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潔
(江蘇省蘇大附中 215000)
在高中新課程標準的背景下,高考化學試題與生產、生活的緊密聯系已成為趨勢.而高考工業流程題以真實的化工工藝為背景,考查學生應用高中化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化學觀念等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體現了高考試題命制與素質教育、新課程改革在理念上的統一,所以化學工業流程題已成為高考化學中的必考題型.這類題型由于源自真實而陌生的知識背景,具有考查知識的綜合性強,思維容量大等特點,對于不少考生來說是個“難題”.其實不管試題如何,所涉及的知識肯定大部分是學過的,但為什么考生失分比較嚴重呢? 在我看來,除了學生自身的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之外,還有一個被忽略的問題,那就是考生的化學閱讀能力.
閱讀的過程是復雜的心理過程,是讀者對讀物的認識、理解、吸收的過程.閱讀可以說是學習之母,教育之本,而閱讀能力就是可持續發展的自學能力.在高考化工流程題中,閱讀信息量大,給出信息的形式多樣,對學生的閱讀水平要求高.因此,在化學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自主閱讀,培養學生良好的化學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化學閱讀能力,對突破高考工業流程題是一件十分有效的事情.對此,筆者提出以下的幾點建議:
蘇教版的教材中以多種形式給出了流程圖.如《必修1》專題二中“從海帶中提取碘的流程”,以操作名稱為主線; 專題3中“從鋁土礦制備鋁的工藝流程”(見圖1),以物質的化學式為主線;專題4中“硫酸制備流程”,以反應裝置為主線等.

圖1
但無論何種形式的流程圖,讀懂圖的“核心”還是物質的轉化知識.以2017年江蘇高考16題為例(見圖2),試卷中給出的流程圖幾乎與教材是一樣的,只是將教材中的物質化學式換成了操作名稱,將CO2換成了NaHCO3.如果學生能順利將操作名稱轉換成熟悉的物質化學式,那“流程圖”就能迅速的看懂.

圖2
結合近5年的江蘇高考工業流程題,筆者發現幾乎都是以操作名稱為主線給出流程圖的,這樣的流程圖,在解決問題時信息不夠直觀,需要學生結合已有的物質轉化關系去讀懂流程,增加了難度.因此指導學生結合已有的元素化合物知識將流程圖轉化成熟悉的、以物質名稱為主線的流程圖,應該是成功解題的第一步.因而在平時的教學中,要重視教科書上的各種化學工業流程圖:如海水中獲取鎂,從礦物質中獲取鋁等,指導學生結合物質轉化的知識練習在物質名稱和操作名稱之間的切換,幫助學生學會應用不同的表征方法去分析、理解化學工業流程圖,從而培養學生在陌生情境中快速讀懂流程圖的能力.同時,引導學生在解讀工業流程題時首先從物質轉化的角度寫出相應的物質化學式或名稱,也是重要的一環.
圖像、表格具有表達簡明清晰、綜合性強等特點,不僅要求學生熟練的掌握化學基礎知識,還要求學生具有觀察、歸納、應用知識的能力,也是學生覺得困難的一類題.以真實的化學工業流程為背景出現的試題,信息的給出有時也會以圖像、表格等形式出現,這要求學生能迅速的獲取信息,甚至應用信息,需要學生有讀懂“圖像、表格”的能力.因而在平時的教學中需注重學生的讀圖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筆者嘗試過以下方法.
(1)將熟悉的圖像通過改變x軸、y軸的含義來引導學生對數軸含義的重視.
(2)將文字判斷轉化為圖像判斷,培養學生思維的縝密性.


(3)重視教材中的表格和圖像的解讀方法指導.例如《必修1》氣體摩爾體積的表1-4;選修《物質結構與性質》專題3中關于物質熔沸點的表格與圖像,解讀的思路都可以歸納為:數據比較找規律,微觀解釋尋原因,規律應用求鞏固.
(4)重視手持技術的應用,將相關實驗以數據、圖像形式出現,培養學生的數據收集、分析能力.例如:利用手持技術得到酸堿中和反應的數據,并要求畫出滴定曲線;如通過測定Na2CO3溶液中滴加稀鹽酸的pH變化,畫出曲線并微觀分析可能的反應歷程.
化工流程試題的題干較長, 信息量大,經常有學生自己看題“看不懂”,但教師“讀題”后覺得很清楚,其實這就是學生的化學閱讀能力欠缺.因此,在平時講解文字內容,特別是習題的教學中,教師不能因為節省時間而忽視“讀題”,應該選擇典型題目讓學生學會讀題,教給學生閱讀的技巧,培養學生“化學閱讀”的習慣.如:(1)培養閱讀的有效性和精確性.培養學生對重要的信息或論述標記的習慣,培養學生帶著問題的有目標的閱讀,以此來提高閱讀的有效性和精確性.(2)培養閱讀的節奏感.考試時間有限,要求學生能快速的刪選、分析和應用信息.平時上課中可安排教材的限時閱讀、自學;主觀題的限時訓練;甚至在接觸新化學物質時給出大段的文字信息由學生閱讀后快速推測物質具有的性質等,通過這些訓練來促進學生化學閱讀節奏感的養成.(3)注重閱讀中的“思考”.閱讀是一個思維的過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所以閱讀的過程中應包括學生的“思考”.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時初始階段可以由老師設問,然后慢慢要求學生反思設問,到最后養成學生邊閱讀邊思考的習慣.如“中和熱”的定義中,為什么需“強酸、強堿”、“稀溶液”等等(4)激發化學閱讀的興趣.在化學教材中,設置了很多“拓展視野”、“化學史話”和“資料卡”欄目,引導學生去閱讀這些欄目,一方面可以開闊學生視野、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另一方面培養學生對大量文字中的“化學”信息的敏感性.生活中的一些新聞報道,如“里約奧運會泳池為什么變綠”、“天津濱海新區爆炸事故”等,對化學感興趣的同學能讀出許多的化學知識.
培養學生的化學閱讀能力不僅是為了突破工業流程題,也是為了形成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為了學生的持續性發展.學生化學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相信只要教師和學生長期不懈地堅持,學生的化學閱讀能力定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