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晨曦
摘 要: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在我國市場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這些中小企業逐漸成為推動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對于我國的經濟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國中小企業起步較晚,發展過快導致缺乏相應的財務管理制度,自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風暴以來,我國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不足之處逐漸暴露出來。財務管理作為一個企業資金安全的最重要保證,是一個企業的生命線,因此必須加快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改進措施。本文通過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目前面臨的問題,進行簡要分析,并提出相對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對策分析
一、引言
隨著近些年來市場化經濟逐漸發展,我國的市場經濟改革已經到了深入階段,中小企業作為改革開放以來迅速發展的重要經濟力量,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貢獻。然而,隨著市場的深化改革,以及世界經濟形勢嚴峻,我國的中小企業面臨著更艱巨的問題與挑戰。為了在日趨激烈的國際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保證自身的商業競爭力,中小企業必須加強對財務管理的改進工作,通過完善財務管理的相關體系與制度,從而讓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走上正規,成為企業長期健康發展的保證,這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企業財務管理重要意義
(一)成本控制功能
通過科學有效的財務管理工作,有助于提升企業的成本控制功能。相關的財務工作人員通過系統的研究與分析,根據以往企業的財務狀況以及相關指標,從而對企業未來一年或一季度的財務支出狀況進行簡要的預測,為企業在下一階段的發展提供有效的成本預算機制。通過控制企業產品的成本,其中包括生產成本,銷售成本,以及對職工薪酬的管理等,從而達到更加高效的成本控制功能,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
(二)管理監督功能
通過有計劃的財務管理,能夠對企業內部的財務支出活動進行有效的監督與控制。通過財務部門在季度初期制定的相關計劃,來衡量企業各部門指標的完成情況,從而得知各部門的工作質量。一方面能夠對各部門的工作進行有效的監督,另一方面還能夠為企業的這個決策提供相應的依據。
(三)資金管理功能
通過對企業的財務支出狀況進行分析,結合企業本年度的戰略目標以及實際工作情況,從而對企業資金流的使用進行有效的管理。資金流是一個企業的生命線,是企業正常運轉與獲得利潤的最根本的基礎,所以做好資金管理工作是絕對不可以忽視的。而資金管理必須通過財務部門的日常工作,綜合各方面的數據,從而總結出最適合企業正常發展的資金使用方法,加強企業的資金管理功能。
三、現階段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狀況
(一)管理觀念落后
由于我國的中小企業數量十分龐大,但規模普遍較小,所以在中小企業中,廣泛存在著大量缺乏專業技術以及管理知識的企業管理者。大部分的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缺乏相應的先進觀念,管理思想較為落后,并不能夠正確認識到財務管理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從而并沒有將財務管理工作納入到企業管理的制度范圍里。這種對財務管理工作的不重視導致了企業財務方面面臨著更加巨大的風險。除此之外,大部分中小企業更加追求短期利潤的最大化,而缺乏更加長遠的眼光,不知道該如何運用科學的財務管理來規劃企業的長期健康發展。這也導致了財務管理的風險控制作用,無法得到有效的實現,企業的資金評估、風險評估等缺乏科學合理的標準。
(二)財務人員素質不高
除了企業管理人員缺乏應有的觀念以外,大部分中小企業中的財務人員專業素質能力不強,缺乏相關工作經驗和知識,其具體表現為:第一,缺乏科學高效的財務管理工作經驗,在日常的企業財務工作中,只是機械的執行相關的財務計算工作,而缺乏對數據的總結分析,以及對未來企業發展的預測。第二,由于中小企業的規模較小,為了減少人員開支,從而裁減掉一部分財務人員,導致財務管理工作無法順利開展。第三,部分財務工作人員缺乏應有的職業責任感,不能夠正確的執行相關的工作。
四、解決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的對策
(一)轉變企業財務管理觀念
對于企業的管理者來說,首先應該加快觀念的轉變,從根本上認識到財務管理工作對于企業日常生產活動的重要作用,從而真正重視財務管理工作。這就要求相關的高層管理者要樹立創新思維,緊隨時代的發展變化以及國內外市場經濟狀況,樹立起敏銳的風險意識以及財務管理意識,從而轉變企業的經營方式。管理者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樹立相應的管理觀念:第一,管理者應該樹立更加科學的經營觀念,學會有效控制企業的成本支出,并采取積極的行動來規避風險,從而幫助企業獲得利益最大化。第二,管理者應該樹立風險觀念,學會從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中總結經驗,通過對市場環境的分析,來對未來企業可能遇到的風險,進行有效的預測,從而幫助企業減少風險帶來的損失。第三,要樹立系統管理的觀念,不再把企業管理作為單純的生產管理或人員管理,而應該著手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管理系統,將財務管理擺在重要的地位,從而確保企業整體發展的科學有序。
(二)加強相關制度建設
企業應該完善相關的管理制度,將財務管理制度納入到企業的管理體制當中,并將其放在重要的地位。首先企業應該培養財務工作人員的管理意識,完善相關制度,實現責任落實到人,并加強相關的監督管理。另一方面,針對中小企業規模較小,資金使用量較小的特點,應該對財務人員的工作安排進行更加合理的設置,用最精簡的工作隊伍實現最高效率的管理工作。在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方面,例如現金、報銷、采購以及財務核查等方面,應該進一步完善。與此同時,還應該加強對財務管理工作的監督,規范工作程序,使相關的工作更加合理化。
(三)增強企業科學投資能力
由于中小企業的資金規模較小,加上近年來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較大,所以中小企業在資金投資時,應該盡量避免高風險的行業。為了更加合理的規避金融風險,企業還應該借助相關的金融工具,進行風險對沖以及套期保值,從而保證企業的資金管理更加科學合理,極大的減少了外部環境帶來的財務風險。
在企業的投資戰略方面,高層管理者應該更加慎重,考慮更加周全。應該針對企業自身的特點,結合企業內部發展動力機制,來尋找更加合適的投資戰略。一般來說,中小企業并不是單純的追求利潤最大化,而是要保證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持續健康的發展,因此應該將公司的戰略目標定在實現所有者權益最大化上。
參考文獻:
[1] 肖斌. 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對策[J]. 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 2018(7).
[2] 汪敏敏. 新時代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中國鄉鎮企業會計, 2018(1):81-82.
[3] 宋霞, 姜春蘭, 周霞. 山東省民營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研究——基于對省內部分民營中小企業的調查[J]. 財會學習, 2018(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