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蘇晉
(貴州省地礦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院,貴州 興義 562400)
隨著我國社會基礎建設的不斷完善,促進了我國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領域的快速發展,使得對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方法以及技術逐漸成熟。隨著工程項目的逐漸增多,對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威脅,使得環境地質問題成為當前面對的巨大挑戰。水工環地質災害評估是各類重大工程項目必須開展的工作,對日后區域內地質環境的影響是巨大的?;诖?,文章簡要的分析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重要性,并結合自身實踐經驗提出了加強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質量的策略。
無論是大型鐵路、高速公路、橋梁還是水利水電工程的修建,在工程修建之前需要反復對擬建區域的工程地質條件、水文地質條件、環境地質條件等進行勘察,主要目的在于查清擬建區域的水文地質狀況,判斷水文地質條件對擬建建筑物或者工程的影響;查明擬建區域的工程地質條件,對擬建區域內的巖土類型、巖土體的物理性質、力學性質等進行實驗分析,為建設設計提供可靠的依據;查清擬建設工程對建設區域環境地質的影響,如污染、破壞等。因此,在擬建區域進行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是十分重要的。
限制或破壞高速公路、鐵路、水利水電工程發展的主要因素是地質災害,包括天然地質災害(指的是沒有人類活動干預的地質災害)和人為地質災害兩方面,前者主要指的是在沒有人類活動干預下發生的地質災害,如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后者指在人類活動影響下造成的滑坡、崩坍等地質災害。無論何種誘因引發的地質災害,均嚴重的威脅著高速公路、鐵路、水電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壽命。因此,在該區域進行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研究工作是防治滑坡、泥石流、崩坍等災害發生的主要措施,也是制定治理方案的必要前提,即加強各項工程建設區域的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擬建區域進行細致的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是研究擬建設區域內可能出現的地質災害對該區域水工環地質的影響,也就是需要查明擬建區域的水文地質條件、工程地質條件以及環境地質問題可能對工程建設帶來的危害性。因此,在開展建設區域水工環地質災害要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的考察方案,盡可能的防止遺漏重要的勘察區域,在勘察過程中帶著科學的目的進行水工環災害分析,進而確定勘察區域的水工環等級劃分依據。此外,在大型施工工程中,早期穩定的區域在施工過程中可能因破壞了原始地層的受力狀況而導致地層不穩定,進而引起滑坡、崩塌等問題的出現,因此,在勘察過程中要針對不同地質類型的工程條件劃分建設分區,明確指出可能存在地質災害的潛在區域,并采取規避的方式或者治理的手段將潛在地質災害區域進行處理,進而提高建設區域的安全性能。
地形地貌是影響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建設區域的地形地貌差異較大,而高速公路、鐵路、水利水電、橋梁等工程一般面臨復雜的地形地貌區域,尤其是我國西南高原地區,不僅地勢陡峭、地形變化多端,而且構造發育,增加了勘察難度,導致在勘察過程中受地形地貌的影響而使得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不到位,甚至是遺漏,進而引發更加嚴重的安全事故。地形地貌的復雜多變,為建設區域水工環地質災害的勘察工程帶來了阻礙,使得勘察人員無法到達指定的目標區域進行觀察,造成數據信息采集不完全等現象的普遍發生。
加強施工現場的勘察工作是有效提高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質量的措施之一,對擬建設區域的地形地貌特征、地質特征等綜合分析,結合施工現場的實地踏勘成果,制定出詳細的、合理的勘察方案。同時,對勘察區域可能出現的地質災害進行歸納總結,制定出適合于勘察區域的治理方案,把水工環地質調查作為基礎,盡可能的采用先進的、成熟的科學技術,提高水工環地質調查質量。此外,在水工環地質災害調查過程中必需以全局的意識進行工作,對可能發生的災害進行預測,是的建設工程項目在施工過程中能夠得到嚴格的控制,確保施工順利進行,有效的防治水工環地質災害問題的發生。
對建設區域的地層巖性、巖漿巖、變質巖組合進行詳細的調查,查明建設區域的構造地質特征,對建設區域環境地質進行科學分析,進而判斷建設區域水工環地質災害的潛在性和突發性,為后期開展該區域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奠定基礎。針對不良地質體,根據不良地質體的產出規模、形態以及賦存狀態等,制定出合理的預防及治理措施,將不良地質體盡可能的消除。對預測的可能發生的突發性水工環地質災害問題,制定出應對突發性災害的措施,或者提前將可能產生突發性災害的區域進行治理或者清除,可以有效的降低建設區域水工環地質災害發生率。
完善建設區域水文環境勘察工作是提高建設區域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質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在建設區域進行水文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過程中需要合理的劃分評估的參考依據,如建設區域軟土組織特制、巖溶發育狀況、不良地質體分布特征以及構造組合樣式等,根據建設區域水文、工程地質問題確定評估的參考依據。針對不同巖土體類型,如巖溶發育區域,水文環境勘察工作至關重要,查明建設區域隱伏的溶洞、裂隙是降低建設區域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的主要因素,可采用地球物理方法,根據電法等手段解譯深部溶洞的密集度以及規模等。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社會化建設進程的不斷深入以及基礎建設的逐步完善,我國高速公路、鐵路、橋梁、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發展越來越快,建設工程項目的規模也越來越大,使得在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各類弊端逐漸凸顯出來,嚴重的影響了建設工程的質量?;诖耍恼乱猿R姷乃きh地質災害勘察工作為研究對象,分析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強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解決策略,為提高工程建設質量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