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思錦
打造完美的展示課堂,讓生命綻放精彩,是新一輪課改追求的最高境界。可我們在執行課改的過程中卻是困難重重,問題不斷。
首先在有限的課時內,新課展示時間拖沓,進程緩慢。本來大綱要求一課時完成的任務,可學生展示起來卻要用兩個甚至更多的課時去完成和鞏固。這樣一來,教學任務在規定的時間內就難以完成。
針對以上這個問題,我經過兩個學期的實踐和摸索,雖說不能完全解決,但也在“省時+高效”上小有收獲。
一、充分準備效果好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展示的前提是學生對于所要展示的內容有著充分的思考和交流的時間。老師在設計展示這一環節之前要結合學生的實際能力去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對問題進行碰撞,在碰撞中擦出思維的火花。
靜思獨學一組內交流一課堂展示
課例:
我在進行《走一步,再走一步》這一課的教學中,有一個環節是學生通過朗讀課文,來復述文章內容。我就要求學生按照以下環節來進行:
1.自讀課文,圈劃六要素;
2.合上書本,緊扣六要素,自我復述;
3.前后桌互相復述,幫助對方糾錯;
4.班級復述展示。
這樣一來,后進生6號同學也基本能夠做到流利地將文章的內容復述清楚。
二、遵守規矩成方圓
“無規矩不成方圓”,小組展示若想省時高效必須要求小組合作時的充分討論和合理安排。所以老師要講清合作規則,教會學生掌握必要的合作技能:包括如何傾聽別人的意見,如何表達自己的見解,如何糾正他人的錯誤,小組長如何歸納眾人的意見等。展示時,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銘記展示的基本規矩和禮儀,能夠大大地提高展示的效率。在展示時,可以制定如下的一些規則,來提高展示效率:
1.起立迅速,目視前方(視情況而定面向書本、黑板、黑板邊、或本組同學、全班同學),手抬書本,做到“不彎腰、不低頭、不亂看”。
2.上黑板動作迅速,講解時不擋住同學視線,用好手勢語,面向同學。
3.聲音洪亮,若其他同學聽不清楚回答而舉起暫停手勢,則直接判定在展示對抗中輸。
4.當展示同學3秒后仍未開始展示,則先由競爭組此號同學展示。
5.搶答時,每組只能有一位學生參與搶答,并且采用基礎好小號禮讓差大號,優先搶答的方式。
三、形式多樣增興趣
學生對參加活動的熱情是高漲的。如果同樣是掌握知識,讓學生在活動中就把知識掌握了,那學生肯定學得愉悅開心,效率肯定是很高的了。所以把展示問題活動化,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完成對課堂目標重點的落實,讓學生學得愉悅、學得有成就感。
案例:上《孔乙己》這課時,想到小說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分析人物形象,以往就是讓學生初讀課文,篩選出有關孔乙己的信息,其次就是概括孔乙己的形象,最后就是分析描寫人物的手法。這三步雖說符合學生認知規律,但學生厭倦“自學一小組討論一課堂展示”這樣的方式。于是我就圍繞本節課學習重點“梳理課文有關孔乙己的主要信息、探究人物性格特征”這兩個目標,把兩個問題化為兩個活動——寫尋人啟事、做結案報告。這樣一來,學生寫尋人啟事,做結案報告,人人動手參與。讀、說、寫,學得興致盎然、熱情高漲,學習效率也很高。
活動可以根據不同的課型或者目標來設計展示的活動形式:
比如,事物說明文可以開展“我是小小解說員”的活動來增強同學們對說明文的學習興趣。我在講說明文《說屏》時,就設計了這樣的活動,同學們在為活動積極準備和展示的過程中熟練地掌握有關“屏”的知識,還培養了口頭表達能力。
當然,在學習事理說明文可開展辯論賽的活動。再如,在上《奇妙的克隆》一文時,學生就可以通過對“克隆技術的利與弊”的辯論,把書本知識與現實社會的結合,使學生明白科技越發展,對社會的滲透越廣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許多有關的倫理、道德和法律等問題,而且把思維方式上升到一個新的深度,提高了學生的認知能力。
四、及時評價提能力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展示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在展示中提升能力,在別人的展示中收獲方法,因此當展示的同學答案錯誤或不完整、不科學并且停止回答時其他同學要進行有序的質疑和補充、點評。
課例1:我在上《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提出問題:文章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樣的道理?
3組6號:這篇文章告訴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要勇敢、堅強。
1組6號:我來質疑:我認為文章告訴我們的是當我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要將大的困難分解成小困難,化整為零,一步一步地去克服。
9組6號:我來補充:我認為中和前兩個同學的答案會更好。
以上課堂實錄,學生通過質疑、補充、點評,知識儲備更加完善,學生思維能力、思維品質、解決問題能力得以提高。
課例2:作文指導課《心理描寫》
月考結束了,她的語文分數竟然超過了我,我很不服氣。
我要求對這句話描寫心理的詞語“不服氣”進行具體描寫。
生:月考結束了,她的語文分數竟然超過了我,我看著試卷心里想道:“怎么可能呢?就她?作文平常都超不過600字,肯定是把她的分數給算錯了……”
對手點評:我認為對手改得好,因為原句描寫心理的只有“不服氣”一個詞語,比較抽象,而對手改寫后運用的“內心獨白”的方法,使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更具體地呈現在我們面前。這一點評不但使他自己,同時使其他同學也掌握了“心理獨白”這一心理描寫的技法,能力也得以提升。
小結
一節節精彩的展示課,課上一次次精彩的發言,這些都讓我深刻感受到了“生本教育”的魅力:只有展示前學生充分的準備才有課堂上學生思維的清晰,合作的協調,發言的積極、自信,總結的深刻、到位;展示時遵守一定的規則,展示后及時適時的質疑、補充和點評,學生所學的知識才能鞏固,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寄語
沒有人能夠知道春風的顏色,只有當她吹拂過山川和田野;沒有人能夠知道孩子們的靈慧,只有當他們自由地思考和精彩的展示。我相信,再經過我一段時間的實踐,一定會摸索出一套完美的展示課方案來,讓如花的生命真正精彩綻放!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