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紅英
(山東省冠縣中醫院,聊城,252500)
肺癌屬于惡性腫瘤,發病率與致死率均較高,對人們的生命健康構成了嚴重的威脅。肺癌患者的臨床癥狀一般表現為咳血[1]、呼吸障礙,常合并諸多疾病相關癥狀,通過化療能獲得一定的效果,但也會給患者帶來諸多不適,使患者出現恐懼、煩躁和抑郁等負面情緒,這些因素均會不同程度地影響著患者的生命質量[2]、睡眠質量。近些年來,隨著中醫研究的深入開展,肺癌中醫護理已取得了一定進展,這種護理模式能將患者作為護理服務的重點與中心,并通過規范護理人員的行為,提供給患者系統、優質且安全的護理服務?,F對常規護理模式、中醫護理模式的有效性展開探究,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山東省冠縣中醫院收治的肺癌患者7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36例,對照組中男20例,女16例,年齡42~80歲,平均年齡(58.26±3.96)歲;觀察組中男22例,女14例,年齡43~79歲,平均年齡(58.17±3.82)歲。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2組入院后均行中醫保守治療,方劑組成:柴胡6 g、九節菖蒲10 g、甘草6 g、酸棗仁20 g、白術15 g、遠志10 g、珍珠母30 g、郁金15 g、茯神15 g、香附12 g。將上述藥物混合后煎制為300 mL的湯劑,分3袋封口備用,3次/d,1袋/次,15 d為1個療程。
1.2.1 對照組 依照常規護理流程開展常規護理,主要包括心理疏導、健康教育、飲食指導、環境護理、用藥干預等。
1.2.2 觀察組 在上述干預基礎上給予中醫護理模式:1)飲食調節:結合患者的證型實施不同的飲食指導,其中肺脾氣虛型:指導患者多食雞肉、山藥、大麥、南瓜與瘦肉等食物;肺陰兩虛型:指導多食秋梨、葡萄、銀耳等滋陰潤肺的食物;氣陰兩虛證型:指導食用養陰益氣等食物,例如海參、瘦肉與魚肉等;氣滯血瘀型:指導多食山楂、桃仁、白蘿卜等解毒化瘀、活血行氣的食物;2)情志護理:中醫較為重視患者的心理狀態,肺癌患者受疾病的影響易產生焦慮、擔憂等不良情緒,此類情緒極易損傷患者的脾胃,導致病情惡化。因此護理人員開展護理工作時可先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再采取按時療法、移情轉志療法和認知干預等,消除患者的不良想法;3)對癥護理:a.實證護理:患者主要表現為脈搏弦滑、痰帶血塊、劇烈咳喘等,病情進展快速,需給予化痰宣肺中藥,痰多者且咳出難度大時需及時吸痰,并對痰中血塊及時處理,避免呼吸道受阻或窒息,協助患者保持側臥位;b.虛證護理:患者主要表現為舌質淡白、咳喘無力與痰液無法咳出等,常見于高齡且病程長的患者中,病情進展緩慢,可給予補肺氣中藥方劑治療。結合患者的癥狀表現實施艾灸、穴位按摩、中藥泡洗以及耳穴貼壓等辨證施護。
1.3 觀察指標 1)參考PRQI(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3]評估睡眠質量,主要調查指標包括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催眠藥物與日間功能障礙,總分為21分,評分愈低提示睡眠質量愈佳;2)參考SF-36(生命質量調查量表)[4]評估生命質量,調查維度有生理領域、獨立性領域、心理領域、社會關系領域、環境領域與精神支柱。總分為100分,評分與生命質量呈正相關。

2組護理后的睡眠質量評分、生命質量評分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肺癌是一種多發性的惡性腫瘤,患病原因尚未明確,有資料顯示,肺癌的發生與長期大量吸煙關系密切[5]。中醫理論指出,腫瘤發生的內在根本因素在于正氣不足,正虛為患病基礎,而肺癌是因正氣不足、臟腑功能紊亂[6]以及氣血陰陽失衡等,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邪氣乘機侵襲引起的,不僅影響機體健康,還會對患者的睡眠狀況帶來不利影響。
中醫護理是一組科學實用的護理模式,其內容齊全,能由辨證證候要點、情志護理、生活起居、用藥護理和飲食調護等方面對護理人員進行規范指導,并采取艾灸、耳穴貼壓與中藥泡洗等中醫干預,嚴格遵照辨證施護的原則,使患者享受到細致舒適的護理服務,進而卸下心理壓力,使患者的心態朝有助于健康的方向轉化,最終達到改善睡眠與病情的目的。本研究結果提示護理后,觀察組生命質量顯著提高,睡眠質量明顯改善,優于護理前及護理后的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中醫護理應用在接受中醫保守治療的肺癌患者中可行性高,能改善患者的生活狀態,提高其生命質量,與朱曉菊,王翠娟[7]的研究結論一致。

表1 2組護理前后的調查指標比較分)
注:與護理前比較,*P<0.05
總之,肺癌患者接受中醫保守治療時配合中醫護理能緩解臨床癥狀,進一步改善患者的生存狀態,改良睡眠質量,值得進一步運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