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塊教學是新課改理念推崇的一種新型的語文教學方法,即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將學習任務進行重組、整合,形成一個個的“組塊”,便于學生學習和理解知識。另外,語感是對語言、文字的整體感知, 語感訓練作為組塊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提高學科能力以及教師教學技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教師應不斷提高個人專業素養,對小學語文組塊教學中的“語感訓練”進行深刻探討,以期實現教學相長。
值得注意的是,文學作品所表現出來的通常只是作者想要表達的某一部分, 而更深層次的那些內容,比如主旨、意圖則往往埋藏在文字中,這就需要學生展開想象,發揮主觀能動性,從文章的字里行間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真實意圖。另外,語感是判斷學生對于語言、文字把握能力的重要標準,而語感的培養,又離不開合理的想象過程。然而,這種想象與閱讀相結合的能力,通常是學生在日常學習中遇到的瓶頸。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該充分利用課文中的問題、背景圖等,讓學生發揮想象能力,開發大腦思維,對深層文字進行再現,從而讓學生通過自主展開想象,融入角色,達到身臨其境的效果,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例如,在教學《太空生活趣事多》這篇課文時,首先,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搜集與太空有關的圖像、視頻,比如航天員的太空生活,在課堂開始前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學生,改變以往語文課堂枯燥的局面,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眼球,提高學生注意力,使其迅速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其次,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諸如“太空生活是怎樣的?”“為什么說它是有趣的呢?”的問題,讓學生展開自主想象,想象太空生活是怎樣的,都有哪些趣事,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挖掘學生的主體意識;最后,教師可以選擇幾名學生回答問題,給與及時的反饋交流后,讓學生帶著問題自主閱讀課文,增強閱讀的目的性,提高閱讀效率和閱讀有效性,教師也可以再次選擇學生回答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指出學生想象的太空生活與課文中的太空生活的差異,鼓勵學生多多思考。這樣一來,教師通過創設想象情境,引導學生展開想象,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實現語感能力的提高,對于其日后的學習、生活都會產生很大幫助。
語文課文是在綜合考慮教學目的、課程標準以及學生的認知特征等多種因素的情況下選取的優秀文章,其中有不少華麗、富有感染性的語言,而這些都是學生學習正確語言、正確表達的重要來源。另外,讓學生進行誦讀是其接受、領悟語言的基本方式、有效途徑。然而,部分教師為減輕教學負擔,很少在語文課堂上開展相關的誦讀活動,只一昧地要求學生“背”,卻恰恰忽略了“誦”這個主要觀念。因此,如何讓學生有感情地誦讀課文,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是教師的重要任務,要想讓學生把課文里的好詞好句變成自己的語言,多讀多練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如,在教學《小小竹排畫中游》這一課文時,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快速地瀏覽文章,進行略讀,并向學生提出諸如“文中大致描寫了哪幾處景物?”“你從課文中讀到了哪幾幅畫面?”的問題,讓學生對于所學課文有一個大體的印象,便于后期教學的開展;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再次默讀課文,進行仔細研讀,體會課文字里行間迷人、秀麗的風景,并能夠將其一一列出,體味“詩在游中畫、人在畫中游”的深層意蘊;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回顧,進行重讀課文,要求帶著自己的感情、體會,并對學生進行引導,再次向學生提出“為什么作者說是竹排在畫中游呢?”“你覺得文章有哪些描寫景物特別好的詞語和句子?”這幾類問題,加深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和積累。由此可見,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將“讀”貫穿始終,通過這一連貫的讀,層層遞進,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把握文章主旨、體味作者情感,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領悟語言精髓,拓展自己的語言知識容量,豐富語文學科涵養,進一步培養了語感。
語感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學生通過不斷地學習、規范語言而長期積累的結果。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對學生進行進一步的語感訓練,從而幫助學生建立更高的語感層次。
例如,在教學課文《稱象》時,首先,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如何給大象稱體重?”的類似問題,引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課堂興趣;其次,教師可以將稱象的三個步驟列在黑板上,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從中尋找答案,找出曹沖稱象的原理、方法,并按照步驟給文章劃分層次,以此提高閱讀效果;最后,教師訂正上述答案后,再次向學生提出“你還能想到哪些稱象方法?”,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對課文進行擴寫,鍛煉學生的語用能力,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這樣來看,教師通過督促學生及時反思,深化語感,能夠有效實現高質量的語感訓練,從而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發展個人能力,并能將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由此來看,語文組塊教學運用組塊原理的教學方法,將零散、復雜的知識和內容通過有效整合,形成統一、簡便的教學模塊,使語文教學達到情景交融的效果,讓學生發展想象能力、領悟語言精髓、深化語感訓練成為可能。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主動運用組塊策略,優化教學設計,建立更多可行的教學組塊,為學生提供語感培養的平臺,實現學生語感能力的充分挖掘,提高語文文化底蘊,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