損傷并緩解炎癥狀態,同時不會增加病人出血的風險,具有較好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