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亞斌
摘要:創新生態觀可以實現整個產業的優質生態特征,可以突破傳統科技管理的弊端,在創新中實現新的成功。本文主要探討創新生態觀的基本內涵以及科技管理的新模式。
關鍵詞:創新生態;科技管理;管理模式
現在總是能從各種新聞媒體中看到我國不斷取得的各項新的技術成果,但也必須清楚地認識到,當前我國許多的科技發展項目并沒有被應用于實際的生產發展當中,產業發展與科技發展嚴重脫節,這是科技管理所存在的最大問題。必須要從創新生態的觀念出發,用創新生態的理論使科技管理模式的進一步改善。
1創新生態的重要性
生態系統的提出對科學界乃至人類社會都有著極其重大的影響。該系統是由近代英國著名的生態學家所提出,認為自然世界中所有生物的個體都不是單獨存在,并與自己所處生存環境之中保持著相互依托、相互輔助、相互承接的關系,進而形成統一整體,這一整體的系列關系鏈條的集成構成了生態系統結構。相關科研學者試圖用生態系統理論去結合經濟管理學中的技術創新問題。所以,創新生態系統是由自然界全部主體與外界環境互相影響、互相存在、互相溝通的有機統一體,其中包括:各商業合作關系、國家政府機關部門、高等院校和相關的科研單位、股票金融機構等創新主體和與其保持關系的互動個體,其中包括參與學習,技術、資質、能源等各種創新要素,在各個主體之間的流動和滲透。通過對創新資源有效整合,實現科技管理與經濟效益的有機結合,在逐步實現創新生態的大背景下,構建出互利共惠的信息平臺。吸取引用各自優點,實現共同發展。
2創新生態觀的科技管理模式
2.1從生態角度進行科技立項工作
從生態角度進行科技立項工作可以解決好有技術沒有市場的尷尬問題,從而實現國家科技對企業生產的支持,進而把科技部門的決策轉換為對整個產業鏈的帶動。首先,生態角度進行立項,更加重視技術本身的生態性特征,能夠充分考慮國外內相關技術的情況,使技術投入企業就能形成相對優勢,有助于獲得產業上的成功。其次,在技術轉換的過程中更注重技術的成熟性,力求用成熟的技術來支撐項目的發展,進行有效的降低企業產業發展的風險。第三,可以提高市場的廣闊性需求,滿足市場的實際需求,同時也利于圍繞市場開拓出企業的經營模式。第四,有助于建立起圍繞市場生態的,集科研與市場開發于一體的團體,使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得到科技的有效支持和實現快速發展。
2.2提倡對外開放與合作創新
全球化的發展趨勢為科技管理提供了一個復雜多樣的發展環境,這就決定了當前形勢不可能單單依靠國內的科技發展需求來進行科技創新工作,應積極提倡對外開放與合作創新。充分利用國際市場能為我國提供的一切資源,多方合作,互相借鑒先進的科技管理理念,實現共贏的目標。
2.3處理好國家安全與商業利益的關系
要想保證國家安全,就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自我科技管理體系,而這個體系要與生態理念相結合,形成自主的科技管理模式,避免我國的核心科技被竊取。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國的許多企業已經融入了國際市場。所以在進行科技管理模式的創新發展過程中,要采取具有針對性管理措施,在“自主”與“開放”之間尋找平衡。
2.4科技管理體制應向主導集成創新轉變
企業不僅要在關鍵的核心技術上取得突破,也要做好對國際標準的對接,充分融入到全球產業鏈之中。自主創新不等于自己創新,而是應當以一種競爭與包容共存的視角適當借助外部力量,通過資源整合為我所用,既在關鍵核心技術上實現壟斷和取得競爭優勢,達到產業鏈主導的目的,又能夠整合產業鏈中其他外部優勢資源。例如,清華科威國際技術轉移有限公司針對我國造紙工業中環境污染問題難以解決、中小造紙廠又無法自行研發與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現狀,先引進在歐洲完成初步試制的“無污染酸法制草漿”技術,然后委托國內眾多科研機構和企業進行攻關性改造。作為科技主管部門,應在以下兩個方面做出完善:(1)改變認識,逐步加強針對企業技術引進與二次開發集成的資金與政策支持,特別是在項目立項與審批上,提高這一類項目的立項率,不能老是拘泥于“自主創新”框架,否定集成創新的重要性;(2)必須主導建設跨區域的“科技熱線”網站,實現與國內、國外各類知名企業、跨國公司及科技孵化基地、技術交易部門的網絡鏈接,形成有效的創新同盟,并主動尋求合作,為本地區企業營造協同化的網絡創新生態環境。
2.5實驗室建設與項目評審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管理更是關乎企業的良性運作與穩定發展。建立現代化的綜合性科研實驗室勢在必行,加大對實驗室的資金、人力、物力等全方面投入。企業上級管理部門應該對實驗室投入定向資金,引進先進的科學儀器與研究設備,為實驗室打造優質的硬件條件。人力方面,首先經過細致的層層選拔,組建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隊伍,經過系統培訓與學習研討等形式,進而提高整體隊伍人員的職業道德業務技能。在資源方面,嘗試努力與國內外先進的實驗單位的科研人員進行溝通交流,學習其科技方面的優點,搭建科技共享網絡平臺,實現資源的統一共享。項目評審對于一個項目是否可以正常確立與順利開展起著決定性作用,項目評審的初衷是建立在對項目部管理人員的信任之上,并對該部的管理能力與管理方案進行一次綜合性的審查,運用科技創新生態的動態管理模式,把項目評審切實落到實處,評審過程中加大對項目全過程中的不定時調整的監控,緊跟其項目變化,從各個環節加強項目評審的管理監督作用。
3結束語
從創新生態觀的角度來看,當前的科技發展并沒有形成一個科學的、全面聯動的管理模式,只是過度追求技術的發展,忽視了市場的導向性作用,盲目地認為自主創新就是關起門來搞技術,這就造成了孤島現象的出現。對此,應從創新生態觀的視角出發,重新審視當前的科技管理模式,將科技創新與產業化發展結合起來,落實科技成果,提升科技管理的效率,促進我國科技管理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胡寶貴,楊博瓊.農業龍頭企業技術創新及其協同系統的研究[A]//第九屆中國科技政策與管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
[2]朱文洪.新形勢下如何加強科技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0,1.
[3]陽震青,彭潤華.創新生態觀視角下中小企業協同創新業績評價研究[J].市場研究,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