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瓊華
摘要:微課是基于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應運而生的新的教學資源、教育形式。相對于傳統的英語課堂,微課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更能集中學生注意力和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微課應當堅持需求導向、見微知著、興趣驅動的三個原則,具體闡述了為什么運用、怎樣設計、如何實施的三個關鍵問題,以及貫徹以上原則的微課運用的實踐探索和理論分析。
關鍵詞:微課;初中英語課堂;原則;應用
現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在教學中滲透多媒體技術,已經成為一種必要的教學形式和手段。近年來,微課既是一種新的教學資源的開發、新的授課方式的創新,也是一種教育理念的創新、思路的創新,在英語教學中有著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優越性,特別是在中小學階段深受老師和學生的歡迎。根據微課的特點和優勢,筆者提出微課應當堅持需求導向、見微知著、興趣驅動的三個原則,闡述為什么運用微課、怎么樣設計制作微課、如何實施微課的三個關鍵問題,用教學實例進行分析探討。
一、微課特點概述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它利用文字、圖像、聲音等多種形式,向學生傳遞信息,并以其短小精悍、教學目標明確,知識點集中、重難點突出,時間短、可循環播放,學習方式靈活、嫁接手段便利等優勢,在現代英語課堂教學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微課一般用于在線學習,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學生可以針對教學中某些關鍵概念或難以掌握的知識點,在課堂學習前進行預習,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強化,在課堂教學后進行回顧,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重點重復地觀看某些教學片段,從而有利于重難點的各個擊破。尤其是對于基礎薄弱,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可以通過重復觀看微課視頻來復習和鞏固課堂上學習的內容,從而幫助他們將知識慢慢地理解和消化,促進分層教學和因材施教等目標的實現。
二、微課運用的原則
當前,運用微課的能力已經成為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學英語教師必然要面對微課的創作目標與動機、實施的方祛與技巧、成效的激發和深化等諸多課題。如何有效地利用微課來解決我們教育教學所遇到的現實向題,取得新的成效?下面是我從實際的教育教學實踐中總結出的運用微課應遵循的三個原則:
1.立足需求導向,微課運用應當著眼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明確微課的目標任務,是制作和運用微課教學的首要問題。微課的運用場景并非是在課堂上代替老師講課,而是學生在課外自主學習,因此,運用微課教學應當立足需求導向、結果導向。教師要多探究學生需求什么,再去考慮我能夠提供什么。要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其關鍵是要從學生需求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從教師表達的角度出發。微課創作必須從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把微課的多媒體生動表達優勢與學生在知識點上的鉆研結合起來,不僅要追求形式上的完美,更要追求教學的實效。微課的內容設計應著眼于學生的知識能力需求和學業發展規律,利用教學經驗、教學難點預測學生需求,還可以通過問卷調查、訪談、座談等途徑,直接了解他們的需求,摸清他們知識與技能掌握方面到底存在哪些問題,從而進行針對性的微課內容設計,為學習者提供其迫切需求的、難度適中的教學內容,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其潛能。內容太過艱深的教學課題不適合運用微課,因為其內容多、難度大,需要教師在“面對面”教學中根據學生理解程度進行即時性、高頻度的反饋。而對于那些比較淺顯,學生只需要了解、識記的事實性知識,或學生只需要閱讀紙質材料,以及只需要簡單摸仿就能掌握的淺顯知識和簡單技能,則沒有必要增加微課環節。制作這類題材的微課,既浪費時間精力,也引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2.堅持見微知著,微課選題應當聚焦知識點引導學生透徹掌握
微課的選題是微課創作中的關鍵環節,恰當的選題是微課創作成功的基石,可以事半功倍。錄制一個不合時宜的選題,反而會使教學變得平庸味乏。微課的選題著眼于“微”,通過點上發力,把知識點講透徹。
(1)一節微課緊扣一個知識點,辨析清楚,講深講透,讓學生理解掌握、記憶深刻
微課素以短小精悍的特點而見長,因此,在設計每一節微課時,首先要慎重選擇知識點,這個知識點一定要主題突出,目標明確,集中體現一個單一的知識點,或某一個教學環節,教師能夠在5~10分鐘的時間內,將其講解透徹.這樣,既有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也便于學生理解掌握,從而有效地解決英語教學過程中的重點、難點以及模糊易混淆的問題。反之,內容選擇過多、過泛,信息量過載,會導致趕進度節奏過快、呈現不清、講解不明等情況,最終導致學生跟不上,效果極差。例如,我在制作微課“ThroughAcross”時,就以這兩個學生常常容易混淆不清的介詞為選題,通過動畫呈現一名小學生扶盲人過馬路,通過鐵人三項賽視頻展現運動員們橫渡大江大河,通過我每天上下班路過大橋的照片,以及飛機穿越云層的動畫、陽光從窗戶照進來的教室實景圖等,讓學生充分感受和理解這兩個介詞之間含義及用法上的區別。又如,在學習there be的句型時,重點是be動詞的單復數,在微課設計中,我先播放一段學生自己教室的錄像,讓學生看看教室里有什么,組織學生主動地運用there be句型表達教室里“有什么”,形成熱烈的討論,在這一過程中適時引導學生關注be動詞的單復數,糾正現場出現的錯誤,使學生既掌握了知識點,又強化了知識點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在短暫的“微”時間里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在制作微課“Alone—Lonely”時,我以電影《小鬼當家》中的影像片段為切入點,讓學生體會影片中小主人公從熱鬧喧囂到獨自一人在家,再到感到孤獨的情境變化,從而掌握Alone和Lonely的區別與聯系,讓學生身臨其境,過目不忘。
(2)系統問題要通過多微課的系列設計完成全面解讀
對于難度較大的教學模塊仍要堅持“一節微課緊扣一個知識點”的原則,把整個模塊作為系統問題剖解為一系列的獨立成篇而又相互關聯的單個微課知識點,通過幫助學生逐點突破,最終完成對難點困境的整體突圍。在實踐中,我們可以遵循“小步快走”的方法,將其分解為一個個單個的小問題,降低難度,各個擊破。例如,外研社英語八年級下冊的語法“定語從句”,是教材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模塊,內容多,難度大,而且是每年中考必考內容之一,學生感到學好有困難,考試中也常常容易丟分。我在教學中就把這個知識模塊進行分解,針對學生覺得比較難掌握的部分,分別制作了“賓語從句在句中的位置”“賓語從句的語序”“賓語從句的連詞”“賓語從句的時態”等幾個小微課,即對這一語法知識設計和制作了一系列既相對獨立,又環環相扣、相互聯系的微課,把這個難點問題進行分解,這樣就降低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增強了學生學好的信心,同時再配以相應的足夠量的練習、測試、交流、展示等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既有信心又有成就感的環境中充分、準確地掌握賓語從句用法。
三、突出興趣驅動,微課的實施應當注重持續激發學生學習的愿望
微課的創作既要內容嚴謹,準確規范,又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學習者本身的非智力因素如興趣、動機、情感等,在一定條件下起著決定性作用。“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一旦對英語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會主動參與各種英語學習活動,并從中獲得樂趣,從而促進英語教學。微課,因為其“微”,短小精悍,一課一題,也能有效拋出問題,激發學生求知欲;作為多媒體,微課以生動豐富的圖形圖像,絢麗多姿的動畫特效,聲色兼備的視頻等教學手段,使課程學習富于趣味,把學生觀看的愿望和學習的動力統一起來。因此,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中小學生注意力持續時間短,興奮點低等特點,利用富有創意,學生感興趣的微課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快速地把關注點和興奮點轉移到教學內容上,讓學生更好地融入英語學習中,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感嘆句的微課設計中,充分運用微課用畫面來形象展示的優勢,制作了兩種場景和情感氛圍的圖片,一種場景是展現積極情緒的興奮、快樂或消極情緒的驚訝、緊張、恐懼等,另一種場景展現平淡、放松或滿意等低強度情感,配合兩種不同場景的語言使用,讓學生充分感受感嘆句與陳述句的對比,用畫面的情緒感染調動學生的求知興趣,促進學生對感嘆句的認知。以此為基礎,講述陳述句與感嘆句的轉換,通過一系列練習加深學生理解和提高感嘆句構造和運用的能力。最后讓兩名學生分別運用陳述句和感嘆句對相同語義進行表達,在緊張愉快的表演中強化理解運用。又如,在教授外研社七年級英語上冊“How many”和“Howmuch”句型中,我就在微課視頻中設計了一個游戲小對話,視頻中,Damming和Jim在一起玩游戲,Jim拿著一個不透明的袋子,里面有很多物體,Damming將手伸進去摸,然后向Jim描述,由Jim來猜測是什么東西?在播放視頻的時候,學生興趣非常高,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在Damming描述過后,同學們也紛紛七嘴八舌地猜測那是什么?當有人回答正確時,其他同學紛紛鼓掌,以示鼓勵。再如,在學習外研社七年級上冊Module2“My family”這一模塊時,我播放了上屆學生的一段課堂實錄視頻,在這個視頻中,一個學生扮演面試官,另外幾個學生扮演求職者。通過詢問:“What'syour name?”“How old are you?”“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your family?”“What do they do?”“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you grow up?”等來學習英語中家庭成員以及一些職業的表達方式。教師通過運用這種簡短的、有信息量、有故事性的微課視頻,把課堂教學與學生的興趣愛好相結合,使學生在學習語言知識的同時,感受到英語語言學習的樂趣。另外,在平時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利用微課開展多種形式的英語課外活動,如英語歌曲演唱比賽、英語單詞接龍、英語課本劇表演、英語配音比賽等,在激發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同時,更可以進一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微課制作立足需求導向,是回答為什么運用微課的問題;微課的選題要堅持“見微知著”,聚焦一個知識點透徹講解,是回答怎么樣設計微課的問題;微課的實施要貫徹興趣驅動,是回答利用微課優勢進行教學實踐如何推進的問題。總之,貫徹實踐微課三個原則,才能充分發揮微課優勢,將微課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既符合英語學科的特點,又符合當代學生的心理認知,它給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模式,也給教師提供了自我提升的機會,最終達到高效課堂和教學相長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盧海燕.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J].外語電化教學,2014(4):33-36.
[2]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