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四川省婦幼保健院兒保科,四川 成都 610045)
氣質既是人格發展的基礎,也是性格的核心[1]。氣質又是個體對體內、外刺激以情緒反應為基礎的行為方式,是個性心理特征之一[2]。有關文獻報道智能發展和氣質類型的關系為氣質積極的易養型兒童智能發展程度相對氣質偏消極的難養型兒童來講高一些[3]。但不同氣質特點的個體與周圍世界的作用方式各不相同,這會影響嬰幼兒與周圍人群的關系,并影響其行為的發展方向;且圍產期高危因素所致的兒童健康狀況不良等對行為問題的發生幾率高于正常兒童[4]。因此及早全面了解氣質的類型及相關的影響因素,可以為兒童的個體化養育提供理論指導。嬰幼兒的氣質掩蔽性小,較易觀察[5]。為了更好了解出生時狀況對嬰兒氣質類型特別是對難養型氣質的影響,故行本次調查研究。
選擇2015年3月至2016年11月在四川省婦幼保健院產科,正常產婦(孕期無合并癥和妊娠期相關并發癥)生產的足月單胎新生兒,出生體重為2 500~4 000g。
納入標準:出生有臍帶繞頸、羊水糞染、胎膜早破、胎盤早剝、出生窒息、入住新生兒科等1個或幾個高危因素的新生兒,父母文化水平在大專及以上、父母一方有穩定工作、在調查期間固定居住在成都市五城區內,并堅持在本院兒保科定期進行保健大于1年的嬰兒。
排除標準:主要撫養人有更換、嬰兒在調查期間發生重大疾病(如:腦炎、重癥肺炎、中重度貧血、顱腦外傷等)、有更換居住地、父母工作有重大變化(離職、更換工作)、父母離異、重要親屬去世等。
1.2.1嬰幼兒氣質問卷
采用2002年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新生醫院兒保科信息中心聯合研制,由張勁松、沈理笑研究和策劃的1~4月齡、5~11月齡氣質問卷,由帶養者分別于嬰兒4個月和11個月時填寫問卷。填寫前由專業兒保人員給予詳細的填表說明和指導。各問卷每項目分為:從不、偶爾、很少、有時、經常、總是、不適用7個尺度。根據每題的維度選擇計算出每個維度的得分,從而將氣質類型分為5種:易養型、中間偏易養型、難養型、中間偏難養型、啟動緩慢型。為了更直觀地顯示出生時相關因素對嬰兒氣質的影響情況,本研究特別將易養型、中間偏易養型合并為易養型,將難養型、中間偏難養型、啟動緩慢型合并為難養型。將兩次測評結果不一致的樣本剔除。
1.2.2影響氣質相關因素調查表
自行設計編制影響氣質相關因素調查表,內容包括:性別、出生胎齡、出生方式、有無臍帶繞頸、有無羊水糞染、有無胎膜早破、有無胎盤早剝、有無出生窒息、有無入住新生兒科、新生兒科住院時間等項目,由患兒母親填寫調查表,并有專業醫護工作人員解答并指導填寫。
運用SPSS 16.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用t檢驗或卡方檢驗確定影響因素,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歸分析確定其影響程度,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研究共收集350人,剔除在4月齡和11月齡填寫問卷氣質類型不一致及隨訪脫漏的樣本后共納入269人,占隨訪人數的76.86%;將其分為難養型和易養型兩組,難養型43例,占15.99%,易養型226例,占84.01%;其中男童易養型為111人,難養型為21人,女童易養型115人,難養型為22人。
對10個因素進行單因素分析顯示,有5個因素:出生方式、有無胎盤早剝、有無出生窒息、有無入住新生兒科及新生兒科住院時間,在易養型組和難養型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可能影響嬰兒氣質狀況的單因素分析結果[n(%)]
Table 1 Single factor analysis of possible factors of infant’s temperament[n(%)]

因素易養型(n=226)難養型(n=43)χ2/tP性別 男111(41.26)21(7.81)0.0000.973 女115(42.75)22(8.18)出生方式 順產148(55.02)21(7.81)4.2920.038 剖宮產78(29.00)22(8.18)臍帶繞頸 無162(60.22)35(13.01)1.7410.187 有64(23.79)8(2.97)胎盤早剝 無157(58.36)23(8.55)4.1720.041 有69(25.65)20(7.43)胎膜早破 無161(59.85)31(11.52)0.0100.910 有65(24.16)12(4.46)羊水糞染 無212(78.81)38(14.13)0.9030.342 有14(5.20)5(1.86)出生窒息 無214(79.55)36(13.38)5.0620.025 有12(4.46)7(2.60)入住新生兒科 無195(72.49)29(10.78)11.3830.001 有30(11.15)15(5.58)新生兒科住院時間(天)7.99±1.1112.23±2.11-19.3450.000出生時胎齡(周)39.37±0.9439.26±0.970.6490.517
設定與難養型相關的5個因素為自變量,以是否為難養型為因變量,進行多元逐步Logistic回歸分析(最大似然估計),得到最優模型。篩選出的5個獨立性較好因素,根據標準按回歸系數由大倒小依次排列順序為入住新生兒科、出生窒息、出生方式、胎盤早剝和新生兒科住院時間,見表2。
表2影響嬰兒氣質狀況的逐步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Table 2 Stepwis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infant’s temperament

因素回歸系數標準誤標準回歸系數Waldχ2P入住新生兒科5.4961.636243.81511.2810.010出生窒息3.4011.1777.0029.4940.002出生方式2.9551.3219.0525.0020.025胎盤早剝2.1181.1078.3133.6630.045新生兒科住院時間1.9710.3947.1792.5070.000常數-18.4443.090-35.6410.000
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及健康人格發展對人的一生具有重要的作用。0~3歲是健康人格發展的關鍵時期。據相關文獻及調查研究顯示,健康的人格是由氣質及環境因素共同作用所造成的[6]。
根據Thomas和Chess于1956年開始了為期12年的縱向研究提出了兒童氣質包括下列9個維度:即活動水平、節律性、趨避性、適應性、反應強度、心境、堅持性、注意分散度、反應閾限。根據9個維度將兒童氣質分為5種:易養型、中間偏易養型、難養型、中間偏難養型,啟動緩慢型。本調查中嬰幼兒氣質類型分布以易養型所占比例最多(84.01%),與國內諸多相關研究結果一致[7-8]。
本研究發現,相對于剖宮產方式娩出的嬰兒而言,以順產方式娩出的嬰兒難養型比例明顯偏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以往黃旭(2004年)、羅瑩瑩(2004年)和安繼業(2007)的研究顯示,順產娩出的嬰兒其學習能力、記憶、模仿等方面的能力明顯高于剖宮產娩出的嬰兒。推測順產娩出的嬰兒因經過產道擠壓的良性應激,經歷了必要的觸覺和本體感覺的學習及體驗,其感覺統合功能更加協調,從而在氣質類型方面表現為易養型居多;而剖宮產嬰兒未經歷相應的良性應激,缺乏相應的學習和體驗,導致難養型居多。說明不同類型和不同程度的應激可能對嬰兒的氣質有一定的影響。良性的應激可能更加有利于易養型氣質的形成,而不良的應激可能更加容易導致難養型氣質的出現。
本研究中嬰兒的氣質類型與其出生時有無入住新生兒科[4]、出生窒息[9]、胎盤早剝[10]及在新生兒科住院時間具有相關性,即出生時入住新生兒科、窒息、胎盤早剝及住院時間較長,其氣質類型以難養型居多。
鄒紅梅等[4]研究中提出,出生時入住新生兒科的兒童其氣質為難養型的幾率更高。在本研究中按回歸系數由大到小排序為第一位影響因素,分析其原因可能為家庭是人類生存的基本環境,尤其在嬰兒早期,家庭幾乎是兒童發展的全部環境。在生命早期特別是新生兒期離開家庭進入到疾病治療環境中,相關穿刺、操作、藥物的使用等外來應激,以及母嬰分離產生的焦慮、缺乏母乳吸吮時母嬰親子依戀的建立、缺乏撫觸[8],導致對環境的適應不良等影響兒童氣質類型。氣質并不是恒定不變的,是可以調節的,一方面氣質調節源于嬰兒的直接應激,另一方面調節源于嬰兒的外來應激[11]。氣質具有相對穩定性,但隨著外界環境因素的變化,氣質維度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性別差異不是影響兒童氣質類型的主要原因,在本研究中發現,不同性別的兒童其氣質類型無明顯差異,與石玲等[2]的研究結果一致,可能與目前經濟和文化水平的提升,人們對男孩和女孩的期望相當,社會心理因素的改變有關。本研究亦發現嬰兒出生時有無臍帶繞頸、胎膜早破、羊水糞染與氣質類型無明顯關聯,這可能與納入樣本量較少有一定的關系。目前國內外相關研究相對較少,后期將進一步深入研究。
綜上,出生時的相關因素對嬰兒氣質有一定的影響,尤其是窒息及胎盤早剝對嬰兒氣質類型的影響最為明顯。因此產科臨床應引起重視,盡量規避相關不良應激,為更好地撫育嬰幼兒健康成長,促進嬰幼兒早期心理行為發育,有效地促進嬰幼兒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也為選擇積極養育方式,減少行為問題的發生提供理論依據[12]。
[專業責任編輯:史曉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