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學生來說,創新能力必不可少。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關鍵,開展創新思維訓練是當下高中語文教師的主要任務。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特點,從教材出發,有針對性地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的訓練,從而實現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目標。作為學生必修的課程之一,語文在對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創新能力訓練,是現在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只有語文教師能夠深刻認識創新能力和思維對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才能夠全方位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高中語文教師必須要更新自己的觀念,放棄自己是權威的陳舊的教育觀念,建立一個師生平等的關系平臺,重視學生,尊重學生。教師在教學時要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學生能夠自由自主地進行學習。只有構建這樣的自由、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夠充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只是死板地進行教學,若是出現失誤,學生只會死板地告知教師,教師要改變這種情況。例如,學生在發現老師板書時遺漏了兩個字,教師可以幽默地說:“呀,有兩條漏網之漁,讓我們把它們抓回來吧?!辈⑿χ鴮χ赋鲥e誤的學生說:“謝謝你哦。”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緩解教師的尷尬,也展現了教師的智慧,更可以擴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質疑勇氣。
有人說:“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培養鸚鵡學舌的模仿者,而是培養使自己能夠獨立思考的創新者?!闭Z文教材里的課文固然是經過精心篩選的名家名篇,但這些名篇所昭示的也只是一家之言。所以,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可能地讓學生放飛思緒,各抒己見,暢談個人創造性的見解。在學完《祝福》這篇課文后,教師可以布置一道改寫作業題,要求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展開聯想,改寫人物命運。有的學生寫到祥林嫂的丈夫和兒子阿毛都沒有死,勤勞的祥林嫂和丈夫努力工作,攢足了錢讓兒子上了私塾,為小叔子娶了媳婦。一家人過著平靜而又幸福的生活。后來阿毛上學很努力,考上了狀元,進城做了大官,把祥林嫂兩口子都接到城里去享福了,一家人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大家積極思考討論,并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思維,為祥林嫂譜寫不一樣的人生。最后通過大家的討論得出一個結論,如果祥林嫂的丈夫和兒子沒有死,祥林嫂的命運也不至于像現在這么悲慘,究其根源,是舊社會的封建制度、封建禮教控制了婦女要遵循三從四德、三綱五常。生活在這樣的舊社會,祥林嫂沒法擺脫被“吃”的命運,所以最終還是以悲劇命運告終。
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滲透和培養。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可能地讓學生放飛思緒,各抒己見,暢談自己獨特的、富有創造性的思想見解。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只是在語文課堂上實現的,教師還必須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創建能夠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的一些課外活動,使學生能夠在新的環境中獲得新的體驗,在新的環節里進行新的嘗試和探索,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
教師在課余時間可以舉行一些辯論賽或者是一些文學比賽,讓學生積極參加,這對學生提高思維能力有著極大的幫助。在學習完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這篇課文后,教師可以開展辯論賽,主題是:“阿Q精神到底好不好?”鼓勵大家查詢相關辯論資料,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尋找答案,在辯論資料收集和整理的過程中不僅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讓學生對課文人物的理解更加辯證,更加全面。學生在辯論的過程中學會了一分為二地看問題,避免了武斷、偏激地看待事物,學生的創新思辨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鍛煉。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思考,自信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參加辯論賽要有自強的精神,保持良好的思維狀態。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去營造一個輕松愉快、充滿生機和創意的語文課堂,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來開闊學生的視野,充實學生各方面的知識,通過富有創新意識的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學到一些書本上沒有的知識,擴寬他們的知識面,更好地激發他門的創造性思維。與此同時,讓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認識自己,認識社會,進而全面提高自己的語文綜合素質。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促進國家發展的不竭動力。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僅僅是對學生本身有著深刻的影響,更對國家和社會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高中語文教師要轉變自己的觀念,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充分認識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從而以有效的手段和理念來打造一個富有活力的開放性課堂,為社會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進而實現語文教育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