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筑工程屋面防水體系的有效構建,一方面能夠避免外界雨水等環境對建筑功能空間造成影響,使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得以更全面的保障;另一方面,憑借防水施工技術,更便于管控屋面排水質量,避免雨水與混凝土屋面板接觸,使屋面結構受到侵蝕,以便保障建筑功能空間的使用年限。本文基于屋面防水問題展開分析,在明確技術要點同時,期望為后續屋面工程體系的構建提供良好參照。
關鍵詞:土木工程;建筑屋面;防水工程;技術分析
屋面防水工程根據施工資料可分為柔性防水屋面、剛性防水屋面與涂膜防水屋面。在土木工程中,柔性防水屋面因為經濟性與高效性的施工優勢經常被使用,但因其使用年限的限制,無法應用與規格較高的建筑工程中,而剛性防水屋面與涂膜防水屋面則滿足了此類工程的施工需求。因此,為滿足建筑工程構建質量要求,應對其防水施工技術深入研究。
1 建筑屋面防水工程常見問題分析
首先,在建筑屋面防水工程體系構建過程中,因為設計者并未考慮建筑地區環境的差異性,僅是按照國標圖集進行設計,極易在屋面防水與排水方面出現設計不合理的情況,甚至直接影響建筑防水體系的適用性;其次,在新型材料使用過程中,工程管理人員并未提供適用的施工技術,使得工程材料性能無法發揮,難以為建筑功能空間提供應有的保障,甚至在基礎的排水坡度與排水流線等問題上并未引起關注,同樣會影響建筑防水工程質量;最后,屋面防水工程并未落實結構、溫度變形與基土沉降等專項設計,使得建筑屋面防水體系受損,也是現階段最常見的施工問題。
2 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技術要點分析
2.1 柔性防水屋面施工
此類屋面施工主要是借由防水卷材滿鋪并通過粘結材料嵌縫形成防水系統。在材料選擇期間,施工人員需根據地方氣候環境判斷可能對防水卷材造成的影響,再選擇適當的結構層次與施工材料。例如,在南方空氣濕度較高的地區,便需要在防水層下設置隔汽層,而北方則需要考慮保溫層的設置,避免外界溫度變化對防水材料造成傷害。其次,粘接劑的選擇需要根據防水卷材的特點進行篩選,確保不會與防水卷材出現化學反應,且能夠確保粘結牢固,才能為建筑防水屋面的施工質量提供保障。
根據以往工程資料可知,在柔性防水屋面施工期間,管理人員必須嚴格審核當前氣候環境使用的適宜性,避免在雨天、雪天和大風天氣施工,才能使工程施工質量得以保障,若在施工過程中出現氣候影響狀況,則需要做好屋面防護工作,以避免對材料造成損傷。其次,在防水卷材敷設期間,需確保基層平整性滿足施工要求,并且卷材鋪貼順序與搭接尺寸滿足工程規范性要求,在泛水、檐口等部位應加強防水卷材的施工操作,避免雨水迸濺入防水層內部,才能使建筑混凝土屋面板得到更全面的保障。
2.2 涂膜防水屋面施工
(1)涂膜材料選擇
涂膜防水屋面主要是在屋面板基層上均勻涂抹防水涂料,在確保厚度與剛性滿足屋面防水的要求后,便能夠為建筑工程提供整體性較強的防水系統,此類施工形式主要應用于大型體育場館類建筑,能夠適應不同種屋面結構形式,但也因此施工造價較高,對施工技術的要求也較為嚴格。期間,在選擇防水材料時,應秉承防水性能、耐久性、耐高溫性、抗腐蝕性較強的要求進行篩選,并根據施工技術水準進行選擇,確保強度與延展性滿足屋面變量系數的要求,且不會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
(2)涂抹施工工藝
涂膜防水層施工的工藝流程為清理、修理基層表面→噴涂基層處理劑(底涂料)→特殊部位附加增強處理→涂布防水涂料及鋪貼胎體增強材料→清理與檢查修整→保護層施工。
另外,涂膜防水層施工完畢經質量檢查合格后,應進行保護層的施工。常用的涂膜保護層材料有細砂、云母或蛙石保護層,淺色反射涂料保護層,預制塊體材料保護層,水泥砂漿保護層,細石混凝土保護層等。當采用細砂、云母或蛙石等撒布材料做保護層時,應先篩去粉料,在涂布最后一遍涂料時,應邊涂布邊撒布均勻,不得露底,然后進行輥壓粘牢,待干燥后將多余的撒布材料清除。當采用淺色反射涂料做保護層時,應在涂膜固化后進行。當采用預制塊體材料、水泥砂漿、細石混凝土做保護層時,其施工方法與卷材防水層保護層相同。
2.3 剛性防水屋面施工
剛性防水屋面是指利用剛性防水材料作為防水層的屋面,主要有普通細石混凝土防水屋面、補償收縮混凝土防水屋面、纖維混凝土防水屋面、預應力混凝土防水屋面等
(1)隔離層施工
剛性防水層和結構層之間應脫離,即在結構層與剛性防水層之間應設置隔離層,使兩者的變形互不受約束,以免因結構變形造成剛性防水層的開裂。常用的隔離層有:石灰砂漿隔離層、水泥砂漿找平層上干鋪卷材或塑料薄膜隔離層。因隔離層強度較低,在隔離層上繼續施工時,要注意對隔離層加強保護。綁扎鋼筋時不得扎破其表面,防水層混凝土運輸時應采取鋪墊板等措施,振搗混凝土時更不能振酥隔離層。
(2)分隔縫設置
為了減少由于溫差、混凝土干縮、徐變、荷載和振動、地基沉陷等變形造成剛性防水層的開裂,應按設計要求設置分格縫。如設計無要求時應按下述原則留置:分格縫應設在屋面板的支承端、屋面轉折處、防水層與突出屋面結構的交接處,并應與板縫對齊;分格縫的縱橫間距不宜大于6m,或“一間一分格”,其面積不超過36m2。分隔縫的寬度宜為5~30mm。可采用木板在澆注混凝土之前支設,混凝土初凝后取出,起條時不得損壞分隔縫處的混凝土;當采用切割法施工時,其切割深度宜為防水層厚度的3/4。分隔縫內應嵌填密封材料,上部應設置保護層。
3 建筑屋面防水工程質量控制措施
首先,在屋面防水體系施工前,管理人員需參與圖紙會審工作中,判斷圖紙內容與工程適用性存在的問題以及優化建議,再對施工材料進行選擇,并對材料質量進行詳細檢測。其次,管理人員需根據工程需求提供施工培訓平臺,以便施工人員知曉技術要點,使建筑工程防水體系的構建質量水準顯著提升。最后,在防水工程施工期間,應嚴格審核施工隊伍資質問題,以避免非專業的施工人員進入場地,對工程施工質量造成損害。
4 結束語
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術的有效落實,不但能夠為建筑功能空間提供更全面的防水系統,避免外界環境對居民財產安全帶來損害,同時借助詳細的施工圖集,更便于管控施工嚴謹性,使防水工程體系質量顯著提升,也避免了外界環境對建筑結構體系造成傷害。故而,在論述土木工程中屋面防水工程技術研究期間,必須明確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流程與技術要素,并提供詳細的工程管理方案,才能為后續建筑屋面工程體系的構建提供更全面的技術保障。
參考文獻
[1]趙文璟.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屋面防水技術的應用[J].四川水泥,2017(11):249-249.
[2]吳敏良.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屋面防水技術的應用[J].低碳世界,2017(14):146-147.
[3]景生輝.建筑屋面防水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分析[J].甘肅科技縱橫,2017,46(8):50-52.
[4]竇興望.建筑屋面防水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分析[J].城市建筑,2017(2):104-104.
作者簡介:程瑩瑩,身份證號:23072219880826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