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瑛琦
時間如洪水猛獸,當我們猛然發現時,已經到了2018年的尾聲,新年倒計時已經。就在我以為大家都會開心地迎接新年時,身邊的很多朋友卻告訴我,越是臨近新年,自己的狀態越是變得很喪。

回首過去的一年,大家都覺得過得糟透了,年初定的計劃還原封不動地躺在那里;買了很多書,囤了很多課,可還是老樣子;辛苦減肥一年,到頭來反而胖了;拼命賺錢,但賺錢的速度永遠趕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升職加薪無望不說,還會有中年失業的擔憂;孩子需要學區房、老人需要醫藥費、房車需要還貸款,現實的壓力隨著年齡增長,讓人越發地感到無力。
面對別人時,我們可以大大咧咧地自黑,獨自一人時,我們心里卻填滿了焦慮、愧疚,和對未來的無限擔憂。
一年又一年,真的好像除了不斷增長的年齡和體重,人生就沒有什么事兒是呈上漲趨勢的了,我們不甘于在平淡的生活中漸漸老去,但是卻又不得不年年長嘆。
很多人會覺得這是自己的問題,其實也不盡然,因為生活本來就是這樣。那些錢多活少離家近、傻白甜偶遇霸道總裁,不過是電視劇里的橋段罷了。就像李宗盛的《凡人歌》里唱的那樣,你我皆凡人,都要為生活奔波,一刻不得閑。
在電影《你好,之華》里,周迅就扮演了一個被生活瑣事纏繞的普通人。她會到小區里遛狗,會和丈夫吵架摔手機,孩子離家出走,她只能追在孩子后面苦口婆心地勸說。而這其實就是每一個普通人的生活,我們不過是在雞毛蒜皮中熬過一年又一年。
而也正因為我們會被生活不斷地折磨,很多人都患上了“新年焦慮癥”,大家不敢去思考未來,害怕面對未來,害怕未來的一年仍舊沒有什么起色,更害怕接下來的一年過得還不如過去的一年。
所以,哪怕是在新年來臨的時候,我也并不想告訴所有人,你們的生活都會好起來的,生活中的苦難很快就會過去了。生活就是由這些糟糕的日子組成,生活就是如此艱難,我們沒有必要捂上眼睛。我們可以喪,但是這不代表我們就要放棄生活。
我曾經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段話:
“那些獨自堅強的日子有時候也會撐不下去對吧?特別想回家對吧?”
“可是,你知道大多數年輕人每天都是怎么做的嗎?”
“他們都告訴自己,明天就放棄”
“但是……”
“今天再堅持一天吧。”
生活中誰不是一邊喪,一邊又拼命努力地活著呢?雖然我們會因此覺得沒有力量面對新的一年,但是難不代表我們就真的不去面對,生活還是要繼續下去,哪怕只有一點微光,也值得我們去試一試。
就像桐華在《最美的時光》里說的那樣,“這個世界,黑暗總是與光明共存,我們無法逃避黑暗,但是我們永遠可以選擇擁抱光明”。而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舊熱愛生活,才是我們要做的事情。
我們可能因為過去一年沒有什么進步,導致對未來也感到焦慮、抑郁。很多人在這個時候,最愿意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告訴自己,“我要堅強,我要站起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我們以為給自己打雞血,狀態就會好起來。鼓勵當然沒有錯,但它并不是我們在面對不良情緒時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只是去粉飾現實,而不去接納負面情緒,并不是明智之舉。
負面情緒也是正常的情緒狀態,要學會接受,而不是拒絕承認它的存在。只有接受了負面情緒,才有機會改變。一開始就抗拒的話,就相當于我們從未真正承認過負面情緒的存在,面對不存在的東西,自然也就沒有辦法去改變它。
把自己從情緒中拉出來,真正開始面對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解決之前,先要把這些問題分類,一類是可改變的,另一類則是無法改變的。
對于可改變的事情,我們要去努力去做。好比我的英語不好,所以職場上吃虧,那我可以努力去學英語。如果我在時間管理方面做得不夠好,沒有辦法同時兼顧工作和家庭,那新的一年,我可以以此為契機,多學習些時間管理方面的知識,讓生活變得更加有條理。
那什么是不能改變的呢?父母的身體狀態,誰都無法改變衰老的事實,所以我們堅持希望父母不受任何疾病的困擾,永遠陪伴我們,這樣的想法本身就有些強人所難了。能做的就是盡量抽出時間都多陪伴他們,讓他們的心情更好一些,身體也變得好一些,這就是我們能做的最大的努力了。
對于這些我們無法改變的事實,我們能要學會適應,然后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不要強迫自己非要怎樣,學會放過自己,這也是一個成年人要上的必修課。
年初時,我們總會制定一系列計劃,到了年末,卻發現很多計劃都沒有完成。而有些人在講述這件事情的時候,會覺得這一年白過了,自己就是個半途而廢的人,但有些人卻會更多地聚焦在自己完成的那部分計劃上,看到自己的進步,然后決定明年繼續努力。
同樣的事情,在不同的人看來,就會產生不同的感受,而不同的想法就會讓我們朝著不同的方向前進,塑造出完全不同的自己。所以,當我們在對自己的經歷進行描述的時候,不妨加入一些“自主性”的內容,更加強調自己對自己承擔的責任。
例如,我的成長變化是我自己努力的結果,我對自己的生命有更強的掌控力。看到自己為解決問題的努力,找到從某些事件中獲得的經驗及教訓,而不是完全地被動。就像是父母希望我早點兒嫁人,我也確實結婚了,但因為我遇到了愛我的人,而不是為了完成父母的期待。
這么做,給自己帶來的最直觀的一個感受,就是我們會因此明白,我們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就會看到自己的力量,而不再只是陷入無力,無法自拔。
不管現實如何殘酷,很多人還是喜歡在新年來臨的時候,制定一份計劃。但是,制定計劃也需要技巧。舉個例子,很多人制定的新年計劃,都是新的一年我要早起,我要減肥,但你有想過自己為什么要制定這樣的計劃和目標嗎?大部分人可能就是因為看到身邊的人都在減肥,所以覺得自己也應該這么做。問題來了,別人的狀態和你有什么關系呢?
很多情況下,人只會做出那些他不得不做的改變。我們不是模特,所以減肥可能對于我們來說并沒有那么迫切,又或者說我們不是硅谷大佬,不需要起那么早。作為普通的上班族,我們最常遇到的一個問題可能是,就算我早上四點起來了,我都不知道我要干什么。而也就是在這種狀態下,我們制定的很多計劃最后就不了了之了。等到年終盤點的時候,我們就是一味地批評自己。
所以,我們在制定計劃的時候,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想想對自己來說,最想要做的是什么,做成之后有什么意義,然后再去制定計劃,這樣你才會有改變的動力。
電影《天氣預報員》里有這樣一句臺詞,“成年人的生活里,沒有‘容易二字”。生活沒有我們希望的那么美好,事情的解決也沒有我們期待的那么完美,但是在生活的過程中,那個有些悲催但還在努力的自己,終究值得每一個人肯定。所以,在新年即將到來的這一刻,我還是希望大家嘗試著去做些什么,開始一段嶄新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