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麗君 趙同福
小學的科學教學應該滲透德育,讓學生認識、探索自然、理解社會、體會生命奧秘時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的機會。科學的德育滲透,不能僅把科學教育作為一種求知、求真的活動,而應有科學精神的支撐,貫穿社會責任感的培養,與人格培養融為一體。不僅要把學生培養成有世界眼光,更要培養成有中國靈魂的現代人。筆者結合科學教學過程,談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結合教學活動,培養良好習慣
科學的科學性和嚴密性要求學生學習要一絲不茍,在教學訓練中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對于小學生來說,培養良好習慣主要是通過不斷地反復訓練來實現。良好的習慣來源于平時的點滴積累,每節課課前的準備,實驗儀器的整理與擺放,傾聽別人的發言,耐心細致的觀察......這些都需要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勤提醒、常要求,通過嚴格訓練來實現。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優良品德的訓練要有嚴格的要求,正確、積極引導,從一點一滴抓起。
二、結合探究活動,培養科學態度
科學態度是人對客觀世界、自然規律的看法。實事求是和尊重自然規律是最基本的科學態度,也是科學教學中要重點培養的。結合教材,開展觀察實驗、動手操作等活動是促使學生科學態度養成的重要途徑。譬如在觀察事物或現象時,我一直要求學生按科學程序進行,先整體再局部或先局部再整體,由表及里;在做連續測量、春夏星空、月相觀察、觀察植物向哪生長等必須進行長期的觀察時,我指導學生要堅持按時觀察,及時記錄,定期匯總,以便研究分析。而在實驗當中,我要求學生按照步驟動手操作,如實記錄實驗結果。四年級下冊《誰熱得快》一課教學中,我以“誰熱得快”為切入點,從生活現象中發現問題,夏天人們多穿什么顏色的衣服?穿黑(深)色的衣服會有什么感覺?我給學生準備了以下實驗用品:硬泡沫塑料兩塊、溫度計兩支、黑紙、白紙,讓學生選擇一種方式來觀察:(1)用塑料泡沫,在兩塊塑料泡沫塑料上各挖一條槽,槽內分別放一支溫度計,在塑料泡沫上覆蓋黑紙和白紙,將兩塊塑料泡沫放在陽光下,過一會觀察兩支溫度計的讀數。(2)把兩個易拉罐的外面分別包上黑色和白色的紙,然后將易拉罐內裝少量的水,放入溫度計,放在陽光底下,過一會兒觀察溫度計的讀數。通過猜想與實驗驗證,使學生認識到不同的物體吸收太陽光的能力不同,使學生用科學的道理解釋身邊的生活現象。學生親自動手實踐得出結論,不僅使“誰熱得快”這一科學知識得到認證,而且通過實驗結果的分析對比,培養了他們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
三、抓住教育契機,培養愛國熱情
在備課時,我努力做到挖掘教材,揭示“知識點”和“德育點”的內在聯系,在教學中把二者結合起來,同步進行。例如:四年級下冊《登上月球》一課,除了指導學生認識月球,了解人類對月球的探索及月球的認識之外,我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播放楊利偉遨游太空的視頻,當學生們看到楊利偉手拿聯合國國旗與中國國旗與世界打招呼時,全班孩子報以熱烈的掌聲,激發了學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接下來我向學生講述了“嫦娥一號”,“嫦娥奔月”這一古老而美麗的傳說變成了現實,讓學生有了趕超世界科技先進水平的緊迫感。通過多種手段向學生滲透愛國思想,做到曉之有物,情有所動,激發了學生科學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應用知識和探索未來的能力。
四、成立合作小組,培養合作精神
任何一個人都不能作為個體而獨立存在,一個人的存在、生活、學習和工作都必然要和我們這個社會發生各種關系。學會正確處理好這些關系,建立并維持一個良好的社會人際關系,對一個人將來的生活和事業的成功與否有重大影響。而要建立起一個良好的社會和人際關系,需具備健全的人格,必須擁有團結合作、互幫互助的精神。因此,在科學課堂上,我一直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小組在組合時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脾氣、興趣愛好、學科成績等因素,以利小組活動時發揮最大的效益。學習小組的建立,縮小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而且打破了班級內原先自然形成的小團體,拓展了學生之間交往的廣度和深度。在觀察、研究、實驗等的科學學習活動中,小組成員之間一些良好的學習態度、思維習慣、操作技能會被相互感染,“核心”學生的言行舉止會被學生不自覺地模仿。
五、感悟生命意義,懂得和諧相處
教育是培養生命的事業,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培養人不斷地領悟人本身存在的意義。因此,培養人建立起對自然、對生命的恰當的態度和情感,擺正人類在自然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視的。例如,四年級下冊《生物與環境》這一單元,我以學生熟悉的動植物的生活環境為切入點,通過查資料、觀察、實驗探究、搜集和整理信息等手段,探究生物與環境相適應的事實,使學生知道環境對生物生長、生活習性等也有影響;知道食物鏈、食物網的含義,理解要保持生態平衡和生物防治的含義,了解我國的珍惜動植物資源并知道如何保持生態平衡;指導開展保護動植物活動的計劃,參與中長期科學探究活動,經歷探究的過程。使學生意識到生物圈是人類和生物共同擁有的美好家園,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在科學課的教學中,還有很多有益的活動形式能滲透德育,培養學生的優良品格,學生優良的品格一旦形成,那將會受益終生。因此,我們教育工作者要深入研究,在小學科學及其他課程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關心孩子們的健康成長,真正做到教書育人,讓德育之花開放在科學課堂上!
【作者單位:萊州市沙河鎮鎮北小學 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