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吉林省科學技術廳
吉林省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的基礎上,以農村科技創新創業為主線,大力開展科技特派員農村科技創新創業工作。
為推動全省科技特派員創新創業工作在縣域、在農村的持續深入開展,吉林省圍繞地方產業發展和農村、農民實際需求,將科技特派員農村科技創業和科技項目實施兩項工作緊密結合,省、市、縣三級科技管理部門發揮科技項目的支撐引領作用,對科技特派員科技推廣與示范項目加大傾斜力度。2013年至2018年,依托省級科技發展計劃支持科技特派員項目80項,投入資金1200余萬元,有力地推動了科技特派員農村科技創新創業工作的持續開展,形成了科技特派員農村創新創業工作的良好局面。
作為科技特派員在農村開展創新創業工作的平臺載體— 星創天地,是星火計劃在新時期的傳承和發展。通過建設星創天地,更有利于帶動眾多科技特派員持久深入地在農業農村領域進行創新創業,培育壯大新型農業農村經營主體,以創新帶動發展、以創業帶動就業,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引領縣域經濟轉型升級,優化產業結構,加快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2016年以來,按照政府引導、企業運營、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原則,鼓勵農業科技園區、科技特派員創業基地、涉農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科技型企業依靠資源優勢,建設了一批模式新穎、服務專業、運營良好、脫貧攻堅和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效果明顯的國家級和省級星創天地。截至目前,共開展了3個批次的國家級星創天地申報備案和2個批次的省級星創天地評選備案工作,建設星創天地57家。
一是持續開展“三區”人才支持計劃科技人員專項計劃。為貫徹落實科技部等5部門聯合下發的《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人才支持計劃科技人員專項計劃實施方案》(國科發農 〔2014〕105號)精神,2014-2019年,共選派711名相關專業科技人員到“三區”貧困縣(市)提供科技服務,共投入資金1512萬元。選派的“三區”科技人才圍繞受援地科技創新創業產業的需求,提供各類專業技術服務,為貧困地區的區域特色產業發展、經濟結構調整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三區”人才工作開展以來,選派的科技人才已累計服務村莊1032個,服務帶動農戶3.6萬余戶,服務企業、合作社、農民協會等機構554個,創辦領辦企業、合作社、農民協會等機構46個,培訓農民8.6萬余人次,為受援地引進資金2000余萬元,幫助受援對象增收1.9億元。
二是組建了科技特派員產業扶貧專家隊伍。2019年上半年,省科技廳將科技特派員產業扶貧專家隊伍建設與科技特派員貧困村科技服務全覆蓋工作有機結合,制定了《吉林省科技廳科技特派員產業扶貧專家隊伍建設方案(2019-2020年)》(吉科發農〔2019〕132號)。方案中明確了指導思想、建設內容及職責分工、保障措施等內容,該方案的出臺將為促進貧困地區產業項目發展,培育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推動科技與脫貧密切融合,助力吉林打贏脫貧攻堅戰和順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目前,已組建省級科技特派員產業扶貧技術團隊4個,省級科技特派員產業技術專家組50個,實現了科技特派員貧困村全覆蓋。

吉林省科技特派員亢學平在種植基地查看黑木耳長勢

吉林省科技特派員吳春勝(中)到民樂村指導農業生產
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繼續創新科技特派員選任方式。積極探索發展法人科技特派員、科技特派員團隊、農民工科技特派員、創業致富帶頭人科技特派員、大學生村官科技特派員等不同領域、不同身份的科特派隊伍,尤其是發展一批財稅、工商、法律、金融、電商、物流、倉儲等方面的專業人才。以推進吉林省地方優勢產業發展為目標,圍繞產業鏈,建立優質的技術服務團隊,使科技特派員的“觸角”伸向省內四面八方,讓科技特派員創新創業工作領域更寬泛、服務更周全。2020年,力爭實現全省各類科技特派員隊伍規模達到2萬人,實現全省農業科技信息服務全覆蓋。
集聚各類資源要素,繼續推進科技特派員創新創業平臺載體建設。以農業高新區、農業科技園區、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科技型企業、科技特派員基地等為載體,持續打造一批星創天地。力爭到2020年,重點建設省級星創天地50家以上,市(州)、縣(市、區)級星創天地80家以上,孵化培育創新創業企業、新型農業農村經營主體300家以上,培養400人以上的創業導師團隊,聚集各類創新創業人才800人以上,激發和調動科技特派員成果轉移轉化的積極性,不斷構建和完善吉林省科技特派員創新創業平臺建設。
發揮科技特派員科技扶貧生力軍作用,助力貧困地區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一是組織吉林省科技特派員產業扶貧技術團隊深入到貧困地區開展科技服務和創新創業帶動工作,針對貧困地區主導產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進行集中攻關。圍繞貧困地區產業發展技術瓶頸問題,提供技術解決方案,加快科技成果在貧困地區轉移轉化。
二是組織吉林省科技特派員產業扶貧專家組采取“1+N”模式(即1名科技特派員服務若干個貧困村)開展貧困村科技服務和創業帶動全覆蓋工作。深入貧困村調查研究,摸清貧困村自然狀況、特色產業和科技需求。結合貧困村、貧困戶實際需求,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技術培訓。同時,加大新技術、新產品的示范推廣,針對關鍵農時季節和生產環節,開展技術指導和跟蹤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