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錦城
摘要:初中語文教學是初中教學體制中的重點教學內容,能夠提升學生的文化修養,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對學生的成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在以往的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多使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開展語文教學,無法調動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積極性,抑制了初中生的個性化發展。互動式教學法是一種能夠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的新型教學方法,對活躍語文課堂氛圍,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有重要作用。以提升初中生語文綜合水平的角度出發,深入分析了互動教學方法在初中語文課堂的有效運用。
關鍵詞:互動教學;初中語文;教學;應用分析
在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深化的今天,初中語文課堂也逐漸向著高效、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方向發展。在新的教學政策的影響下,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再適用于如今的初中語文教學課堂,無法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初中語文教師應當改變“一言堂”的現象,增加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利用互動環節來激發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互動教學不僅能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同時還能讓教師也充分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為師生之間的交流構建橋梁。互動教學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有重要意義,教師應當體會互動教學的內在含義,提高互動教學法在初中語文課堂的有效性。
一、增加教師之間的互動,提升備課的有效性
在以往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會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以及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備課,保證語文課堂能夠順利、有序地進行下去[1]。盡管教師的備課能夠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但是一個人的思考必然會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讓教師在備課時進行交流,就能夠使備課的內容更加全面,有利于高效語文課堂的構建。例如,在初中語文《回憶我的母親》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使用互動教學法,與其他教師進行共同備課,認真分析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心理特征,探討學生的學習需求,并思考有效的教學方法,提升本篇閱讀內容教學的效果。教師之間的合作能夠讓教師在備課時吸收更多的教學知識,有利于教師教學技能的提升,對初中語文課堂質量的提升有重要意義。
二、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調動課堂氛圍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增加學生互動的有效方式,也是開展互動教學最直接的途徑[2]。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讓學生根據課堂的教學任務開展自主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營造活躍的討論氛圍,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性。通過增加學生之間的互動,能夠使學生熱愛上語文的學習,拓寬學生的思考視野,讓學生能夠在互動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例如,在初中語文《背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分析文章中的精彩之處,并歸納文章的主題思想,加深學生對父愛的理解。在討論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問題任務,讓學生根據教學任務進行討論,在得出討論結果之后對其他同學進行展示。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能夠讓學生主動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形成[3]。
三、利用課堂提問環節,增加師生交流
課堂提問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點環節,能夠讓學生根據教師的教學思路進行思考,有利于學生思維體系的完善,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考方式。提問環節也是教師與學生互動最為頻繁的環節,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提升互動教學法的使用效果。教師需要重視提問環節,不可以一味地對學生進行灌輸式教學,讓學生在引導的過程中自主思考[4]。例如,在初中語文《三峽》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提問。如“三峽美景的特點都有什么?”“文章中是如何描寫三峽美景的呢?”通過一系列的提問,能夠讓學生逐步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也可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消化速度。教師要注重自己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提高互動教學法的有效性。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不注重與學生進行互動,只是單純地對學生灌輸語文知識,降低了師生之間的互動效果,也不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互動教學的應用不僅包括師生之間的互動,還包括教師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通過不同互動環節的增設,能夠使教師的教學設訓誣范加完善、教學效果更加明顯、師生關系更和諧。互動教學法在初中語文課堂的引入,改變了原有的教學組織形式,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角色,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自主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對教學體制的革新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蔣慧萌.深度融合信息技術建構語文智慧課堂:以蘇州工業園區“易加互動平臺”為例[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8):19.
[2]梁龍波.開展互動教學,發展語文創新思維:初中語文互動教學策略淺析[J].學周刊,2018(21):109-110.
[3]張紅艷.活躍語文課堂 扣動學生心弦:如何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果[J].課程教育研究,2018(49):54.
[4]段有福.重視教學發展,創新教學模式:以初中語文互動教學模式為例[J].華夏教師,2018(35):32-33.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