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彥山 張燕
摘 要:隨著經濟社會的日益發展,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日益顯露,生態環境日益呈現復雜情況,這使得環境監測工作變得越來越重要。在環境監測過程中,質量管理是它賴以生存和持續發展的基礎,而在環境監測的質量管理過程中,由于存在著一些被忽略的問題影響了環境監測工作質量水平。本文從環境監測全過程進行分析,探討在環境監測中質量管理的一些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希望對提升環境監測水平有所助益。
關鍵詞: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管理;提升水平
一、前言
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給群眾帶來便利生活的同時也污染了環境,對群眾的健康安全造成一定威脅,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家經濟的持續發展,在這種背景下,我國開始加大力度進行環境保護,大力懲處污染超標企業,大力解決污染地區污染問題,其中,環境監測工作是環境保護過工作中極為重要的一個步驟,它為環境整治工作提供數據信息以及理論的支撐與引導,所以環境監測工作中的質量管理必須得到應有的重視。
二、環境監測與環境監測中的質量管理
環境監測,顧名思義,就是相關部門和人員對環境進行系統監測,它是我國環境治理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而言,就是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對可以展現環境質量水平的因子進行監測并依據監測結果對當前環境質量水平進行合理地評定,為環境質量的管理與日后的規劃提供理論依據。環境監測主要經過以下幾個流程:第一步,相關部門接受監測任務,進行數據現場采集;第二步,根據時間限定與得到的數據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有效監測方案,根據方案對樣本進行收集并得出相關數據,對數據進行整理、統計與分析;最后,要對最終結果進行再次檢驗與審核以保證結果合理精確。
在環境監測工作過程之中,工作人員考通過一定的質量規劃、質量控制、質量改進與質量監督等活動,保證環境監測數據以及其結論的科學性與有效性,這個工作就是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管理。質量管理相對于環境監測而言涉及崗位以及人員復雜,質量管理的全過程必須要求所有相關人員都要參與到其中。
三、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缺乏應有的重視[1]
當前階段,我國大多數環境監測工作對環境監測全過程中質量管理工作予以一定重視,但是由于質量管理工作的復雜性與繁瑣性,部分人員仍然認為質量管理工作沒有必要性,不能正視質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這就導致了部分人員在進行質量管理工作時消極怠工,拖延時間、不仔細不認真的情況,這嚴重影響了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正常進行,進而影響到了環境簡餐的有效展開,不利于我國的環境治理工作。
對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管理缺乏重視的問題性的那個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特別是領導集體要全身心投入質量管理工作,成為其他工作人員的表率,起到模范帶頭作用。
2.工作人員缺乏主動性
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管理工作的順利展開,離不開所有相關人員的配合與參與,但是從目前狀況看,在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中,相關人員的參與意識不高,積極度不強,尤其是一些邊緣人員,認為質量管理工作僅僅是技術人員與管理層的任務,與他們毫無管理,對分配到的任務消極怠工,不按時完成,十分拖沓甚至要求得到金錢補償,這些觀點與要求都是片面、不合適甚至錯誤的。質量管理工作中領導人員與技術人員固然必不可缺,但是也少不了其他人員的積極配合,若是沒有這些配合,環境監測全過程中的質量管理工作必然不會順利開展。
3.環境監測過程中質量管理體系不完善[2]
一個科學有效、完整的管理體系是實現環境監測去過程質量管理提升的基礎,對各個部門崗位,各個監測管理環節的改良與發展存在有利影響。當前我國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管理體系尚不完善,各個部門、各個環節之間的交流不十分通達,使得相關信息無法在整個單位中有效流通。盡管我國的質量管理體系在不斷完善中,但是因體系不完善造成的我國環境監測過程中質量管理的薄弱,制約了我國環境監測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4.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管理中信息化建設不足[3]
在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管理工作中,信息化建設是至關重要的方面。隨刻社會的發展進步與人民要求的不斷提高,要跟得上時代步伐,滿足日益提高的要求,必須要加強新計劃建設。當期那在環境監測項目實行過程中,信息技術水平不足,相關設備落后導致管理效果不盡理想已經成為嚴重問題,阻礙了環境監測水平的提升。
四、解決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管理問題,提高環境監測水平
1.提高工作人員對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重視,調動工作人員參與質量管理的主動性
加強相關人員的工作素質培訓,使他們意識到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管理工作對提升環境監測水平的重要意義,簡化質量管理工作中不必要的過于繁瑣的程序,降低工作人員的反感程度,提高工作人員的重視程度。
另外,將質量管理工作與工作人員的業務評價、福利待遇掛鉤,讓他們切身體會到質量管理工作與他們的聯系,富有經驗的工作人員可向其他人員宣傳工作的價值與重要性,提高工作人員的對質量管理工作的積極性。
2.完善環境監測過程質量管理體系
建立系統化的科學有效質量管理體系,加強各個部門、崗位的信息流通與交流,加強監測全過程中的信息通達程度,使出現的問題可以得到及時匯報,解決的方案可以及時下達,有效提高管理水平進而提高環境監測水平。
3.加強信息化建設,提高信息化水平
一方面,政府加大投資力度,為需要的部門購進先進的信息設備并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從硬件與人員上提高環境監測的信息化水平;另一方面,政府應在全社會宣傳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管理的重要作用,提高社會責任感,將部分質量管理工作納入市場化軌道,用市場的手段調高管理水平進而促進環境檢測水平的提高。
五、結語
加強環境監測全過程管理,提高環境監測水平,是順應時代潮流的必然選擇,是保障環境質量措施施行的重要保障,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舉措。面對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管理中存在的缺乏重視、工作人員積極性不高、管理體系不完善等等問題,相關部門與人員要提高對質量管理的重視與主動向,完善管理體系,提升管理水平,只有這樣,才可以有效提高環境監測的質量水平,進而推進環境保護的施行,促進我國環保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陳文娟.加強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管理 全面提升環境監測水平[J].農技服務,2017,34(08):168.
[2]王新卉.試論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管理提升環境監測水平[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8(20):78.
[3]王曉玉,樊萍,王斌.試論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管理提升環境監測水平[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7(08):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