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紹銘
美國聯邦政府的很多部門處于關閉狀態已經數周。除了一些關鍵性的政府職能部門如機場安檢、航空管制、海關檢查等正常運作以外,其他部門均關門歇業。38萬名聯邦工作人員被強制無薪休假,關鍵崗位的42萬名聯邦政府職員繼續上班,但從2018年12月22日起就領不到工資。筆者撰稿時,關門狀況仍在持續。
隨著政府關門時間的延長,民生也逐漸開始受到影響。比如,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的員工被迫無薪工作,越來越多的員工選擇休假。此外,政府關門也造成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的工作受到影響。特朗普政府要求所有公園不能關閉,而公園管理部門無法正常為游客提供引導服務,也無法維護公園正常運作,公園甚至沒有管理員而大門敞開,任由人開車免費進入,連廁所都因無人打掃而堵塞。有的國家公園還出現了游客傷亡事故。
美國首都華盛頓以博物館眾多而聞名。如今,華盛頓20多家由政府資助的博物館、藝術館新年以后統統關門,很多遠道而來的游客失望地看著門前的告示,無奈地搖頭嘆息。有的游客扒著欄桿向里張望,有的游客在博物館門前攝影留念,有的甚至把博物館為關門而致歉的告示當作“攝影景點”一起拍了進去。平時非常熱鬧的市中心國家廣場,如今只有少量滿臉郁悶神情的游客走過,連出租車司機都在抱怨生意清淡。
聯邦政府每關門一周,美國經濟就損失 65億美元,當年國內生產總值將損失 0.2%。
美國媒體紛紛報道政府關門帶來的不便。一位叫丹尼爾的游客說,他專門從阿根廷趕到華盛頓參觀博物館,現在“大概只能待在酒店了”。來自喬治亞州的巴克帶著一家人游覽華盛頓,原以為博物館關門只是因為周末的緣故,得知實情后感嘆這趟算是白跑了。很多人對政府關門背后的政治紛爭并不怎么關心。一位來自賓夕法尼亞的游客說:“說實話,我就關心博物館什么時候能開門。”
美國政府關門源于美國的政治體制。美國聯邦政府的撥款必須以立法形式,先經眾議院提案表決通過,再由參議院審核批準,最后由總統簽字而成為法律。一個總統再能干,如果所在的黨失去了對國會的控制權,他的計劃就往往得不到國會的撥款支持。近幾十年來,美國政府關門的情況屢見不鮮。福特與卡特執政期間,出現過6次政府關門,里根時期政府關門8次,克林頓時期和奧巴馬時期也都出現長時間的政府關門,都與兩黨或者黨內不同政治派別的政見分歧有關。
這次政府關門,就源于特朗普希望國會撥款50億美元建美墨邊境墻。由共和黨控制的上屆國會眾議院同意了這一要求,把提案寫進了《財政預算撥款法案》。但該法案必須在參議院獲60票支持,并由總統簽字才能成為法律。共和黨目前雖然在參議院占多數,但只有51票,離法定的60票還差9票。因此《財政預算撥款法案》未能成為法律,美國政府得不到資金,也只能關門停業了。
據美國經濟專家統計,聯邦政府每關門一周,美國經濟就損失65億美元,當年國內生產總值將損失0.2%。一個政府的不作為對一個國家的經濟會產生怎樣的影響,由此也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