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帕特里克·沙納漢 1962年6月27日出生于美國華盛頓州,曾就讀于華盛頓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擁有管理學碩士和機械工程碩士學位。1986年加入波音公司,曾任副總裁和波音導彈防御系統部門總經理。2017年任國防部副部長,2019年1月1日任代理國防部長。
2019年的第一天,五角大樓有人歡喜有人憂。原國防部長馬蒂斯正式離職;國防部副部長帕特里克·沙納漢就任代理防長,成為五角大樓新掌門。
美國防長是文職官員,由總統提名并經參議院批準同意,屬于內閣閣員,也是國家安全委員會成員。防長對美國軍事領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防長人選的變動也因此引起較大關注。此次,沙納漢成為各界焦點,原因之一是他取代的是一位軍中老將,而他本人幾乎沒什么軍中資歷。
每個人走進沙納漢在五角大樓的辦公室,都會被墻上一幅顯眼的照片所吸引。照片的主角是他的父親邁克爾·沙納漢。父親教會了沙納漢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是沙納漢最尊敬的人。
老沙納漢當過兵。小時候,沙納漢就經常聽父親講軍中故事。父親告訴他,要“平等對待每一個人、遵紀守法,還要保護社區”。他只見過父親哭過一次,就是父親要離家前往越南參戰。父親后來因作戰英勇而被授予銅星勛章,沙納漢也將這枚勛章掛在自己的辦公室里。
退役后,老沙納漢成為一名警察,一干就是25年,曾擔任華盛頓大學的警務站長。1982年,他開了一家“食物銀行”,為當地窮人捐食物。老沙納漢經常自己制作食物,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西葫蘆警長”。

沙納漢主持波音787飛機項目。
這一切,沙納漢都看在眼里。沙納漢說,父親是“我見過的最堅毅的人”。父親那種“服務至上”的精神,深深地影響了沙納漢。長大后,他進入華盛頓大學,修習計算機工程。大學畢業后,他又到麻省理工學院修讀碩士學位,并獲管理學碩士和機械工程碩士雙學位。
1986年,沙納漢進入波音公司。他是個工作狂,早上5點就起床,一直工作到晚上八九點。但也正是憑借這股拼勁,他為公司帶來了巨大利潤。沙納漢曾為波音公司出品的F-15X戰斗機贏得采購合同。這架戰斗機是當時最新機型,售價高達1億美元(1美元約合6.8元人民幣)。這項采購加強了波音公司在戰斗機領域的影響力。之后,他還贏得200億美元的軍購合同。2007年,他主持打造了波音787夢幻客機,這是航空史上首架超長程中型客機。他還快速解決了飛機研發、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實現客機量產。不久,他便升任公司副總裁。他能高效解決問題,被同事們稱為“修理先生”。
生活中的沙納漢喜歡說冷笑話,打高爾夫球。美國媒體形容他是個“典型的商人”,說他“握手堅定、講話準確,連自我介紹都高效簡潔”。不過,當他成為代理防長后,“商人”標簽就不受歡迎了。《華盛頓郵報》毫不客氣地說:“新代理防長雖然是商場老手,卻沒有軍事經驗,沒有政府經驗,也沒有外交政策經驗。”
沙納漢對政治一直有興趣,但此前政治立場并不明顯。根據《商業內幕》的數據,從1990年到2016年,他給共和黨捐了6000多美元,給民主黨捐了5000多美元。他進入國防部任職最主要的資本還是作為波音公司高管積累的政商關系。波音是美國國防部簽約的五大承包商之一,而國防承包商與國防部的商務合作有很大的運作空間,承包商能獲得巨大利潤。2017年,一家和美國國防部合作的英國承包商就被曝光,以美國軍費購買豪車、名酒,支付雇員巨額報酬。這次特朗普選擇沙納漢當代理防長,就有美國網民嘲諷:“國防部是準備簽波音的合同了?”
其實,沙納漢出任國防部副部長時就惹出爭議。2017年3月16日,特朗普提名沙納漢任副防長,希望由他來擴大美軍軍力。參議院舉行任命聽證會時,參議員麥凱恩要他明確回答是否支持向烏克蘭提供武器以對抗俄羅斯,沙納漢說自己看不到機密文件、沒法做出判斷。沙納漢這種外行加“滑頭”的風格令麥凱恩很生氣,麥凱恩威脅要阻止對他的任命。不過,沙納漢還是在當年7月獲得任命,成了國防部的“二把手”。他倒是也學了點國際和地緣政治知識,但大部分精力還是放在商業決策上。他是外交、軍事領域的“外行”本質并沒有改變。正因如此,各界對這位新防長一直深感憂慮。
其實,美國歷史上的“商人防長”并不罕見,因為美國國防部的重要任務之一是管建軍,有大量的商務管理工作要做。艾森豪威爾曾任命通用汽車公司的查爾斯·威爾遜、寶潔公司的尼爾·邁克爾羅伊、德雷克賽爾公司的托馬斯·蓋茨當防長,但效果不一。比如,邁克爾羅伊就因為不懂國際政治,被當時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的宣傳戰唬住,以為蘇聯已經取得了對美國的導彈優勢,因而大增國防開支。威爾遜則因一句話備受批評:“對國家有好處的一定對通用汽車有好處,反之亦然。”這句話沒被解讀成“愛國名言”,倒被視為美國政商界互相輸送利益的“自白”。
最有爭議的“商人防長”是肯尼迪任命的麥克納馬拉。這位哈佛商學院高材生憑一己之力讓福特公司扭虧為盈,成為該公司首位非福特家族成員的董事長。當防長后,他將數字化思維帶入五角大樓,要“以最低成本做最多的事”,開展“管理革命”,大大提高國防部管理效率。然而,越南戰爭爆發后,麥克納馬拉的“科學管理”卻讓美國吃足苦頭。他包攬了越戰的重要決策,架空了原本負責外交的國務院和負責白宮安全政策的國家安全事務顧問,還屢屢做出外行判斷。有一次,麥克納馬拉到越南訪問了兩天兩夜后說:“系統分析的結果都表明我們在贏得這場戰爭。”他的輕率讓美國不斷升級戰爭,在越戰泥潭里越陷越深。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評價他:“雖是管理天才,但對復雜的社會問題認識不足。”
正因如此,人們對“外行”的沙納漢非常擔心。美國媒體引述國防部高官透露的消息,稱沙納漢在上任后第二天,首次與美軍各部門官員會面時說“記住中國、中國、中國”,要各級官員重點關注中國。一時間,美國各界紛紛議論這種情緒化的表態到底意味著什么。

2019年1月2日,沙納漢(右一)與特朗普一起出席內閣會議。
國防部長是美國內閣“最難坐的交椅”之一。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防長布雷斯托自殺身亡。剛剛去世的哈羅德·布朗是卡特時代的防長,他被視為“聰明的防長”,1981年卸任后發表《管理國防部:為什么這無法完成》的演講。防長的困難之處在于,要有軍事威望,壓得住美國三軍將領;要有管理能力,管得好美軍這部龐大的戰爭機器;還得有點“忽悠”水平,能和總統處好關系。
卸任的防長馬蒂斯原是個難得的防長人選。他曾在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中任指揮官,還當過美軍中央司令部司令,在軍界很有聲望。他的政治立場中立,曾批評過時任總統奧巴馬的伊朗政策,是兩黨都能接受的人物。2016年,特朗普任命馬蒂斯為五角大樓掌門時也給予他高度評價。
然而,特朗普很快發現,自己“不太喜歡這位鐵面防長”。他試圖建立太空軍、擴大軍費開支、阻止跨性別軍人入伍,但這些計劃都被馬蒂斯否決。有一次,兩人談起美軍對恐怖分子嫌疑人的處理方式。馬蒂斯直言不諱:“我們不應該對嫌疑人施加酷刑,這并不會帶來更多信息,相反,我們應試著和他們抽煙喝酒。”特朗普不以為然。在對待盟友的方式上,馬蒂斯認為美國應尊重盟友,并提供“有效的領導”,這又和特朗普的“老大”心態不合拍。最后的導火索則是特朗普決定從敘利亞撤軍。馬蒂斯認為此舉過于倉促,留下很大隱患。在簽完撤軍令后,他向特朗普遞交了辭職信。他說:“你有權任命一位更符合你立場和看法的國防部長。”
與馬蒂斯相比,沙納漢顯然更得特朗普歡心。他進入國防部以后,從不和總統對著干,而是堅決維護其政策。沙納漢在國防部的一大工作是負責特朗普的太空軍計劃。他經常向特朗普匯報太空軍的相關項目。漸漸地,沙納漢獲得了特朗普的信任。在馬蒂斯離職后,各方都在猜測誰能“接班”,特朗普則很快在推特上宣布任命沙納漢為代理防長,并稱之為“好消息”。
不過,美國媒體的反應并不那么積極。《大西洋月刊》稱:“白宮內原本能克制特朗普狂野和本能外交的力量將漸漸消失!”還有媒體擔憂,沙納漢一味順從特朗普,“總統可能更加肆無忌憚地推行自己的外交政策。如此一來,美國將失去中東、亞洲、歐洲的盟友,變得更加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