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意佳
隨著城市發展進程的加快,人們提出了城市環境藝術設計理念,逐步形成了以生態倫理觀和生態美學觀為基本的城市發展設計理念。目前我國城市發展過程中環境問題比較嚴峻,在進行城市環境設計時要認識到其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結合城市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問題,合理設計城市環境。
城市環境藝術設計使得城市居民的人們有更多的機會與自然接觸,可以滿足人對自然和生物世界的要求,加強人與自然的交流溝通。設計城市環境藝術必須要結合環境保護進行,所以必須把握好城市環境藝術設計和環境保護的關系,為人們創造宜居的生活環境。
作為一門跨學科的實用藝術,城市環境藝術設計涉及的學科非常廣,其中集合了建筑學和藝術學的特征。城市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環境”內涵豐富,包括自然環境、人工環境、政治、文化、經濟和藝術等各個環境,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的統一有利于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存,這也是城市環境藝術設計的主要目的。
(一)監管模式不合理
城市環境藝術設計離不開管理監管,我國的城市環境管理由建筑設計城建和規劃部門進行,城市綠化由市政部門管理道路交通和林業部門管理,環衛部門對城市公共環境場所進行日常的維護。但是這樣的管理模式難以實現城市環境設計與日常管理的統一,使得城市環境設計的藝術性水平低,系統性不足。而且目前城市環境藝術設計中缺乏公眾監督,市政設施設計、建筑設計、廣告、綠化設計等都由私有單位和個人設計,不能充分體現公眾的想法,不利于與公眾的審美需求相結合。
(二)設計理念落后
我國城市環境藝術設計起步晚,理念相對落后,難以實現自己的驅動性和帶動性,對環境保護的意識比較淡薄。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環境藝術設計的主流和先進理念也在不斷更新,環境保護將成為其重要發展理念。
(三)忽略自然化與人性化
城市環境技術設計必須要實現與自然環境的統一,目前我國城市環境設計忽略了自然化,通常在社會環境的基礎上建造人工自然環境,使得自然資源浪費的同時,對原有的自然生態系統和整個環境產生了嚴重的破壞。人性化要求以人為本,根據人的生存需求和心理需求創造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實現環境與人的統一。目前我國城市環境藝術設計沒有關注人性化,更要重視運用高新技術和高科技材料,使得自然資源得不到充分運用,不利于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城市環境藝術設計中過度追求形象的標志性和視覺震撼,使得城市建設完全超出了當地社會經濟承受能力,不僅浪費了財政支出,而且使得城市空間和環境發展非人性化,加大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負擔。
(一)城市環境藝術設計與城市環境的關系
城市環境不僅包括物質層面的環境,城市文明相關的人文環境和文化環境等都屬于城市環境,其內涵豐富,概念寬泛。因此,城市環境藝術設計人員要結合城市環境的概念進行藝術設計,保證城市環境具有其獨有的藝術價值和品位。城市環境藝術設計的基礎是城市環境,要設計出合城市居民審美觀、滿足其生活品質的城市環境,必須要以城市環境藝術設計的載體和依托,因為完全脫離城市環境的藝術設計理念難以在城市環境規劃改造中也體現其藝術價值。我國許多城市的城市規劃設計重點就是城市環境藝術設計,加強城市環境藝術設計研究,有利于改變城市環境質量,為城市經濟的和諧發展提供藝術氣質,通過在城市環境中融入藝術元素來提升城市的整體“素質”。因此,城市環境藝術設計人員必須要認識到城市環境的重要作用,把握城市環境對城市環境藝術設計的指導和決定作用,在城市環境藝術設計中以城市環境為依托,結合不同城市的不同環境特征運用不同的設計思路,最終實現城市環境藝術設計思路與城市環境的統一。在藝術手段創作高品質的城市環境中打造高品位的城市環境藝術作品,使得城市建設更加美麗。
(二)城市環境藝術設計與環境的關系
城市環境藝術設計的載體是城市環境,所以在進行城市環境藝術設計時必須要把握城市環境和城市環境藝術設計的關系,不能完全脫離城市環境本體進行設計,而且必須要在其中融入環境保護的理念。因此,城市環境藝術設計人員要結合城市環境的內涵,對不同城市所在地的環境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包括城市的人文風貌、風俗習慣、地質條件、地理位置等等,將環境保護與城市環境藝術設計知識手段結合起來,提升城市的環境質量。只有快速提升城市的環境質量,才能發揮其對城市經濟的帶動作用,促進城市的良性循環發展。因此,必須要認識到城市環境藝術設計過程離不開環境保護,它們之間相互聯系,不可分割,必須要在城市環境藝術設計作品中體現出環境保護的價值,這樣才能設計適合城市發展的藝術作品。
(三)城市環境藝術設計的作用和發展趨勢
城市環境藝術設計必須結合地域人文特色展現城市形象,目前我國城市環境建設與周邊環境嚴重不協調,忽略了本地人文特色,也沒有考慮到城市的整體布局和美觀,使得城市環境藝術設計只關注設計,整體性比較差。比如在江南地區很常見的徽派馬頭墻,其主要運用在江南城市風格中,如果將馬頭墻建筑建設到黃土高坡上就不太合適,這也不符合藝術性的要求。我國很多城市都是老建筑夾在新建筑中,使得整個街區的風貌受到了破壞,不重視城市新老城區的劃分。而城市環境藝術設計要符合當地城市的自然因素特點,盡量將當地綠植作為園林綠化使用,提高其本地化,使得園林固有的造型結構得到優化。比如在西北地區,其氣候干旱少雨,設計時就要多種本地樹種以防風沙,水景觀盡量少建設。自然景觀的設計也要關注其安全性,發揮海綿城市的效應,滿足城鎮中各種人群的合理需求。
(一)注重環保設計
城市環境藝術設計過程必須融入環境保護的設計理念,在提升環境藝術設計質量的同時,還可以為人們帶來更加舒適的生活環境氛圍。近年來,社會各界都開始關注環境保護,城市環境藝術設計中增加環境保護理念成為了其發展的必然趨勢,所有設計工作者都要及時研究相關問題。因此,城市環境藝術設計必須要注重環保設計,實現能源的有效利用,通過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城市周圍環境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盡可能降低城市發展對環境的影響和破壞,以節能和環保作為城市環境藝術設計的追求目標。
(二)運用天然材料
在城市環境藝術設計中融入環境保護,就要落實生態設計,選擇材料時可以運用天然材料。這就需要設計人員不斷優化擴展自己的知識面,對各種天然材料的特性、造型和用途等進行全面把握,這樣才可以根據城市環境的藝術性進行合理利用。比如,城市環境可以通過種植帶有清新香味的綠植進行綠化,這樣在美化人們生活環境的同時,還不會對生態環境產生破壞。而且隨著新型材料、新能源、新型設計技術的出現,回收利用社會資源和材料都是有效的城市環境優化方式。因此,在城市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進行天然材料的合理運用,有利于落實環境保護和生態設計理念。
(三)保持生態平衡
城市環境藝術設計必須要保持生態的平衡,減少對周圍生態環境的影響和破壞,有效利用資源,保持自然生物物種的多樣性。同時城市環境藝術設計也要考慮到工業社會發展給環境帶來的破壞和影響,優化其設計手段,有意識的恢復和彌補遭到破壞的環境,比如可以通過種植綠植來綠化垃圾場等廢棄的地方,恢復這些被破壞環境的原有樣貌,完善生態系統,營造更加健康舒適的城市環境。
(四)開發利用新能源
目前我國新能源的開發利用才剛剛發展起來,如果城市環境藝術設計中可以將傳統能源用新能源代替,就可以起到生態環境保護的作用。因此,城市環境藝術設計中要合理利用廢棄的能源,更要關注太陽能、風能、水能等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多角度多層次的進行廢舊能源的循環利用,堅持貫徹生態理念,實現低碳生活和環境保護的統一。
(五)舒適度設計
城市環境藝術設計活動開展的基礎就是城市自然環境,而且城市環境藝術設計的出發點就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精神追求,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因此,在設計城市環境時,要滿足人們對藝術的要求,就要充分考慮人們對環境的藝術需求,發揮其便利性和功能性,在進行環境藝術設計的同時注重其舒適度,所以必須要加強設計中的環境保護,這不僅可以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對于人們的身體健康還有重要的保護作用。而且城市環境藝術設計在關注普通大眾的同時,也要更加關注對幼兒和老人等弱勢群體,為其提供特殊保護,實現城市環境設計的藝術性、實用性和功能性的有機統一。
(一)園林綠化環境保護
城市環境保護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園林綠化,這是生態城市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城市中新建城市的綠地面積必須不低于城市總面積的30%,對舊城區的改造綠地面積在25%以上,有條件的城市綠化覆蓋率要達到50%,保證每人平均公共綠地面積有7-11平方米。作為城市環境藝術設計的重要指標,園林綠化設計要求環境藝術設計人員要將生態性和藝術性統一起來,改變傳統環境藝術設計中急功近利的行為,通過社會監督來提升城市環境藝術設計的質量和建設效益。比如設計城市綠地景觀時,要對樹的種類和種群進行科學劃分,不能簡單的進行草坪鋪設,并與有代表性的雕塑等相結合。而且城市的土地的硬化會使得城市形成“熱島效應”,周邊農村的氣溫普遍低于城市的氣溫,城市環境藝術設計中就要有所借鑒,加強植樹、噴泉、水池或射水等綠化形式的運用,實現觀賞、休閑等特色生態環境的有機結合,實現科學的規劃設計決策。
(二)城市水體環境保護
作為城市環境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居民用水、工業用水和城市的環境藝術設計中都要進行城市水體環境設計,使得城市水系在飲用、灌溉、運輸等功能上賦予了新的生態化功能。比如在山東省的泉城濟南、江北水城聊城,其城市品位和知名度提升的關鍵就是運用了生態化的水體環境設計,這體現了城市對水環境的態度和設計要求,是對城市生態觀念和現代化程度的一種反映。而且城市水體環境設計中有大量藝術設計的運用,對城市居民的生活、休閑等各個環節都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這是城市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有些城市水體環境設計行為比較短視簡單,比如會通過大面積的用水泥護堤和襯底、沿岸鋪設水泥磚塊的方式進行設計,將地下水的補給通道切斷,也使得水泥襯底的河床水系自凈能力大幅度降低,水污染程度加劇,不僅沒有實現藝術效果,也使得水系統原有的平衡受到了影響。
(三)城市空間環境保護
城市環境保護要求實現城市環境藝術設計與生態城市規劃建設的統一,更加關注城市的整體設計,促進了大樓的功能和外觀設計發展到樓群、街區和整個城市的整體功能和景觀設計的生態化。城市空間環境藝術設計與環境保護的統一,需要結合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進行城市規劃、設計、建設,發揮城市空間生態設計的核心作用,使得環境藝術設計工作人員更加重視環境保護,注意以人為本和與自然生態環境協調的統一。目前城市空間藝術設計中增加并滲透了很多自然化的藝術氣息,使得環境藝術設計更加突出色調、光線和色彩的變化,這是結合居民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特點進行設計的。因此,城市空間環境藝術設計必須要結合環境保護進行,將城市建筑空間設計上升到社會空間可持續發展的高度,這也是提倡城市環境藝術設計與環境保護的目的。
近年來,我國開始重視城市環境藝術設計,實現了建筑、地景和城市規劃的統一,達到美化人們生活空間的目的,這都離不開環境保護理念。城市環境藝術設計與環境保護有密切關聯,必須要在可持續發展的指導下進行城市環境優化,促進以生態保護和環境美學為基本的城市發展。因此,必須要認識到城市環境藝術設計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結合我國城市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問題,探索城市環境藝術設計與環境保護融合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