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沛藝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違規的現狀。再通過獐子島會計信息違規披露的案例,發現獐子島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問題,以便于針對治理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違規行為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會計信息披露違規;公司內部控制
隨著公司的不斷發展,上市公司的數量正在增長,但與此同時違規披露的公司也在增加。主要存在重大事項遺漏、虛假披露會計信息、不及時披露會計信息這三種違規方式。
根據獐子島信息披露的時間順序,我們將獐子島蝦夷扇貝絕收事件的前因后果進行整理,得出下表信息:
從上表可以看出,主要問題有以下三點:
(1)生物資產信息的披露并不屬實。根據會計準則,當生物資產發生減值時,如果賬面價值超過公允價值或歷史成本,我們必須把超過的部分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或減值損失。而獐子島生物資產減值是否真實還存在懷疑。其中,2012年度底播扇貝成本為3億元,卻被計提了2.8億元的巨額存貨跌價準備,幾乎占到了成本的95%。不僅如此,獐子島還把2011和2012兩個年度的底播夷扇貝都予以核銷計入營業外支出(成本分別為5.8億元和1.4億元)。我們暫且相信事實確實如此,但在減值方面還存在兩個疑點:一方面是這次扇貝集體死亡的具體數量不清楚、不具體,另一方面是減值金額不合理。我們知道,扇貝在死亡后體重會減輕而被泥沙埋沒或被海水沖走,所以就會導致無法被捕獲。因此,只要通過拖網沒有捕捉到扇貝,我們就有理由認定為扇貝已經死亡,并且全額計提減值。正是因為獐子島這次計提的如此巨額的生物資產減值會嚴重影響投資者利益,再加上會計謹慎性原則,其有必要進行透明、有效的盤點程序來取得令人信服的確鑿證據,而不是空口無憑。然而事實上,獐子島此次產品捕捉率竟然低于15%,完全達不到公眾的期望。
此外,還有費用的問題。獐子島擁有的生物資產主要是消耗性生物資產,費用主要由苗木成本和資本化利息這兩方面產生。關于苗木費,據內部人士稱,獐子島有虛假投苗的行為。如果按照蝦夷扇貝的成長時間來推算,這次絕收事件的出現也就合情合理、不足為奇。關于利息支出,獐子島不斷地從銀行取得借款,特別是短期借款。截止到2011年9月,公司的短期借款已經高達26.8億元。如果把債務資本化,大量借款利息就會構成生物資產的成本。因此,我們不得不對是否能資本化提高警惕。即便可以資本化,計入成本具體金額也值得商榷。
(2)生物資產的披露不及時。值得一提的是,獐子島公司曾經在生物資產管理規定中表示:公司將密切關注底播產品的增長情況,并且每月都會進行檢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的資料顯示,2014年6月至8月的海水溫度的確異常。這些偏離歷史均值的變化將扇貝的正常繁殖產生影響。如果確實在6月到8月遇到了所謂的“冷水團”,那么公司的每月檢查應該能有所發現。但是,無論是在公司的第一季度還是半年度報告中,我們都沒有找到相關信息。反而直到10月份公司才公布冷水團事件。其真實意圖我們不得而知。
(3)生物資產信息披露不完整。獐子島庫存的三分之二以上是生物資產,構成了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要在財務報告中詳細闡明。然而,獐子島卻有意不提及2.15億元生物資產的詳細組成及由來,我們也就無法從中知曉鮑魚海參和蝦扇貝數量及相關信息。這種情況的出現側面反映了我國目前的會計準則還不夠完善,監管部門未能制定詳細具體的上市公司生物資產披露標準。這就給了某些企業可乘之機,可以少披露就少披露,可以不披露就盡量不披露,最終導致生物資產信息不完整。
綜上所述,完善農業上市公司生物資產會計信息披露可以從以下三點考慮:
(1)修訂相關會計準則
與其他資產相比,我國對生物資產披露的監管相對寬松。在2006年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中,有關強制公開項目的規定過于簡化,沒有提出對數量,數量和格式的具體要求,這導致生物資產的披露形式五花八門、無法統一。為了讓各個企業能更具可靠性和充分性地披露生物資產信息,財政部修訂了相關會計準則的具體內容:強調了利益,風險以及對策等信息的重要性;明確規定了生物資產的分類方法和分類標準,披露的具體項目和形式;要求消耗性生物資產的內容與存貨項目相互分開,單獨披露;不可忽略對公益性生物資產的種類進行評估,并披露數量的變化和管理細節。
(2)加強內部治理的有效性
農業上市公司良好的內部環境是生物資產披露的基礎。只有先完善農業上市公司內部管理,才能使企業持續經營和穩定發展,從而有利于更好地規范和完善生物資產的披露。若要使農業上市公司內部治理井井有條,首先要有防止內部濫用權力監督機制。比如:設立相互制約權力的崗位是很多企業青睞的做法。其次,要構建一套適當的激勵機制,做到賞罰分明。具體措施是:建立獎懲制度,對違反公司內部監督管理的行為實施具體處罰;完善董事會工作流程,加強管理監督程序;明確內部審計的法律責任,確保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不受到權力或者利害關系的干擾,以便以負責監督公司的內部財務活動。
(3)提高監管水平
證監會是最權威監管機構,法律賦予了它最全面的對上市公司包括信息披露在內的各方面監督管理的權力。如果證監能采取切實措施并提高監管水平,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農業上市公司生物資產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可以從以下幾點考慮改進:安排專業人員監督生物資產信息披露的質量,從目標,原則和內容等方面進行系統的監督和管理;強調監管標準的重要性和運營的獨立性,全面完善監管政策和制度;加強監督,做好監督檢查,防止財務欺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