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林
“車技高超,從沒有出過事……偶爾喝點酒,駕車無所謂。”酒駕已入刑很久,但仍有不少司機抱著僥幸心理。河北省清河縣的熊興華酒駕撞倒一輛摩托車駕車駛離現場不到片刻,躺在機動車道上的兩名被害人又慘遭后面兩車碾軋,兩條鮮活的生命就此逝去……
回家路上,一對戀人命喪車禍
2013年10月7日晚上9點多,王福軍載著女友韓麗,與好友陶曉華各自騎著摩托車并排行駛在回家的路上。昏暗的路燈下,行人若隱若現,三個年輕人暢談人生,描繪憧憬中的美好未來,給夜色增添了些許色彩。
就在兩車行駛至清河縣殷莊橋東側時,突然后方一輛黑色轎車飛速駛來,失控的車頭狠狠撞在王福軍的摩托車上。只聽見一聲巨響,王福軍和女友連同摩托車一起被撞飛,黑色轎車的發動機艙蓋也被撞癟了一塊,風窗玻璃全是密密麻麻的裂紋……
然而,這輛黑色轎車沒有停車反而快速拐向一條偏僻的公路。陶曉華從驚愕中醒來,立即加大油門,風馳電掣追向肇事車。四分鐘后,小陶的摩托車和肇事車不足兩米之遙。小陶憑借微弱的路燈,看清了這輛黑色轎車的牌照號碼——“冀EXXX6”。
小陶調轉車頭返回營救傷者。可是,當他駕車回到事發地又一幕令人毛骨悚然的情形映入眼簾:一輛由西向東疾駛的白色面包車,飛轉的車輪從韓麗、王福軍的身體軋過。不足半分鐘的間隙,又一輛紅色轎車再次從二被害人的身上碾軋過……地上流淌著兩攤鮮血。
駕駛白色面包車的司機郝東和紅色轎車的董嶺,先后將車停在路邊,等候交警處理。大約十分鐘后,救護車呼嘯趕來,圍觀的群眾把兩位傷者抬上救護車。可是,經過醫生全力搶救,韓麗終因傷勢過重再也沒有睜開眼睛,王福軍也在十天后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案發后第二天早晨,還在夢中的熊興華被母親突然叫醒。原來,警方根據目擊者小陶提供的重要信息,鎖定了犯罪嫌疑人。隨后,熊興華被帶到交警大隊調查。在訊問室里,熊興華如實交代了整個發案過程。
痛失親人,被害人親屬要求嚴懲肇事者
死者王福軍是家中的獨子,時年21歲的他,正與同歲的韓麗談戀愛。兩人本來準備過了新年就去民政局領結婚證,誰想卻在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中命喪黃泉。
“撞人后為何把車開到修理店?”面對警方訊問,熊興華供述說:“當時,我的頭暈暈的,迷迷糊糊……撞車后發生的事情都記不得了。”
然而,酒后失憶的供述并沒有成為熊興華減輕刑罰的依據。當天,熊興華被警方刑事拘留。警方依法扣押了這輛肇事夏利車,并調取到案發時的監控錄像。
半個月后,縣交警大隊出具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顯示:熊興華酒駕(血液酒精濃度為132mg/100ml)與王福軍摩托車相撞后逃逸,王福軍、韓麗又被白色面包車和紅色轎車碾軋,最終造成韓麗和王福軍死亡。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92條規定,熊興華應負主要責任,郝東與董嶺應負次要責任。
2013年11月,該案由公安機關偵查終結后移送檢察院起訴。“如果熊興華撞人后能在第一時間營救我兒子,后面的兩輛車就不會再次碾壓,我兒子和他的女朋友也不會死……熊興華把我兒子和他女友棄置于機動車道的危險境地,這是放任死亡結果發生,是一種不作為的故意殺人行為,必須定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王福軍父親王輝向檢方提出申訴。
熊興華的轎車與王福軍的摩托車相撞后,韓麗是否還活著?韓麗和王福軍的傷情是否屬于重傷?他們二人到底是三個司機中誰撞死的?檢察官審查卷宗證據材料后疑問重重。一個月后,經過公安機關補充偵查,現有的偵查技術無法確定三輛車對兩名受害者造成的傷害程度。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條明確規定,“交通肇事車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主要責任”并具有“酒后、吸食毒品后駕駛機動車輛”等五種情形之一,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才可按“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懲處。
此時,現有的證據不能認定熊興華撞車時造成兩名被害人的傷情程度,不僅辯護律師對熊興華酒駕駛離現場是否屬于“逃逸”產生質疑,檢察院公訴部門內部也出現了不同的意見。
庭審辯論,檢察官替被害人伸張正義
2014年2月26日,清河縣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這起交通肇事案。
出庭公訴的檢察官結合交通肇事罪的立法本意和具體案情認為:刑法第133條的規定實際上分為三個檔次:第一檔規定了交通肇事罪的基本犯罪構成要件,量刑在三年以下;第二檔規定“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加重犯,量刑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第三檔規定是“逃逸致人死亡”情況下的結果加重犯。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強調的是“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本案中,熊興華酒駕撞人后駛離現場,倒在機動車道上的兩名被害人遭受第二輛、第三輛車碾軋最終死亡后果與熊興華不予及時救助行為有直接的因果關系,應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另外,熊興華將撞壞的轎車開到修理廠,不能排除有毀滅證據的嫌疑;案發后熊興華賠償被害人家屬經濟損失過少,未取得被害人家屬諒解,應予嚴懲。
最終,清河縣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處熊興華有期徒刑十二年零兩個月。熊興華不服提起上訴。2016年8月4日,邢臺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后終審裁定維持原判。
2018年2月5日,在監獄服刑的熊興華委托父母到市檢察院遞交了刑事申訴書。辦理該案的市檢察院的辛輝副檢察長審查相關卷宗后,相繼調查、走訪原辦案法官和檢察官后,決定向中院提出再審檢察建議。
原來,王輝和被害人韓麗父親韓韜在案發不久,強行撬開熊興華父母的門鎖,在熊家生活了半個多月之久。2017年7月下旬,清河縣人民檢察院以非法侵入住宅罪將王輝、韓韜起訴后,在法官和檢察官反復耐心勸說下,雙方當事人回到了協商軌道上。幸而,熊興華父母諒解王輝等人的過激行為,最終王輝夫婦和韓麗父母愿意接受熊興華父母替兒子再墊付25萬元賠償款,雙方還簽下《諒解書》。
2018年6月,邢臺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再審檢察建議,邢臺市中級人民法院另行組成合議庭再審,做出撤銷原判發回重審刑事裁定。2018年10月30日,清河縣法院開庭審理后改判熊興華有期徒刑5年2個月。熊興華為他一時魯莽行為付出了沉重代價,留下的深刻教訓揮之不去。
編輯: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
點 評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詳細解釋了“因逃逸致人死亡”,即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熊興華撞車后,駕車駛離現場的行為是導致后面車輛將倒在機動車道上的兩名被害人碾壓致死的主因,兩名被害人的死亡與熊興華駛離現場有直接關系。結合本案其他證據和熊興華將肇事車開到修理店等種種行為,判定其試圖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行為是符合交通肇事罪立法本意的。
刑法第133條規定“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量刑在7年以上,是一種結果加重犯,處罰上包含間接故意殺人的情形。本案中熊興華在撞車后,將兩名被害人置于機動車道上不顧,其行為在一定條件下符合間接故意殺人的構成要件,但相對于刑法第232條故意殺人罪而言,刑法第133條規定的“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是特別法,應優先適用。
此外,是否該追究白色面包車和紅色轎車司機的刑事責任?承辦此案的檢察官認為:本案中,后兩名司機有駕照、無飲酒,沒有違反交通規則,并且在夜間謹慎駕駛,但由于夜晚光線等自然條件,無法及時發現而碾軋躺在機動車道上的兩名被害人,屬于意外事件。在這種情況下,后兩名司機應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檢察官也借此案提醒廣大司機:嚴格按照交通規則行駛,養成安全行駛的習慣,最大程度降低車禍發生的概率。發生車禍后,一定要及時設立警示標志,撥打“120急救電話”,全力救助受傷者,把車禍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