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武
新型研發機構是指投資主體多元化,建設模式國際化,運行機制市場化,管理制度現代化,創新創業與孵化育成相結合,產學研緊密結合的獨立法人組織。近年來,貴州省大力培育企業創新主體、加快科技體制改革、加強創新平臺建設,貴州也出現一批新型研發機構。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貴州新型研發機構發展水平相對滯后,沒有較好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因此,探究貴州新型研發機構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推進貴州新型研發機構發展的對策,為貴州政府決策部門提供咨詢參考,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一)外部支持環境亟待提高
對貴州來說,新型研發機構還是一個新型事物,除了部分學者對新型科研機構有了較為明確的認知外,政府、企業和其他社會組織對“何為新型研發機構”的認知比較模糊,貴州對新型研發機構重視程度不高,致使至今沒有開展新型科研機構的認定工作,也沒有出臺有關新型科研機構優惠扶持政策,針對性的優惠扶持政策缺失,外部支持環境亟待提高。
(二)高層次創新人才缺乏
貴州雖然出臺一系列人才引進的政策,但是貴州是一個內陸省份,地處偏遠,相對于發達地區而言,整體經濟社會發展比較滯后,難以為高層次創新人才提供其成長所需事業發展環境和平臺,引進人才的社保、住房和子女上學等方面沒有普適性的配套政策,使得貴州引進高層次的創新人才更為困難。在貴州新型研發機構中高層次創新人才缺乏的現象比較嚴重。
(三)科研經費比較短缺
從貴州已有具有新型研發機構性質的組織看,企業主導的新型研發機構盡管經濟實力雄厚,為了回避風險一般不愿投入更多的研發經費,而事業單位或科研院所主導科研機構帶有非營利性的新型研發機構,科研投入經費主要靠有限公共財政劃撥和申報科研項目獲取,也沒有實力投入過多科研經費。貴州新型研發機構存在比較嚴重的科研經費短缺的問題。
(四)產學研尚未深度融合
貴州現有新型研發機構參與主體由于合作定位不清、科技創新能力不強、信息溝通不暢等原因,貴州多方參與主體在產學研合作還是停留在表面,尚未形成產學研一體的利益共同體深層次的產學研一體化的合作機制尚未真正建立。貴州新型研發機構產學研主體尚未深度融合。
(一)大力宣傳新型研發機構,做好政策制度頂層設計
新型研發機構是一個新生事物,要加大對新型研發機構的宣傳,讓企業、科研機構、高校等各種潛在投資主體能夠對新型研發機構有比較清晰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明確組建貴州新型研發機構相關的明確新型研發機構組建思路、主要任務、基本原則,制定《貴州省關于支持新型研發機構發展的試行辦法》及其實施細則,加強政策法規等政策制度的頂層設計,引導和規范新型研究機構建設。通過加大宣傳和頂層設計,不斷構建新型研究機構建設良好的外部支持環境。
(二)創新人才工作機制,加強高層次人才儲備工作
要創新人才工作機制,實行靈活高層次人才引進政策,完善人才激勵政策,完善本土人才成長培育政策,使高層次創新人才能夠引進來,也能夠留得住,也能夠培養一批批本土高層次人才;要根據貴州發展的實際需要,特別是實施“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的需要,要有計劃的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和領軍人才團隊,建立科技智庫建設,籌建貴州省科技人才庫,做好高端人才的儲備工作。通過創新人才工作機制,加強高層次人才儲備工作,為新型研發機構發展的儲備高層次人才支撐。
(三)建立多元化投融資機制,加強財政稅收扶持力度
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資機制,注重融資渠道多元化,吸引民間資本參與新型研發機構建設,發揮市場在公共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要積極利用信用市場與資本市場融資,拓寬新型研發機構建設融資渠道。要以增加科研經費投入比例為條件,加大財政稅收扶持力度,設立政府新型研發機構幫扶基金,建立專項支持制度,實施稅收減免補貼優惠政策,促使新型研發機構不斷增加科研經費投入。通過多元化投融資機制的建立和財政稅收的扶持,不斷解決新型研發機構科研經費短缺問題。
(四)創新產學研聯盟管理機制,推進產學研—體化建設
要創新完善產學研合作機制、產學研利益共享與風險共擔機制、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和產學研聯盟互動機制等管理機制,用法律和制度規范多元參與主體的行為,提高合作效率,提高利益共享和風險共擔意識,提高多元主體協同創新能力,提高多元主體提高資源信息互通利用效率。要積極推進產學研一體化建設,健全產學研一體化的組織保障體系,把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等融合起來,鼓勵科研成果產業化,推進科學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通過創新產學研管理機制,推進產學研一體化建設,形成產學研深度融合一體化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