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張夢旭
當地時間3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出席保守派政治行動大會(CPAC)會議并發言。這是特朗普當選總統以來第三次赴CPAC發表演說。美國媒體評論認為,特朗普近來在國內和國際政治舞臺接連遭遇挫折,在本次CAPC會議上,他從移民談到貿易,從“金特會”談到“通俄門”調查,還猛烈抨擊民主黨政敵,大有與其支持者抱團取暖之意。
“這件虛假的事情看起來要終結了。他們沒有任何有關‘通俄的證據。所以現在他們改變策略說‘讓我們審查他(特朗普)做過的每筆交易。這些人真是病態。”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日報道,在特朗普當天長達兩個多小時的演講中,最引人矚目的部分莫過于對“通俄門”特別檢察官穆勒的抨擊,他不斷斥責穆勒及其團隊所做的工作是旨在對付他的黨派偏見產物,是針對他的“政治迫害”。特朗普還嘲笑說,“通俄門”調查是由一群沒有獲得過選票的人所主導的,而穆勒的團隊是一群“憤怒的民主黨人”。他說:“穆勒從未獲得過投票,任命穆勒的人也沒有。”此外,主動回避“通俄門”調查的前司法部長塞申斯也沒能逃過特朗普的炮轟,而前聯邦調查局局長科米則被特朗普形容為“一個壞人”。有分析稱,特朗普之所以如此憤怒,或是因為其前私人律師科恩本周到國會做證,給民主黨提供了更多的調查思路。
“綠色新政”是特朗普在本次演講中抨擊民主黨人的另一個重點。所謂“綠色新政”,是民主黨女議員科爾特斯和馬薩諸塞州民主黨參議員埃德·馬基等人提出并倡導的環保計劃,希望美國在十年內停止排放溫室氣體、百分之百使用再生能源等。但特朗普把這一策略形容為“社會主義計劃”,認為這勢必會重創化石燃料和汽車工業。在外交方面,特朗普認為,朝鮮如果愿意達成協議,將擁有非常輝煌的經濟前景。面對支持者的歡呼,特朗普表示,他有望于明年成功獲得連任。
特朗普的演講發表后,美國《紐約時報》立即發表了一篇事實核驗文章,歷數特朗普演講中出現的15個事實錯誤。而美國《華盛頓郵報》認為,2日的CPAC會議現場,生動地展現了特朗普在共和黨內的主導權。盡管他在內政外交中頻頻陷入困境,但共和黨黨內反對特朗普的聲音正趨于分散。▲
環球時報2019-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