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丹 陳佳莉

2017年2月,華裔神探李昌鈺在天津南開大學演講。
2018年12月1日是一對情侶舉辦結婚儀式的日子。新郎李昌鈺11月29日結束在沙特阿拉伯的講座,回到美國康涅狄格州的家里時已經是深夜了;新娘蔣霞萍也沒閑著,她在美國幾個不同的州之間奔波,替不能到場的李昌鈺又捧回了幾座獎杯。
李昌鈺80歲,蔣霞萍62歲,卻比年輕人還有活力——坐飛機十幾個小時不覺得累,結婚時在對方手上畫一枚“鉆戒”,周末在家和鄰居聚餐。
家里是一派歲月靜好,外界卻早已按捺不住好奇心,華人神探李昌鈺再婚的消息在網絡上刷屏了整整一個月。《環球人物》記者去年9月底在北京見到李昌鈺時,他們尚未公布婚訊。11月,婚訊傳出,記者向二人求證,他們很快給了肯定答復,并發來一張笑得很甜的合影。
于是,李昌鈺的傳奇故事里又要添上一筆了。
在外界紛紛猜測李昌鈺的妻子是什么人時,時間也終于來到了婚禮當天。原本有康涅狄格州當地的電視臺想去拍攝,但被二人婉拒。蔣霞萍覺得結婚是兩個人的事情,不該有太多外界的因素。所以,這場婚禮按著她的想法,簡單得不能再簡單:大法官主婚,親屬見證,二人宣誓,就完成了儀式。

李昌鈺和妻子蔣霞萍。
一切從簡,對外也極其低調。但神探先生還是難掩愛意,他在婚禮上說自己生命中有3個重要的女人,一位是母親,一位是過世的前妻,一位就是蔣霞萍。蔣霞萍是揚州人,有江南的小女兒情態,她接受《環球人物》的獨家采訪,講述了這段愛情。
蔣霞萍在揚州經營一家紡織品企業,十多年前就為李昌鈺設計生產過禮品服裝,二人有過幾面之緣。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前夜,紡織業已經提前嗅到危機,訂單下滑。蔣霞萍正擔心時,一個自稱是美國服裝代理商的人找上門來,一口氣簽下了幾十個集裝箱的訂單。蔣霞萍大喜過望,抓緊時間趕出產品。哪知,集裝箱發去美國后,錢款卻遲遲不見蹤影,她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8個月內10次往返美國,蔣霞萍執著地要找到騙子。李昌鈺向她伸出了援手,眾人合力從騙子手中要回貨物,從而挽救了企業。
之后,蔣霞萍以這次事件為原型,寫出一部80多萬字的30集電視文學劇本《鳳凰涅槃》。在美國雪中送炭的李昌鈺也成了作品中的一個角色。新書出版前,蔣霞萍邀請李昌鈺寫一篇序言,李昌鈺欣然答應,后來還應邀出席了簽售會。
這些交往過程,讓蔣霞萍和李昌鈺一家成了老友。2017年7月,得知李昌鈺的夫人宋妙娟因病去世,蔣霞萍難過極了。十多年來,他們夫妻總是在自己最需要的時候伸出援手,蔣霞萍對此銘記在心。送走相伴五十六載的妻子,李昌鈺很消沉。這時,他收到了蔣霞萍寄來的信。那是蔣霞萍以宋妙娟在天堂的“感受”為內容寫的一首安慰小詩。和美國追思會同步,蔣霞萍還在波蘭寫下悼念李昌鈺亡妻的文章《李宋妙娟夫人,我將永遠懷念您》。
一個月后,李昌鈺來中國,他們再次見面。身為一名作家,又是老友,蔣霞萍一直想為李昌鈺寫一部傳記。就這樣,李昌鈺身邊多了一位企業家、作家兼傳記撰寫人。
相處中,蔣霞萍發現,鑒識工作雖然一直和罪惡打交道,卻沒有影響李昌鈺善良的天性。漸漸地,兩個有著共同脾氣秉性、共同愛好的人走到了一起。
這是一個俠義愛情故事,聽完讓人會心一笑。但更加羨煞“單身狗”的是兩人的浪漫。蔣霞萍的微信名“七幫主”是李昌鈺幫她起的。他們開玩笑地商量過,有一天找個幽靜的地方隱居寫小說去。小說里她是“七幫主”,李昌鈺當然就是“李公子”了。素日生活里,李昌鈺一句“幫主在上,請受公子一拜”,蔣霞萍回敬“公子請坐,江湖人家,不必如此大禮”,瞬間就可以讓兩人進入小說情境里。

上世紀90年代,李昌鈺(前中)在美國參與法醫解剖。

2017年10月,《挑戰不可能》第三季開播在即,李昌鈺(右)在北京參加開播發布會。
采訪李昌鈺是2018年國慶節前夕,他在北京參加一個慶典活動,晚上8時才結束,第二天凌晨4時還要趕飛機。但他仍然抽出時間和《環球人物》記者聊了聊這些年的經歷。80歲的人相當精神,笑吟吟地,不見疲態。
話題直接從鑒識案件開始。李昌鈺參與過辛普森殺妻案、克林頓“拉鏈門”案等震驚全球案件的鑒識工作,一生經手過8000多個案件。當我們請這位“當代福爾摩斯”談一談案件時,都以為會聽到某個大案驚心動魄的細節。可李昌鈺卻說了一個沒有任何媒體關注、僅僅一個晚上就偵破了的獨居老人被殺案。
那是一位獨居在康州的老太太。一天晚上,鄰居去她家,發現老太太倒在廚房的地板上,身上血跡斑斑,已經沒有了呼吸。警方請來李昌鈺參與偵破。李昌鈺趕到現場時,已經是深夜1點多,他發現現場被清理過,判斷出兇手與老太太熟識,既了解她的作息規律,又不怕清理現場被人發現;之后他又找到幾個球鞋印,分析出具體的鞋款。順著這兩條線索,他要求警方連夜搜查,果然順藤摸瓜破了案,兇手是老太太的侄子,毒癮發作來找姑媽要錢,被拒絕后殺害了老人。
抓到兇手時,還不到清晨6時。“我開車回家,天還沒亮,這個案子沒人知道,民眾不知道,記者不知道……可這樣的案子在我腦中的印象比較深刻,那些弱勢的人才是我的動力。”回憶起當時情景,李昌鈺聲音低沉。
這正是蔣霞萍認識的那個李昌鈺——心細、善良、有正義感。他不會因為自己的名氣而挑選案件。在辦完這件獨居老人被殺案后,李昌鈺寫了一段話:“案子不分大小,人不分貧富貴賤。我們從事鑒識科學,不能只為有錢人辦案,面對沒錢沒勢的弱者,一樣要盡最大的努力,鍥而不舍地追查出真相。”正是這樣的信念,讓“李昌鈺鑒識科學研究院”成了美國冷案中心。那些多年無法偵破的案件都送到李昌鈺這里做進一步的分析。
“一年大約有30%的案件破不了,光是兇殺案就涉及6000個家庭。這些家庭長期承受精神壓力與折磨,久而久之就對司法制度失去了信心。”李昌鈺用最淺顯的數字對冷案作了解釋。
這些案件中,甚至有50年前的兇殺案。這是一起李昌鈺接手后也調查了整整30年的少女被殺案。30年前,被害者的父親找到李昌鈺:“李博士,我已經把家產統統變賣,只想查明真相,但這么多年都沒有找到兇手,你是我唯一的希望了!”離案發時間越長就越難破案,這是一個非專業人士都能理解的道理,而當時離案發已經過去了20年。李昌鈺同情這位多年受煎熬的父親,他沒有畏懼重新搜證的困難,馬上聯絡了事發地警局,采用新方法重新鑒證。

年輕時的李昌鈺。
此后將近30年的時間,李昌鈺都沒有忘記這個案件,他不停地用新方法、新設備尋找兇手,與各地警方聯系,終于從汪洋大海般的人群中找到了兇手。庭審時,被害者的父親已經離世,兇手被判處20年有期徒刑。李昌鈺遵守了自己的承諾。
年輕人熟知李昌鈺,大多是因為美劇和綜藝節目,卻對他傳奇的人生經歷所知不多。但一個人的經歷才是他最寶貴的財富,李昌鈺曾在一次演講中說:“你站在什么起點不重要,你在人生的抉擇點做出的選擇很重要。”他說自己不是鑒識天才,只是一個更努力的人,反反復復研究案件、總結經驗。他一直在強調努力的重要性,那是跌宕的人生教給他的經驗。
1938年,李昌鈺出生在江蘇省如皋縣的一個經商世家。父親把事業版圖擴張到上海,李昌鈺在1歲多時和全家人一起搬到上海,過著富足的生活。1947年,在父親的安排下,李昌鈺的母親帶著13個孩子先行遷居臺灣。就這樣,不到10歲的李昌鈺和家人一起在臺灣等著父親。可是,1949年,當父親帶著全部家財前往臺灣時,乘坐的卻是日后因沉船事故而震驚兩岸的太平輪。李昌鈺的父親在事故中沒能幸免于難,李家在臺灣一夜之間陷入貧困。李昌鈺甚至因為家里沒有地方可以讀書,只能到附近空曠的墳場去復習功課。高中畢業,他考入警校,也是因為讀警官學校不用交學費,并且學校提供生活津貼和伙食,畢業后還能安排工作。“對窮人家的孩子來說,這是一條很好的出路。”
但警校的生活讓李昌鈺逐漸體會到這份職業背后的意義,他開始愛上警察工作,并在工作中認識了妻子宋妙娟。1965年,李昌鈺為了完成留學夢,決定和宋妙娟遠渡重洋去美國。二人辭掉工作,用所有積蓄買了兩張飛往紐約的機票,踏上未知的旅程。抵達紐約時,他們口袋里只剩50美元,就這樣開始了在美國闖蕩的生涯。
李昌鈺順利進入了夢想中的紐約大學學習。27歲的他成了一名大一新生,但他憑借努力,僅用4年半的時間就完成了大學及碩士、博士全部課程。這期間,他的認真執著讓基礎生物課程老師印象深刻。這位老師建議他:“你是個當鑒識科學家的料。”老師的一句話為李昌鈺未來的道路指明了方向,他眼前豁然開朗,在1975年獲得紐約市立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學位后,進入鑒識科學領域。
2015年8月,中央電視臺新開播的綜藝節目《挑戰不可能》掀起了一股收視熱潮,每期節目都有8名選手挑戰各種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李昌鈺是節目評委之一。在參加這檔綜藝節目之前,李昌鈺早已經是全球電視觀眾的熟面孔了。2004年,美劇《李昌鈺博士之蛛絲馬跡》播出,李昌鈺本色出演自己的角色,收獲了一大批粉絲。該劇在豆瓣評分高達9.2分。好幾位“90后”讀者和《環球人物》記者說過,李昌鈺是自己的偶像。
當偶像參加中央電視臺的節目時,自然也收獲了很多關注。人們好奇:這位功成名就的大偵探為什么要跨界參加綜藝節目呢?李昌鈺聽到記者提出這個問題,謙虛一笑:“因為我一生都喜歡學習,試了兩期節目后,我感覺學到很多,于是同意了。”其實,在美國,李昌鈺偶爾也會參加綜藝節目,但他不愿意做沒有意義的事情,每次參加節目,都是因為大眾媒體此前對公眾有錯誤的知識傳播,他要在節目上糾錯。這一次中央電視臺找到他,他一開始拒絕了。“后來人家跟我說,國內的綜藝節目越來越多,但缺少正能量,對年輕人、對孩子不好,他們想做一個發揚中國人精神、挑戰不可能的節目,傳遞正能量。我覺得很好,就去試了試。”試過兩期,李昌鈺覺得受益匪淺,加上節目很真實,他便答應了擔任評委的邀請,節目一做就是三季。
采訪結束時,蔣霞萍打來電話,抱歉地對《環球人物》記者說:“采訪時間不能太長,博士明天要趕的飛機太早了。”手邊一本題為《讓不可能成為可能》的李昌鈺傳記,恰巧翻開到他選擇另一半標準的章節:“一定要找一個彼此談得來,并且全心全意支持你的人。”幾個月后,八旬神探走進婚姻殿堂,網友紛紛留言祝福。志同道合的愛情,什么時候都不晚。
李昌鈺 美籍華人、刑事鑒識專家,1938年出生于江蘇如皋,1943年隨母親遷往臺灣。他參與鑒識的重大案件包括辛普森殺妻案、克林頓“拉鏈門”案、科索沃種族屠殺等,獲得過美國鑒識科學學會頒發的最高榮譽獎刑事領域杰出服務獎、美國法庭科學學會頒發的杰出成就獎、國際鑒識學會終身榮譽獎、世界杰出華人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