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彧婷
當今的教育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從而提高學習的能力。學生學習的途徑很多,在合作學習的方式下,可以通過解讀、傾聽、觀察來進行。學習組內成員間解讀題目的方法,如何抓住關鍵信息,傾聽組內每一位成員的想法、思路,觀察他們的做法、解題的過程,將這些學習到的內容轉化為自己內在的知識,成員間相互取長補短,就能共同提高學習的能力。
一、合作學習中,提高學生解讀能力
解讀,指對事物進行理解的過程或者結果。學習數學的第一步,就是要能夠讀懂題意,掌握解題的方法和技能。很多學生都有粗心的毛病,但歸根結底,其實就是學生讀題不仔細,不好好地解讀題目,導致解題的方法出錯。學生的解讀能力常常體現在解決問題中,怎么判斷學生是否讀懂題意,那就是讓學生多讀幾遍,然后說說關鍵信息,要解決的是什么。
例如問題:小寧和小春共有72枚郵票,小春比小寧多12枚,兩人各有郵票多少枚?讓學生先解讀題目,找出關鍵信息,嘗試著解決。可以看到學生有四種情況:(1)直接拿起筆開始列算式計算。算式:72÷2=36(枚),36+12=48(枚),36-12=24(枚)。(2)慢慢讀題,然后根據題意在畫圖,但沒畫全。(3)拿起筆一邊讀題一邊在題目上圈一圈,把共有和多這幾個字圈起來。(4)讀題讀了很多遍,但卻無從下手。第(1)種情況在日常的教學中是經常發生的,學生拿到題目,讀了一遍,讀懂了一部分的內容卻不多加思考,而忽略了隱藏在其中的一些小陷阱,也就是讀題不全面;第(2)種情況的學生,通過畫線段圖的方法,一步一步地朝著目標前進,那么說明已經基本讀懂了題目的意思,有了自己的解題方法,思考全面;第(3)種情況看出,學生在從條件出發,分析給出的已知條件,思考這兩個條件能解決什么問題,說明他思考的方向是正確的;最后一種學生的理解力較差,是需要好好鍛煉自己的理解能力。
對于信息的解讀,可以有不同的方法,畫圖、做標記等,不管是哪一種,都是學生對題目解讀的一種途徑,掌握好解讀的方法,才會提高解讀能力。
數學的本質不在于它的對象而在于它的方法。對于小學生來說,不在于做了多少道題目,而在于掌握了多少解題的方法,而解讀就是解題的第一步,正確的解讀,才會有正確的思路和方法,多讀多想,加強理解。
二、合作學習中,提高學生傾聽能力
傾聽,指憑助聽覺器官接受言語信息,進而通過思維活動達到認知、理解的全過程。不僅僅是要用耳朵來聽說話者的言辭,還需要一個人全身心地去感受對方談話過程中的表達的言語信息和非言語信息。
例如問題:求圖形的面積。
學生思考后課上交流,基本上得到了上面4種情況,在交流時可以看到學生的這幾種反應:1.優等生已經有自己的解題思路,但是不全面,在聽到同學們不同的解題思路時,對于別人的方法表示出自己的贊同,同學也會對上面的第(4)種表示出自己的疑問,在與回答者的一問一答后,發現這種方法是不對的。2.中等生畫出了上面一種,在聽到其他幾種方法后,在自己的作業紙上畫出了其他幾種的方法并嘗試計算。3.后進生一開始自己的作業紙上是涂涂改改,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聽了同學回答先怎么分這個圖形,然后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后,就在自己的圖形上畫了出來,并開始計算。這里第1種優等生其實已經有了自己的思路,但是方法沒有多樣性,在傾聽到其他同學的方法后,發現原來還可以這樣解決,完善自己的思維。第2種中等生雖然有了一定的思路,但是看到他們還是比較猶豫不決,對于問題還是有困惑的,通過傾聽到別人的和自己的思路一樣時,肯定了自己的方法,有了自信心,開始研究其他的方法。第3種后進生對于問題還是比較迷茫的,這個圖形和之前學過的都不同,不能直接用公式計算,思路停滯不前,于是通過傾聽,才開始慢慢有了解題思路。
優等生、中等生、后進生個人能力有限,但是傾聽都是他們學習的一種途徑,用心傾聽別人在過程中的問題、解決方法,修正自己的觀點,也是一種學習的能力。
課堂上的交流就是生生、師生之間的一種傾聽,傾聽是一種相互學習的方式,傾聽別人的觀點、意見,在聽的過程中產生疑惑,解決疑惑,在聽的過程中不斷積累,歸納總結。
三、合作學習中,提高學生觀察能力
觀察,是指有目的、有計劃的知覺活動。觀,是看、聽等行為,察,是分析思考,是以感知行為為輔助,思維活動為主的一種形式。巴甫洛夫說:“觀察,觀察,再觀察?!比祟愓J識新事物的第一步就是通過觀察,觀察隱藏的信息,從觀察對象中得到具體的感性認識。
例如問題:你能用剪一剪、拼一拼、畫一畫的方法,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已經學過的圖形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在的操作過程中可以看到這幾種:1.拿著這個平行四邊形在研究,沒有動筆也沒有動剪刀,思考一會后看同桌和后面的同學都在用剪刀剪,于是也拿起了剪刀研究。2.將平行四邊形對折,但是沒什么發現,于是觀察四周的同學,發現有的在剪,有的在畫,于是也改變方法。3.在平行四邊形上畫了一條線,沿著這條線剪下來。以上第1種學生的觀察度不夠,找不出有用的信息,于是只能觀察周圍同學的做法,跟著他們的樣子一步一步體會轉化的思想。第2種學生一開始對折是在觀察圖形的特征,其實是有了自己的一點想法,再通過觀察周圍,內心在進行了一番的比較后,轉變思維。第3種同學的觀察力是不錯的,能夠很快地抓住圖形的特征,對信息提取的速度很快。
三種情況,不管學生的觀察程度如何,都是在通過觀察來學習,后進生觀察周圍同學的做法,是怎么操作的,觀察同學來學習,優等生在觀察圖形的特征,自己根據特征發現問題,觀察也是一種學習的途徑和能力。
觀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是智力活動的基礎,沒有好的觀察力,抓不住事物的本質特征,對學習對象沒有生動的感性認識,很難將抽象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理性知識,那么學生的發展也會停滯不前。
解讀、傾聽、觀察是一種學習行為;而合作學習就是通過這三種途徑來學習的。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解讀、傾聽、觀察組內成員的行為、方法,盡可能地投入到學習中,從而在合作學習中有效的獲取信息。
【作者單位:汾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驗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