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獨立學院英語專業翻譯教學之路一直以來走得尤為艱辛。翻譯這門學科實用性和應用性極強。現今國際社會迅速發展,翻譯人才的需求日益劇增,對口筆譯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獨立學院培養的專業英語翻譯人才既應該有扎實的翻譯基礎,更應該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在這樣明確的培養目標下,獨立學院英語專業翻譯課程的改革應結合專業人才的自身特點,在課程設置、教材選用、教學方法、實踐教學、自主學習等環節進行摸索。
【關鍵詞】獨立學院;英語專業;翻譯教學
【作者簡介】劉天敏(1986-),女,漢族,四川人,四川文化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翻譯。
隨著國內市場逐步國際化,翻譯作為不同國家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手段顯得越發重要。各大高校包括獨立學院都開設了翻譯課程,甚至有些學校針對學校特色還開設了特色翻譯課程。因此,看似各大高校都在積極迎合市場發展的需求,不停的輸出翻譯人才,但是市場上為什么依舊缺乏專業的翻譯人員。作為從教多年的英語專業教師,深知我們所輸出的翻譯人才的質量遠沒有達標,在社會工作中很多譯員不能出色穩妥的完成翻譯任務。多年來,獨立學院英語專業翻譯課程平臺的建設一直停留在延用其他高校的老式傳統的模式中,沒有跟上時代的變化和需求,我們需要深入反思獨立學院英語專業翻譯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并且有針對性的提出改革的建議和意見。
一、關于獨立學院英語翻譯教學的反思
作為獨立學院英語專業教師,其實在翻譯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一直都在反思應該怎樣教授學生,應該培養出什么樣的學生才滿足對翻譯市場的需求,且具備什么素質的譯員才能獨立穩妥的完成翻譯任務。
1.學生存在的問題。首先,獨立學院招收進來的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專業老師一視同仁的授課模式難以發覺各個學生優點和不足,難以做到讓學生均衡發展。當然這不僅僅是獨立學院才存在的問題。而這里的水平差距指的是,有的學生高考卷面分數很高,但口語表達能力極差,也有的口語相對可以,但實戰水平一般。經常翻譯課上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愛表達膽子大的學生更容易受到老師的青睞,而以前筆頭功夫厲害的學生卻羞于開口難以被老師發現他們的長處。長此以往很難達到互補的局面,學生很容易出現分化趨勢。其次,通過多年的教學經驗發現,英語專業的學生在自己是一名英語專業大學生這個身份上的心理建設還不夠,沒有清楚的認識到專業學習這塊要面臨的挑戰和問題。一部分學生進校后很長一段時間不能進行身份的切換,停留在高中階段的“老師教,學生學”的模式當中;還有一部分學生對于大學的認知有一定的偏頗,認為在大學里學習專業知識并不是最重要的,釋放自己天性,挖掘自己潛能尤為重要。各種社團的加入,兼職的參加占據了學生大部分時間,甚至不惜犧牲學習時間。
2.關于老師存在的問題。首先,大多數非外語類獨立學院存在專業師資缺乏的情況。英語專業的五個培養目標中,“譯”是最后一位,也是難度最大的一項,專業性要求較高,特別涉及到口譯翻譯,需此專業方向的老師才能勝任。而獨立院校專業的翻譯教師師資這塊一向都比較欠缺。因為既要有扎實專業翻譯理論基礎又要有豐富實戰翻譯經驗的老師并不多;其次,翻譯教師專業知識方面充電不足。我們大部分翻譯教師也存在實戰經驗不足的情況。翻譯是一門動態學科,它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生變化,而我們在教授學生時,也應該順應時代的變化對我們的教學策略做出改變以滿足市場需求。如,現在市場已經慢慢趨于機械輔助翻譯,人工翻譯不再是唯一。作為一名翻譯教師,市場的動態變化對翻譯人才需求變化是不是應該納入課程設置的考慮當中;再者,獨立學院英語專業教師大多呈現年輕化的特點,教學經驗不足,翻譯實戰經驗更是不足。雖然年輕教師有活力有激情,但是講課還是趨于理論化,書本知識傳授為主,在一定程度上脫離了翻譯市場,這也是翻譯教學的一大難題。
3.關于獨立學院在學科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多數獨立學院都為非外語類獨立學院,學科發展很難做到資源平均分配。學院對英語專業的投入有限,無論在人力物力,軟硬件設施上都存在不足之處。首先,師資配備不足。學校考慮到辦學成本,非外語類院校的英語老師配備基本沒有達到標準值。其次,硬件設施配備不到位。現代教學除了多媒體設備以外,對于英語專業來說,實訓室的提供能夠很好為學生提供鍛煉的平臺。我們培養出的翻譯人員畢業以后馬上就要對接市場。沒有實戰經驗怎么勝任工作。而機械輔助翻譯現在成為了很多公司的翻譯支撐,如雅信,trados等翻譯操作系統。學生如果對此不知道,不了解,那么勢必影響將來就業。然而現實問題是這些實訓室以及翻譯設備價格不菲,學校一方面要兼顧學生,一方面考慮到辦學成本,這也是難題。
二、關于獨立學院英語翻譯教學的意見和建議
翻譯教學是培養翻譯人才的重要途徑,其重心在于提高學生的翻譯能力。因此,翻譯教學的改革重心也應該在學生翻譯能力提升的過程上。
1.為學生建立良好的專業學習環境。針對上面提出的問題,首先,營造課下的專業學習氛圍。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好的語言環境可以讓學生更快進入學習狀態,并維持好的學習勁頭。在非語言類獨立學院,這種語言氛圍非常難得,潛意識讓學生覺得學校對這個群體不關注。因此,建立語言學習的氛圍尤為重要,特別是課下氛圍。其次,盡可能配備翻譯教學所需的硬件設施。既考慮到辦學成本的因素,那么學校可不可以尋求其他方法來彌補這一缺陷。如,近年,各大高校提倡教產合作以及校企合作,通過和實體企業接軌,讓學生在一線工作崗位親身體驗翻譯人員應具備的素養和技能。
2.提升教師專業素樣和技能。面對獨立學院專業教師年輕化的特點,各學院應該從實際情況出發,制定一定的方針政策來弱化這一趨勢。首先,學院應該從青年教師中選拔較為優秀且對翻譯教學感興趣的教師提供深造或者專業培訓的機會,以及聘請有豐富翻譯實戰經驗的翻譯人員為老師開展學習講座或者培訓,讓老師汲取新的信息,累積經驗。其次,鼓勵翻譯教師帶領學生一起考取與翻譯有關的證書。如,口筆譯證書,一方面可以檢測學生的翻譯能力,另一方面為學生以后的就業增加砝碼。而老師這一過程中也可以提升自己并且可以總結學生在翻譯能力提升這一方面到底哪里問題最大,在教學過程中對癥下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優化完善翻譯課程的設置。所有課程的設置都應該圍繞專業培養目標而設定。傳統翻譯課程都是從大學二年級開始,設置筆譯以及口譯課程兩門。筆譯課程主要涉及翻譯理論入門知識以及基本翻譯技巧的教授,而口譯課程大多數開設在大三階段,主要涉及如何速記以及口譯技巧的教授。既然培養的目標是提升學生的翻譯能力,那么對于能力的構建,目前普遍認可的說法是由西班牙巴塞羅那自治大學PACTE小組提出的翻譯能力模式:包括雙語能力、非語言能力(文化、百科、主題知識)、翻譯專業知識能力(對翻譯運作的了解,以及對翻譯行業的熟悉程度)、專業操作能力(也稱工具能力,涉及翻譯工具、信息通訊技術和資源的使用)、策略能力(保證翻譯過程的效率,解決出現的問題)和心理-生理因素(認知能力)。因此,關于翻譯課程的設置不能再遵照以往傳統模式。首先,應該從大一就開設與翻譯相關課程,除了能提升雙語能力以外,加強非語言能力的學習。在一定程度了解各行業的專業知識和術語。一名譯者就如同一瓶萬金油,當遇到不熟悉的行業翻譯時,不至于一無所知。其次,增設翻譯實踐課程以及實戰鍛煉機會,以提高專業操作能力。在翻譯教學過程中,理論課程的植入基本達到了翻譯課程的需求量。但是多數獨立院校并未或者很少開設翻譯實踐課程,這當然和學校的設備配置不全也有關系。第一,教學內容豐富化。要培養出有翻譯能力的譯者,這必然要求我們的教學內容不能只限于課本上的翻譯技巧的練習,應該通過現代信息通訊技術以及資源的使用讓學生的教學內容多樣化,時代化。第二,轉變教學模式。翻譯的教學模式不應該再是以教師為中心,而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導向;也不應該再是以傳統課堂為授課地點,而應該進入翻譯實訓室進行實戰練習,能熟練操作翻譯軟件和系統。翻譯過程教學法的基本模式應該是:教師指定翻譯任務-學生收集相關信息-學生獨立翻譯-學生小組討論-學生互評-老師參與點評給出指導意見。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親身參與任務練習,不再是填鴨式接受信息,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提供翻譯實戰機會。除了完成課堂任務以外,應鼓勵學生多參與翻譯比賽,雖然不是真正的翻譯戰場,但一方面可以看出學生在一定壓力狀態下能否完成任務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檢測處學生知識水平的不足之處。此外,盡可能為學生提供社會實踐機會,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到企業中真正的鍛煉自己,體驗一名譯者的艱辛和難處。第四,打破傳統翻譯測評方式,采取多元化評價體系。傳統評價方式總是以最終期末考試卷面測評或者視聽翻譯為主,這實際無法檢測出一個學生真正的翻譯水平。翻譯水平的測試不應只看最后的一次表現,應該把在教學過程學生完成單個任務的情況也納入考評的范疇,包括學生的比賽情況,在企業實戰情況。
4.更新傳統教材。大多數獨立院校英語專業翻譯課程所征訂的教材都是沿用母體院校的經典教材,這些教材很多出自老一輩的翻譯大家或者翻譯革命者。但是獨立院校也有其特定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模式,完全照搬別人的教材也并不符合獨立學院的教學模式。首先,教材應該跟上時代的步伐。經典教材雖然理論知識豐富,但是里面的翻譯例子過于老化,沒有及時更新,與現代時代信息有一定程度的脫節。因此,應該在教材選擇方面適當考慮其適用性。其次,教材應該以學生就業為導向,選用應用性突出的教材。根據市場的需求以及地區區域經濟的發展,考慮應用性較強的教材,甚至可以根據學生特點以及區域市場經濟發展的特點編輯更為適合學生的校本教材。這樣的教材更加有針對性和應用性。
三、關于獨立學院英語翻譯教學的總結
獨立學院翻譯英語翻譯教學是一條漫長的探索之路。學院對于自身的定位,市場對于翻譯人才需求的變化是英語專業翻譯教學的大方向標。隨著社會的進度,市場的變化,翻譯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大,但是市場上仍然缺乏好的譯者,這是翻譯人員輸出者必須思考的問題。翻譯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教學,獨立學院以及專業老師必須時刻關注翻譯市場動態,把握市場對翻譯人員的需求變化,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充電,不斷改革培養出優秀的翻譯人員,為社會輸出更多的實力譯員。
四、結語
綜上所述,獨立學院英語專業翻譯教學這個問題不是一時能順利解決的。或者這將是一個需要長期探索的事情。作為翻譯人才的輸出者,不僅要重視譯者理論水平的提升,更要重視翻譯實戰能力的培養。翻譯教學要以提升學生綜合翻譯能力為導向,培養應用型的翻譯人才,在翻譯教學過程中,改革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戰翻譯平臺,讓學生充分發揮其主體性和創造性,最大化提升學生翻譯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園園.獨立學院英語專業翻譯教學中的問題與改革[J].海外英語,2016.
[2]穆雷.中國翻譯教學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出版社,1999.
[3]牟君貞.時慶梅.翻譯實踐課應該過程為導向[J].山東外語教學, 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