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作為培養社會人才的重要高等學府,其校園安全問題對于高校學生的人身健康保護和社會人才的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相關教育部門和高校自身需要重視高校校園的安全隱患,及時發現問題并做好應對策略。高校校園隱患有多種不同類型,需要高校對其進行一個全面準確的排查和統計,由此才能夠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應對策略。本文對當前我國高校校園當中所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并據此提出了相應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高校;校園安全隱患;應對策略
前言
隨著國家政治經濟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也隨之不斷擴大。受時代環境的影響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近年來高校不斷擴大招生規模以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全面型人才。然而由于社會日益迅速的發展和不穩定因素的存在,使得我國高校校園的安全環境存在著一定程度的不安全性,這些安全隱患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高校學生的正常生活。因此就要求相關教育部門和高校自身加強對校園安全隱患的重視程度,做好相關的應對措施和防范措施,為高校學生提供一個安全健康的學習環境。
1.我國高校校園中所存在的安全隱患
高校校園的安全隱患是存在于校園生活的各個方面的,需要高校從高校學生的居住環境、學習環境、飲食環境等一系列內容進行全面分析。
1.1高校學生居住環境的安全隱患
高校學生大多是住校生,因此高校內的學生公寓是學生日常居住的場所。作為高校學生的學習生活的重要地點,高校校園公寓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極多。由于學生公寓和校園生活的限制,使得高校學生會在公寓內使用一些功率較大的生活電器。夏季時溫度較高,這時在公寓內使用或私自進行電路連接、插排所同時使用的電器較多會導致電線自燃從而引發火災[1]。冬季多數學生會在公寓內使用熱得快、電煮鍋和電熱毯等大功率電器,同樣也會導致公寓內斷電或者引起火災等問題。
1.2高校學生飲食環境的安全隱患
衣食住行是日常生活的基礎,“食”作為影響高校學生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的重要內容,需要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視。由于高校學生都是成年的大學生且多數高校都是開放型校園,所以大部分的高校學生都會選擇去校外的餐飲店鋪進行日常飲食或者選擇點定外賣。而校外的餐飲店鋪有一大部分都是缺乏正規營業執照的三無店鋪,其選用的食材有時是不衛生甚至是過期存在一定程度毒性的食材,會導致高校學生出現食物中毒等情況,對高校學生的生命安全帶來了較大的隱患。
1.3高校學生網絡環境的安全隱患
當前是網絡信息化的時代,近年來在高校校園中網絡已經深入到高校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學習的各個方面當中。在學習方面多數高校都通過網絡教學平臺來進行平時課業的布置和學習資源的分享,需要學生借助網絡來進行自主學習。除此之外,高校學生當前的學費交納和校園信息的獲取也大多是借助網絡來進行的。由此對于高校學生來講網絡環境已經是其日常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而當前網絡環境中魚龍混雜,校園信貸詐騙、網絡病毒等多方面因素都對高校學生的網絡學習生活環境帶來了較大的安全隱患[2]。
1.4高校學生交通環境的安全隱患
多數高校占地面積較大,校內專用車輛無法有效地滿足所有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需求,因此會有部分高校學生選擇自主駕車或騎車。由于高校的開放性使得高校校園內的外來車輛較多,且高校內學生和教師人數較多,會產生高校校園內交通擁堵或來往車輛速度過快及超載等情況。高校校園內交通問題給學生帶來了較大的安全隱患。
2.高校校園安全隱患的應對策略
安全高校校園的構建需要高校和相關教育部門采取部分強硬措施來優化高校校園環境,也需要教師引導高校學生加強安全防患意識,以從多方面來確保高校校園的安全性,為高校學生提供一個安全、氛圍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
2.1加強對高校學生公寓的管理
確保高校學生居住環境的安全性,首先要制定一個明確的公寓管理與懲罰制度,來對高校學生的公寓生活行為作出一個明確的要求與規定。例如高校可以明確高校公寓內所可以使用的電器功率以及不得在公寓內使用的違規大功率電器,并對于違反相關規定的學生作出一個合理有效的懲罰措施[3]。在明確了高校公寓管理與懲罰制度之后,高校需要加強對學生公寓的管理與監督力度,可以通過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來最大化地排除高校公寓內的安全隱患,為高校學生提供一個安全的居住環境。
2.2加強對高校周邊餐飲環境的整治力度
對于高校學生的飲食安全問題,高校應該與相關餐飲監督檢查部門結合起來,對高校校園周邊的餐飲店鋪進行一次全面排查,對于三無店鋪要及時進行整改。高校和相關部門可以制定一個檢查計劃或監督制度,定期對高校校園周邊的餐飲店鋪進行全方面的檢查以確保其安全性和衛生。此外還要重視部門外賣店鋪的環境和安全問題,對于部門缺少實體店鋪和營業執照的外賣作坊應該及時勒令其停止外賣服務。此外對于高校校園內的食堂也要定期進行衛生打掃和消毒,確保高校校園內飲食環境的安全與衛生。
2.3加強對高校網絡環境的優化
網絡環境的范圍較大且較為復雜,對于這部分的安全隱患排除可能會存在一定程度的難度。因此對于高校的網絡環境高校可以首先培養高校學生良好的安全意識和網絡常識,幫助高校學生樹立一個辨別網絡環境可靠性的意識和能力。其次高校要對校園內部網絡的攔截工作水平進行進一步的提高,建立高校校園網絡阻擋垃圾網絡信息的有效系統。通過有效的網絡信息監督和攔截可以實現較為高效的高校網絡環境優化,為高校學生提供一個相對安全健康的網絡環境[4]。
2.4加強對高校交通環境的優化
高校的開放性決定了高校內車輛來往的復雜性,高校無法完全隔斷校內校外之間的交通聯系,由此可以從降低車輛來往復雜性來進行高校交通環境的優化。高校可以對校外車輛的進入做出一個限制,例如規定一定的開放時間和固定的停放地點,并在校內實施全程限速。對于高校校內學生和教師來講,也要培養其減速慢行的行車意識,并明確規定高校學生不得在校內駕駛汽車和使用電動車。
結言
綜上所述,高校校園的安全隱患存在于社會的各個方面,與眾多因素都有聯系。因此排除高校校園安全隱患不僅需要相關教育部門和高校加強監督保護程度,還需要社會各個方面共同努力來維護高校校園安全。高校自身更加需要重視安全隱患問題,通過對以往高校校園安全隱患的相關案例分析來全面排查高校當前所存在的校園安全隱患,由此制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以切實保護高校學生的安全與健康。
參考文獻
[1]洪鎖柱.高校校園安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7):269-270.
[2]肖明朗.高校安全穩定的影響因素及防范機制和對策研究[J].科教文匯,2015(29):133-134.
[3]商蕾.大學生安全隱患因素構成分析[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5(02):114-117.
[4]劉革,岳文赫,原東.高校安全穩定的影響因素及維護對策研究[J].遼寧經濟,2016(11):14-17.
作者信息:司文建,男(1978.2-),漢族,商丘人,本科,實驗師,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