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宏光(山東省費縣人民醫院神經外科,費縣,273400)
隨著生活和飲食習慣的改變,臨床腦血管疾病發病率逐年提升。對于腦出血后昏迷患者臨床中主要進行保守藥物治療,但通常難以收獲滿意效果,相關研究[1]認為針對該類患者應用醒腦靜聯合鹽酸納洛酮治療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則癥狀。為進一步提升腦出血后昏迷患者治療效果,本研究選擇收治腦出血后昏迷患者,對其中部分患者應用醒腦靜聯合鹽酸納洛酮治療,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12月費縣人民醫院收治的腦出血后昏迷患者6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52~83歲,平均年齡(68.4±3.6)歲;其中基底節出血17例,丘腦出血13例;出血量14~49 mL,平均出血(31.5±3.2)mL。觀察組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53~84歲,平均年齡(68.7±3.3)歲;其中基底節出血16例,丘腦出血14例;出血量15~49 mL,平均出血量(31.6±3.3)mL。2組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2組均接受腦出血治療:預防感染,降低顱內壓,給予氧氣吸入,保證呼吸道通暢,密切觀察患者神志、瞳孔、生命體征,及時監測患者血壓,預防相應并發癥。對照組同時接受鹽酸納洛酮(六安華源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4021183)治療,在250 mL 5%葡萄糖溶液中加入4 mg納洛酮靜脈滴注,每天1次。觀察組同時接受醒腦靜(國藥集團新疆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65020255)聯合鹽酸納洛酮(六安華源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4021183)治療,給予20 mg醒腦靜注射液靜脈滴注,1次/d,鹽酸納洛酮用法及劑量同常規。
1.3 觀察指標 觀察2組水腫改善程度、出血癥狀改善情況、GCS評分、昏迷狀態持續時間,并對睡眠質量評價分析。
1.4 療效判定標準 治愈:能夠完全獨立生活,神經系統功能恢復良好,GCS評分達到5分;顯效:生活基本自理,神經功能和智力存在一定程度損傷,GCS評分達到4分;有效:生活無法自理需專人照顧,甚至較為清楚,GCS評分達到3分;無效:處于植物狀態生存,GCS評分達到2分。總有效率=(1-無效率)×100%。

2.1 2組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9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0.0%(P<0.05)。見表1。

表1 2組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2.2 治療前后2組腦血腫改善情況比較 治療前2組腦血腫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腦血腫量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2組腦血腫量比較
2.3 治療前后2組GCS評分比較 治療前2組GC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GCS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治療前后2組GCS評分比較分)
2.4 2組昏迷持續時間比較 觀察組昏迷持續時間(7.4±3.1)d,顯著短于對照組的(13.3±3.6)d(P<0.05)。
2.5 睡眠質量評分比較 治療前后2組患者睡眠質量均有所改善,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組患者睡眠質量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腦出血為臨床常見疾病,以50~75歲老年人為主要發患者群,該疾病會嚴重危害患者健康和生活[2]。腦水腫為腦出血患者常見繼發性病理改變,其腦缺血所致損害程度決定了患者預后[3]。相關研究認為,針對腦出血后昏迷患者應用醒腦靜聯合鹽酸納洛酮治療效果顯著,可有效縮短患者昏迷時間[4]。
本研究中,治療后觀察組GCS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腦血腫量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昏迷持續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2組睡眠質量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在腦出血后昏迷患者中應用醒腦靜聯合鹽酸洛納酮治療效果顯著,其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癥狀,具有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