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3月2日文章,原題:(兩會前瞻)聚焦外交布局及改善民生2019年是中國改革開放走過“不惑”后的再出發之年,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沖刺之年。今年兩會,除了優化營商環境,中國外交布局、改善民生等都將是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焦點。
外交方面,專家指出,中國高層在論斷目前所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同時,更加明確地將對外開放作為前進道路的必然選擇。今年恰逢中美建交40周年、中俄建交70周年,在國際體系變革進入關鍵時期的目前,中國如何鞏固大國“朋友圈”,料將成為今年兩會熱門話題。另一方面,“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在北京舉行,這是中國今年最重要的主場外交。中國與周邊國家,以及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外交政策走向,將是又一看點。
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如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如何切實增強政策“獲得感”,將成為2019年全國兩會的重要關切。在近期中國官方多次
強調的“六穩”工作中,“穩就業”始終居于首位。預計全國兩會上,就業優先政策將被置于更顯著位置。如何補上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這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也將是兩會重要任務。作為2019年的首個“民生禮包”,個稅起征點提高以及相關的抵扣政策讓人們收到實實在在的紅利,并且對“獲得感”有了更多期待。此次兩會,能為民眾送上“獲得感”的“民生禮包”遠不止于此。全國兩會期間,中國官方料會在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社會保障、食品藥品安全等民生重點領域有更多實質性的行動,以響應民眾對“獲得感”的期待。
香港《南華早報》3月3日文章中國的政治精英們舉行一年一度的會議,今年的兩會將是中國在全球舞臺上面臨挑戰的形勢下召開的。中國對外關系經歷了不平靜的一年,中美貿易戰擴散到地緣政治和意識形態,中國的海外投資被(一些西方國家)視為威脅。
專家認為,去年以來,隨著中國施展日益增強的經濟力量,以前是雙贏,現在(西方的)零和思維很明顯。外交博弈變得越來越激烈。▲
(作者SarahZheng等,喬恒譯)
環球時報2019-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