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莎
摘 要: 在進行工程造價人才分析與高職造價專業人才能力培養定位分析的基礎上構建了“基于學習情態的培優與補強”分層培養模式,并就該分層培養模式的具備方法和路徑進行闡述,并就其推廣應用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 高職;工程造價;分層培養;培養路徑
近年來,隨著高職招生錄取制度改革及多樣化招錄方式的實施,不同招錄方式下的高職學生的基礎素質與學習能力存在較大差異。同一招錄方式下的學生因其基礎知識、興趣愛好和努力程度等方面的因素,在知識掌握與技能養成等方面也表現出一定的差距。同一專業不同招錄生源之間,相同生源不同個體之間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動力具有明顯的層次性。國內外一些文獻對分層培養進行了介紹和研究,但就一所學校的某一專業開展分層培養的研究很少。本文以工程造價專業為例,探索適合高職土建類專業人才分層培養的模式與路徑。
1 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分析與能力培養定位
1.1 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分析
中國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協會對從事工程造價專業人才的管理包括建設工程造價員和注冊造價工程師兩個級別。建設工程造價員是從事工程造價工作的基礎崗位,成為注冊造價工程師則須報名參加造價工程師執業資格考試,考試通過取得執業資格,注冊后成為注冊造價工程師。報名造價工程師考試必須滿足從事工程造價業務工作滿5年的工作年限要求。
工程造價是一門工程技術與工程管理學科的交叉專業,要做好造價必須熟悉工程施工技術和施工工藝、掌握建筑材料設備以及施工方案的經濟方案比選等。很多優秀的工程造價人才都是從施工生產管理一線不斷積累工作經驗而成長起來的。通過行業企業調研可知,工程造價專業畢業生初始就業的工作崗位包括施工員、資料員等職業資格崗位,這些崗位的工作綜合性要求比造價員崗位低,卻能為從事工程造價工作而積累豐富的經驗,從而更好地做好工程造價工作。
1.2 高職工程造價專業能力培養定位分析
參考國外工料測量師專業能力標準體系以及我國工程造價專業人才職業資格、崗位工作任務與職業發展要求,高職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一方面要保證全體工程造價畢業生具備完成施工員與造價員崗位工作任務的能力及其職業發展的后續能力,另一方面對于學習能力強,有主動學習積極性的學生應進行創新實踐訓練和全過程造價管理能力培養,使其具備和達到更高的知識水平和專業能力。因此,高職工程造價人才培養應定位于培養具有本專業的必備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具備較強的從事施工企業建筑工程測量、建筑工程資料管理、實施現場施工技術方案、編制建筑工程施工圖預算、編制工程量清單與招標控制價、投標報價等造價文件、進行現場施工成本控制與項目管理和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等實際工作能力,適應建筑工程相關崗位工作任務需要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其中,進行現場施工成本控制與項目管理、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能力為高職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能力的高級要求,其它所列工作能力對應施工員、造價員以及資料員等崗位工作能力的一般要求。
2 “基于學習情態的培優與補強”分層培養模式構建
根據高職工程造價人才分析與高職工程造價專業培養能力定位分析,在進行師生訪談基礎上,結合近10年來的工程造價專業教學實踐,工程造價專業學生分層培養宜采用“基于學習情態的培優與補強”分層培養模式進行。
所謂學習情態這里指的是學生的學業情況和學習態度。一個學生的學業情況可能不理想,但其學習態度積極認真,只是沒有掌握相應的學習方法。因此,“基于學習情態的培優與補強”分層培養模式要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況,也要考慮學生的學習態度與意愿來進行分層,并在實踐中探索合適的調整機制。“基于學習情態的培優與補強”分層培養模式可在現有高職基于工作過程課程體系基礎上實施,學生完成大學公共課程和一二年級必備專業能力課程后,大三年級課程組織時根據學生情態變化分層結果設置差異化課程。差異化課程設置是學生學習情態分層變化后提升教學效果的策略性選擇。
依據學生學習情態分層結果,中間層學生繼續原有課程體系,進行綜合能力實訓和專業技能拓展;培優層學生除進行綜合能力實訓與專業技能拓展外,增設技能大賽平臺訓練、工作室工學融合培養等方式進行創新應用與全過程造價管理能力培養;而對補強層必備專業能力掌握較弱的學生,根據其意愿實施單項實踐技能強化訓練和興趣愛好課程選修,不再進行專業能力拓展與綜合能力實訓。
3 高職工程造價專業分層培養具體方法與路徑
3.1 培優層工作室工學融合培養
工程造價作為服務性行業,其對工作場所的要求不高,只需合適的辦公空間配備辦公家具、電腦和相應的專業軟件即可。因此,工程造價專業工作室工學融合培養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由具備工程造價業務資源的“雙師型”教師在學校設立工作室,二是將工作室建在校企合作基地企業,聘請企業教師承擔教學任務。工作室工學融合培養以學習情態培優層學生為教學對象,依托實際工程計價與控制任務制定滿足創新應用和全過程造價管理能力培養相一致的培養計劃和方案,讓培優層學生通過參與真實項目的招投標文件編制,工程價款結算等造價業務活動,結合前期所學知識實現學以致用,提升專業綜合應用能力。
3.2 培優層技能大賽平臺訓練
工程造價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其工作任務完工的時限性要求也很強。近年來,湖北省教育主管部門舉辦了工程造價技能大賽,選拔學生參加教育部主辦的全國工程造價技能大賽。中國建設教育協會聯合廣聯達軟件、斯維爾軟件等造價軟件企業也舉辦了算量大賽和BIM大賽。這些技能大賽要求參賽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相應實際工程項目的工程量手工計算與清單列項、軟件平臺建模計算工程量、工程造價創新實踐能力應用等比賽任務。學生通過技能大賽平臺進行相對高強度訓練,專業能力得到快速提高,鞏固教學效果。
3.3 補強層興趣愛好課程選修
現有招生制度下,高職學生絕大多數均是高中應屆畢業生,其在填報專業志愿時更多地是聽從了父母或親朋的建議,自身對專業認識不足,這也導致部分學生在入校學習一段時間后發現自己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但又受到轉專業條件所限而無法轉入其他專業學習。雖然這部分學生中有些明確表示今后不從事工程造價相關工作,但通過現行的基于工作過程的任務式學習能夠教會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通用方法和能力,為其今后從事其他工作鋪墊。因此,對于這部分學生通過交叉學科課程的興趣愛好課程選修,強化其興趣愛好作為未來職業的可能性。
3.4 補強層單項專業技能強化
因招生錄取渠道的多樣性,確有部分高職學生因為入學前就養成的不良學習態度和習慣使其學習能力相對較弱。比如少部分學生缺乏空間想象能力,不能理解建筑工程圖紙所表達的內容;部分學生的計算能力差,無法適應鋼筋翻樣工程量計算要求。因此,對于這部分學生,可對其掌握較好的單項專業技能進行強化訓練,使其熟練掌握基礎崗位實操技能,順利畢業并能夠找到與單項技能相對應工作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