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英語測評素養逐漸受到國內學者老師的重視。測評素養(Assessment Literacy)這個詞最早是從教育學而來的,是一位美國學者最先提出,并且是在提出之后大約20年之后這一概念才被應用于語言測試領域。英語教師素養不僅關系到英語教師本身的專業素養,更關系到我們英語教學能不能用更短的時間更有效的培養出能夠達到普通英語交流所需要的各項能力的學生。根據當前英語教育現狀,英語教師測評素養仍待提高,對測評的認識也需要提高。測評素養的提高能夠改善英語教學中對于考試的固有觀念,并且能更有效地制定考試內容,并分析考試結果。本文將從英語教師測評素養定義,現狀,策略三方面談談英語教師測評素養。
【關鍵詞】測評素養;英語教師
【作者簡介】張曉豆(1989.03.03-),女,甘肅人,天水師范學院英語學院在讀研究生,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英語。
一、英語教師測評素養的定義
關于測評素養的定義有以下幾類說法:Stiggins把測評素養歸為我們在進行測評的過程中需要了解和使用的知識以及技能。美國教育家W.J.Popham(W.J.Popham 2008)則把測評素養的含義認為是包括構建,實施和評價有效的測試,并能將測評的結果用于制定政府教育標準的能力。林敦來認為,英語教師評價素養包括四個成分,了解評價方法,掌握評分技能,關注評價效度,解讀與運用評價結果(林敦來,中國中學英語教師評價素養研究)。Fulcher(2012)認為測評素養不光是設計、命制、修改和評價大規模標準化考試和課堂測驗時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和能力,還包括對測試過程的熟悉程度和一種理論意識。他認為要把這些知識技能過程原則理論等放在更廣泛的社會領域去理解并評價社會。
二、目前我國英語教師測評素養的現狀
以“教師測評素養”為檢索關鍵詞,我國從2000-2018年在測評素養方面的相關文獻共40篇不到。王少非同樣認為我國的教師測評素養水平低,教師對于測評的認識還存在偏差,測評知識技能均處在缺失水平,并認為教師職業發展存在漏洞,這些漏洞是導致測評能力低下的不可忽視的原因 。金璟也持有同樣的觀點,認為我國教師測評素養較低,缺乏測評實踐能力,并且還指出我國對于考試功能的一種夸大。鐘啟泉說我國中小學的課堂評價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課堂評價,我國課堂評價輕重失衡。在筆者日常英語教學活動中,對于測試,往往使用試卷形式,但是試卷往往是來源于網絡下載或者購買,很多教師即使自己出一套題也是大致模仿高考中考形式從網上或者參考書中東拼西湊。一套試題究竟應該如何出,很多老師并不能準確說出理論依據。而考試結束之后對于學生的測量結果,大部分老師只是統計分數排好次序,然后根據分數排名確定學生進步與否。而對于考試信度效度反撥作用都不會關注。因此,目前我國英語教師的測評素養現狀僅僅處于停留在表面對于測量形式的模仿階段,評價單一,偶爾的自我評價等評價方法也常常只是流于形式,并沒有科學有效地進行。因此重視測評素養的提升意味著更好地實施教學活動,更高效地進行英語教學。
三、提升英語教師測評素養的策略,途徑
我國高校入職前英語教師語言測試能力的培訓都或多或少存在問題,包括授課內容和培訓方式等等:比如班額過大,培訓內容只顧理論,缺乏實踐,即使有實踐,往往操作時間也不充分,而且幾乎不涉及其他方式的系統學習,比如測試開發和統計分析等。根據這些問題,我們的培養策略途徑也相應產生。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找尋策略。
調整平時教師測評素養的培訓方式
1.測評素養的培訓理應選擇有測評經驗的教師來進行授課,可以使用師傅帶徒弟的方式,不僅學習授課內容,并且便于觀察和提問,授課環境相對自由。趙雪晶提出用聽評課的方式進行測評培訓,指定“聽評課觀測標準”,既可以自評也可以互評,有這樣一個寫在紙上明確的標準,能夠更好地提高教師測評水平。詹穎則認為應該建立師生共享,同伴互助、互評的合作關系來進行培訓,有問題共同探討共同解決共同反思。我們以往的測評素養培訓,有些落后地區并沒有實施,有些即使實施也只是進行淺顯的理論講解,并沒有深入系統的講解。因此我們要提升教師素養,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普及實施測評素養的系統培訓,不能只停留在理論表面,更應該提高對測評素養的認識,并且系統進行實踐培訓。尤其對于中小學英語教師對于測評素養的培訓,一方面聘請專業講師系統講解理論,一方面利用小班額培訓的手段進行實踐操作訓練。
2.對于參與大型考試的教師進行專門測評培訓 。我國每年要進行很多次全省全國等大型英語考試。對于這些考試,普通學校的教師作為工作人員,或者被選為監考教師,或者被選為閱卷老師等。而無論哪一類,我們都會有考前培訓的環節。但是卻較少看到閱卷培訓的環節。要想加強測評素養,那么其中一個重要辦法就是增加閱卷培訓或者在考前培訓中增加測評的內容。因為參與大型考試的教師都是臨時調用,事先按照規定并知道自己最終負責哪一部分工作,而從事教師這個行業越久,越有可能參與所有的考試工作環節,這一次也許監考,下次就可能閱卷。而每一次的考前培訓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環節,在這個時候所有工作人員會很重視,培訓期間各位工作人員都會非常認真。因此將測評素養培訓放入大型考試前培訓,尤其對于閱卷環節,應該有奇效。同時對于教師上崗前和在崗期間的測評培訓活動也需要定期進行,將測評素養培訓發展成為日常教學活動的一環。
3.加強教師和上級部門對于測評素養的重視。測評素養對于大學英語教師或許是一個熟悉的概念,一個專業的領域,但是對于中小學教師而言,測評這一概念并非人人知曉,更難以達到熟悉應用的程度。而測評素養的重要性是今年來才被人漸漸認識,因此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對于已經認識到測評素養的學者教師領導來說,應該積極奔走,通過演講,培訓,上課等適合的方式讓更多的人意識到測評是什么,它的重要性在哪里,應該如何提高測評素養等問題。同時作為教育實踐的導向者,管理者,國家教育部門也應該及時出臺一些相應政策來支持或者提供一些便利條件為教師測評的培訓活動服務,教育部門的導向非常關鍵,尤其對于測評素養是什么還不知道的地區甚至有可能引發新一輪的學習熱。
4.正確認識測評目的。我們以往的測評大都之存在于應付考試,所謂以考定教,考什么教什么,諸如聽力口語等考試不考的內容往往在教學過程中會被教師忽略,而教師忽略的結果就是學生完全放棄不管。然而英語作為一門交流的語言,是需要通過聽說讀寫看綜合起來學習的。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規定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有四個,一個是語言能力,包括聽說讀寫看五種能力;二是文化意識,包括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現出來的跨文化認知、態度和行為取向;三是思維品質,之在邏輯性、批判性、創新性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能力和水平;四是學習能力,指學生積極運用和主動調適英語學習策略、拓寬英語學習渠道、努力提升英語學習效率的意識和能力[9]。我們的測評目的最終是要學生能夠在這四方面的能力有所提升,而僅僅關注分數顯然是不能讓我們達到這個目標。取其上而得其中,我們教師要能夠認識到語言的基本目的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順暢交流,而不僅僅是卷面成績的上升或者下降。我們過度重視卷面的測評,導致聽說能力的嚴重缺失,而聽說能力的缺失反過來對于讀寫看的能力不僅不能促進,反而會引發讀寫看能力不夠。犧牲聽說能力的教學對于讀寫看能力的提高又能有多大的作用有待考證。但是就目前一個學生學習英語十年起步卻不能進行日常交流就能夠說明我們的教學是有嚴重問題的。而其中一個問題就是對于測評目的認識不夠,單一而功利的測評目的最終沒有讓學生在能力上得到全面地發展,這就是我們當下急需解決的問題。
四、結論
通過對以上教師測評素養的定義,重要性,我國測評素養的現狀和提高策略的分析,我們得出以下結論:測評不僅僅是理論,其實更是一種能夠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水平的手段方法,同時也是讓教師在專業發展上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的一個方向。教師測評素養的提升與教學水平息息相關,因此,我們不僅要重視教師測評素養的提升,更要將教師測評歸為日常教學必備的一項手段,定期定人員定標準的去進行相對系統有效地培訓。我們期待專業測評素養提升帶動我國整個教師團隊專業性的提升以及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Stiggins RJ.Relevant classroom assessment training for teachers[J]. Educational Measurement:Issues and Practice,1991,10(1):7-12.
[2]POPHAM W J.Assessment literacy for teachers: Faddish or fundamental[J].Theory into Practice,2009(48):4-11.
[3]王少非.我國教師評價素養現狀及其歸因分析[J].當代教育科學, 2008(12):3-6.
[4]金璟.我國教師評價素養的現狀和初探[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09,11(5):28-30.
[5]鐘啟泉.課堂評價的挑[J].全球教育展望,2012,41(1):12-17.
[6]趙雪晶.基于聽評課的教師評價素養提升策略研究[J].教師教育研究,2013,25(2):57-61.
[7]詹穎.論專業學習共同體中大學英語青年教師課堂評估素養的發展[J].外語測試與教學,2015(2):46-50.
[8]測試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