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雙
摘要:當前,很多初中語文教師都開始采取個性化教育方式來對后進生進行教育。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大大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讓后進生在初中語文課堂上收獲更多的知識。首先對初中語文教學中后進生形成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然后提出幾點個性化教育在初中語文后進生教育中的具體應用方法。
關鍵詞:個性化教育;初中語文;后進生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社會各界對于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必須指出的是,初中語文學習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后進生,很多教師對于這些后進生都采取放任不管的態度,這不利于他們今后的發展。為了有效提升后進生對語;文課的學習興趣,教師需要運用個性化教育方式,調動后進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進而有效提升后進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后進生形成的原因
1.基礎不牢固
在初中階段,很多語文后進生都是因為在小學打基礎的階段沒有好好學習,造成進入初中后學習語文的時候無法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語文成績逐步降低。這又會導致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畏懼的情緒,從而產生惡性循環,使學生越來越落后,最終成為語文學習的后進生。
2.學生的意志力薄弱
當前,很多初中生都是獨生子女。在家庭中,父母對孩子都十分疼愛,從小就沒有讓孩子吃過什么苦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孩子的意志力比較薄弱,很多孩子都不能吃苦。當他們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時,他們就無法繼續進行下去,從而導致他們的語文學習能力比較低下。
3.僵化的師生關系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師生關系僵化也是導致學生變成后進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與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從而導致學生對語文這門課程缺乏興趣,甚至討厭學習這門課,所以造成學生變成后進生。
二、個性化教育在初中語文后進生教學中的應用
1.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
在過去的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采取傳統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教學,即教師在臺上對知識進行講解,學生在臺下對教師所講的內容進行記錄。這種教學方式沒有對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給予足夠的尊重。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給予足夠的尊重和支持,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模式,有效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取得進步,進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讓后進生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收獲更多的知識。
以《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為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后進生使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對詩歌進行朗讀,然后讓其他學生進行評價,找出其朗讀中的優點。通過這種方式就可以幫助后進生產生一種成就感,讓他們感受到他人給予的肯定,幫助他們找回語文學習的信心,激發起學習語文的興趣,使他們越來越愿意學習語文。
2.采取分層教學方法,有效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對后進生的語文學習能力進行培養,教師可以采用分層教學的方式,對后進生進行單獨指導,讓他們掌握語文學習的技巧,進而有效激發后進生對語文學習的渴望,提升他們的語文學習能力。
3.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上文中提到,導致學生變成后進生的重要原因還包括僵化的師生關系。由此可知師生關系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需要注重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多和后進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增加彼此間的了解,讓后進生因為喜歡語文老師而喜歡上語文課。同時,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幫助教師對學生的語文學習狀態有一個比較準確的把握,從而可以采取有針對性的策略,解決后進生在語文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激發他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后進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對于語文學習中的后進生,教師需要對他們成為后進生的原因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多和他們進行溝通和交流,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還應該充分運用個性化教育方式,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給予足夠的尊重,采取多種教學方式充分激發后進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促使他們主動參與到語文學習中來,在語文課堂上收獲更多的知識,有效提高他們的語文學習能力,最終提升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楊征.淺談后進生個性化教學[J].遼寧教育,2013(4):
[2]黃祚.初中語文個性化教育初探[J].文學教育(下),2007(8).
[3]李斌.運用信息技術創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2019(34).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