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司坤
3月1日,由阿塞拜疆經濟部、阿塞拜疆駐華大使館商務代表處、阿塞拜疆出口與投資促進基金會和環球時報社聯合主辦的中國—阿塞拜疆“一帶一路”貿易合作圓桌論壇在北京舉行。阿塞拜疆經濟部長沙辛·穆斯塔法耶夫在會上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說,阿中兩國關系已達到“非常高的水平”,“阿塞拜疆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最積極的參與者之一”。
環球時報:請部長先生介紹一下近年來中阿經貿合作情況,有哪些亮點?
穆斯塔法耶夫:去年阿塞拜疆與中國之間的貿易額達到13億美元,相比2013年翻了一番。我為什么特別提到2013年?因為那一年中國國家主席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
我們有意向進一步擴大和提升阿中雙邊貿易。最近我們在全世界設立了4個商務代表處,其中一個就在中國。去年我們在中國開設了兩個葡萄酒中心、一個貿易中心。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我們派了代表團參加,展出最優質的產品。我們還要參加第二屆進口博覽會,并將展廳面積擴大一倍。
昨天,在同(中國商務部)鐘山部長進行會晤時,我們達成協議,馬上啟動有關特惠貿易協定的談判。中國跟南高加索地區國家的貿易約45%來自阿塞拜疆,這意味著在南高加索地區,阿塞拜疆是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
環球時報:您對未來兩國的合作有什么期待?
穆斯塔法耶夫:我想強調,目前阿中關系已經達到非常高的水平。雖然我們在中國只待了3天,但我們同中國高級別官員進行會晤,內容非常豐富,雙方有意向在以下幾個領域推動合作:石油與天然氣、國際運輸和投資。在工業領域我們要共同設立生產線,擴大貿易關系,擴大旅游領域的合作,通信與信息技術領域也要加強合作。
阿塞拜疆全面支持“一帶一路”,并參與其中。1月22日,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在達沃斯參加“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展望中國的萬億美元愿景”研討會,同時接受中國媒體采訪。他在采訪中再次表示高度重視中國。最近幾年,阿塞拜疆對中國進行了16億美元的間接投資,這對阿塞拜疆來說是非常大的金額,意味著阿塞拜疆非常信任中國的領導人、政府和人民。
中國領導人已經看到阿塞拜疆跨里海運輸走廊的潛力,對我們的走廊項目表示支持。亞投行向阿塞拜疆的“跨阿納托利亞”(TANAP)天然氣管道項目提供了貸款。如果把所有我提到的這些成果放在一塊兒,就能看到我們兩國的合作關系有非常美好的未來。另外,今天中國文化和旅游部同阿塞拜疆旅游局,簽訂了一份關于中國旅游團隊赴阿塞拜疆旅游實施方案的諒解備忘錄。
環球時報:阿塞拜疆政府于2012年制定發展戰略,計劃到2020年實現80%的GDP來自非石油行業。該計劃執行情況如何?
穆斯塔法耶夫: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我們主要是想讓經濟不再依賴石油和天然氣,能夠更加多元化。最近3年,這方面的發展趨勢可能有點變緩,原因是其他外來因素比如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的影響。
環球時報:阿塞拜疆位于歐亞兩大洲交界處,這一地理位置對阿塞拜疆的發展有著怎樣的影響?您如何評價阿塞拜疆在“一帶一路”合作中的定位?
穆斯塔法耶夫:阿塞拜疆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最積極的參與者之一。去年,我們的國際海上貿易港已經開始運營,最近我們完成一個新項目——巴庫—第比利斯—卡爾斯鐵路,它通往格魯吉亞的邊界。該鐵路正式投入運營后,跨里海運輸走廊將成為連接中國與歐洲最短、最安全的鐵路線路之一。
里海最大的船舶隊伍也屬于阿塞拜疆,我們5年前在里海岸邊建了一家造船廠,每年生產兩三艘新船舶。▲
環球時報2019-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