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旺

被伏爾塔瓦河環抱著的捷克克魯姆洛夫小鎮(中國人簡稱“CK小鎮”),位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鎮上大部分建筑建于14世紀至17世紀,白墻紅頂,錯落有致,徜徉其間仿佛置身于歐洲童話一般。不過,即使抱著欣賞文化古跡目的前往的朋友,也不妨嘗試當地的“密室逃脫”。雖然這種真人情景體驗類游戲頗為現代,但古堡地牢的游戲主題風格,在克魯姆洛夫還真是毫無違和感。
小鎮蜿蜒起伏的碎石板路可以說是我對當地的第一印象,也是最不好的印象。乘坐黃色大巴從捷克首都布拉格,歷經三小時車程來到克魯姆洛夫,旅途的疲勞還沒來得及緩解,就又因為碎石板路增加了好幾分。拖著行李箱的手不但被路面帶來的震顫弄得有些發麻,甚至因為心疼行李箱而無奈扮起“扛活人”的角色。
就在身心俱疲前往酒店之際,居然誤打誤撞看到一塊“密室逃脫”的招牌,但店門是鎖著的。因為鮮有人光顧而關門了?還是搬走了?由于在國內經常參與此類游戲,興奮之情立即沖走了渾身的疲乏。可惜,打招牌上留的電話,沒有人接聽,只好暫時作罷。
轉天,在街頭閑逛發現一家鏡子迷宮,“LostinCK”就此拉開帷幕。鏡子迷宮就位于入住酒店的斜對面,來的時候居然沒有發現,反而是在小鎮百無聊賴地閑逛多圈之后偶遇,也真是神奇。難道是先故意躲避我們,然后再現身以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買票后,店員會發給你一副手套,好像要吃小龍蝦的感覺。而進入迷宮后,才會了解什么叫“眼見未必為實”“摸著鏡子過河”,戴手套是為了防止把鏡子摸花了,影響真假錯亂的體驗。
身處其中,需要手腳并用先行探路,而頭部和上身隨后跟上,像極了晚上家里突然停電后摸黑找蠟燭,雖然此時此刻迷宮里燈火通明。而環顧四周,除了有無數個自己跟著一起探索,同行的同伴也多了N個分身,讓你感覺既近在咫尺,又遠隔天涯,即使面對面了,也要先摸一摸是真是假。最重要的是,
當看見出口的希望之光時,千萬不要一激動就加快步伐,否則等著你的很有可能就是猛烈的撞擊甚至頭破血流。
好不容易從鏡子迷宮脫身后,與店員閑聊中卻得到了意外的好消息,她知道“密室逃脫”那家店搬到哪里了。于是,我們很快從迷宮“逃脫”到了密室(如圖),從一片光明進入一屋子的“黑暗”。這家號稱克魯姆洛夫No.1的密室主打兩個主題,一個是以中世紀為背景的地牢逃脫,一個是專門面向小孩子的,所以我們果斷選擇了挑戰前者。
提到中世紀,人們往往想到的就是黑暗。那個密室主題雖然只有一間屋子,但黑暗是實實在在的,地牢、酷刑、分尸的模擬場景又增添了不少恐怖氛圍。一個小時的逃脫時間,全程都是密碼鎖,完美結合了尋物和解謎元素,有些題目甚至是多重加密,要把不同的線索綜合起來才能解開,很是巧妙。雖然相比國內已經出現NPC(Non-PlayerChar?acter的縮寫,一般指“非玩家角色”)的密室逃脫,小鎮這家店在代際上有些落后,但對喜歡挑戰解謎開鎖的人來說,絕對是飽覽CK小鎮的優美風光之余,理想的“佐餐甜品”。
在店員提示下,我們這些經歷過國內“大世面”的玩家終于按時出來,重見天日。不得不說,正是因為有了“LostinCK”的“幽閉恐懼”,才使得我們更加珍惜克魯姆洛夫小鎮紅頂白墻的溫暖以及伏爾塔瓦河肆意流淌的自由。▲
環球時報2019-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