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莉,董 麗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重慶 402160)
職業暴露是醫務人員經常遇見的不良事件,根據相關文獻報道,發生過職業暴露的醫務人員比例已達77.5%[1]。可見發生職業暴露在醫療行業是相當普遍的現象,特別是低年資工作人員職業暴露發生率最高[2-4],表明工作經驗較少的醫務人員更容易發生職業暴露。實習生初入臨床,極易因自身知識掌握不足、臨床經驗不豐富等,造成操作不當或防護意識不足,從而引發職業暴露事件[5-6]。發生職業暴露后,實習生不僅需要定期進行抽血檢查或服藥干預,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更有可能因此感染各種傳染性疾病,造成較大的心理壓力。因此,加強對實習生的職業暴露防護管理和培訓,提高實習生職業暴露防護意識,降低其職業暴露發生率尤為重要。常規帶教模式下,帶教教師經常自行發揮,無專門的組織機構及嚴格的監管,而簡單的培訓又不足以達到預期效果[7]。本研究引入現代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提出的目標管理理念[8],通過設定合理的目標,再細化,加強督導,及時反饋,并采用一系列的目標管理手段,增強實習生職業暴露防護意識,降低職業暴露發生率。
采用便利抽樣法,抽取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在某三甲醫院實習的學生98人為研究對象,其已完成大專兩年在校學習任務。將實習生按照學號順序進行編號,采用隨機數字法,分為對照組(49例)和實驗組(49例),兩組年齡、學歷、男女比例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
臨分別,王祥向老道討了個冥器留作紀念,雙方各奔東西,既沒有分贓不均,內訌火拼。也沒有見財心起,大打出手。雙方是好聚好散,分了手還是好朋友。
1.2.1 實施方案 對照組按照教學大綱,采用常規帶教法,即由科室進行集中培訓或帶教教師進行臨時指導,包括常規的科室介紹、科室相關知識講解、注意事項(如操作中的醫療廢物處理、洗手、職業暴露處理等)提醒。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目標管理。
2014年3月18日,法官宣布ALDF等機構聯合起訴邁阿密海洋館違反瀕危動物保護法不成立,洛麗塔重獲自由的希望再次落空。
數據中心方面的進展首先就是其已經建立能夠跨部門、跨地區、跨領域的數據共享體制,地方環評相關單位以及環評數據中心單位能夠分別建立各自不同功能區的環評數據庫,還能夠打破地域的限制,實現信息數據資源的共享功能;其次是建立了標準的數據規范體系,此項體系的建立為以往存在的數據管理和數據集成的問題提供了技術支持;最后數據中心通過對數據的整理和分類集合成了一整套有規律性的和綜合全面的數據資源庫,為環評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數據基礎。
(2)確定目標。①領導小組分析醫院近年來上報的職業暴露事件,結合國內外有關職業暴露發生率的研究結果[9-11],以及國家相關標準[12],將職業暴露發生率的總目標設置為2.0%。②實施小組根據科室實習生知識水平、職業暴露防護意識與其實際操作情況,制定目標并細化(重點知識掌握率大于90%、操作合格率大于90%)。③將科室目標細化為個人目標,要求實習生目標設定高于總目標的2.0%。
(3)全員培訓。領導小組對實施小組成員進行培訓,內容包括目標管理理念及目的、目標管理依據和標準、實施中的注意事項與追蹤方法及評價等。此外,邀請專業管理學講師舉辦專題講座。科室制訂具體的實習生培訓計劃,羅列出實習生從入科到出科需要掌握的重點知識等。
1.2.2 目標管理方法(1)成立管理領導及實施小組。領導小組由科室責任人(1名)及護士長助理(1名)組成,實施小組由7名科室臨床帶教教師組成。領導小組的職責為制定目標管理標準,制訂實施方案,培訓實施小組成員,加強過程監管,注重效果評價。實施小組成員的主要職責為對實習生進行職業暴露防護培訓,根據領導小組制訂的方案,對實習生職業暴露情況進行追蹤調查并反饋,落實管理目標。
1.2.3 評價標準 (1)統計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兩組實習生職業暴露發生率(%)。實習生職業暴露發生率=實習生職業暴露發生次數/實習生總數。(2)自制職業暴露防護知識試卷對兩組實習生進行測試,內容為本科室職業暴露防護培訓相關知識點及注意事項,評分范圍為0~100分,其中<85分為低認知度,85~95分為中等認知度,96~100分為認知度較高。
(4)督導反饋。實施小組對實習生職業暴露防護情況進行追蹤調查,了解其重點知識掌握情況、實習過程中的職業暴露防護措施、是否發生過職業暴露等,將追蹤情況反饋至科室責任人,領導小組根據反饋情況進行小結,分析存在的問題與原因,并以此為依據完善實施方案。
常規實習生培訓存在以下問題:(1)缺乏嚴密的組織管理體系,管理松散;(2)培訓結果隨意性較大,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帶教教師是否重視培訓,注意事項多為帶教教師在臨床上遇到相應情況時順便講解,無統一規范及要求;(3)實習生培訓重專科知識講解、操作技能培訓,而輕自我防護意識培養。本研究在實習生培訓過程中引入目標管理,實驗組職業暴露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見表1)。多項研究已證明目標管理具有提高實習生組織管理能力和管理效果的作用[13-15]。針對實習生初入臨床,自我保護意識較差、操作不規范、職業暴露防護知識缺乏等情況,建立嚴密的組織管理體系,制定適當的目標,并通過全員培訓,讓帶教教師(實施小組)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實習生進行指導。同時根據實習生具體情況,制定具體目標和計劃,調動帶教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并及時對每一輪實習生職業暴露發生情況進行評估,分析存在的問題與原因,積極進行整改。在實施目標管理后,實習生職業暴露發生率降低至目標設定值(2.0%),可見目標管理能有效預防實習生職業暴露。

表1 兩組職業暴露發生情況比較

表2 兩組試卷評分比較
1.2.4 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錄入Excel,使用SPSS 17.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Fisher確切概率法進行分析,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兩對比采用t檢驗,檢驗標準α=0.05。
實習生職業暴露防護知識認知水平低是其職業暴露事件頻發的重要原因[16]。本研究采用自制的職業暴露防護知識試卷對實驗組及對照組進行測試,由表2可知,對照組評分為(88.408±3.931)分,處于中度認知水平;實驗組評分為(96.082±2.707)分,處于高度認知水平,優于國內調查中普遍存在的實習生職業暴露防護知識認知水平低的情況[17-19]。這也進一步說明目標管理對提高實習生職業暴露防護知識認知水平的作用。目標管理以制定目標為起點,以目標完成情況的考核為終結,這與同樣重視效果評價的實習生培訓工作一致,可將兩者相結合,以過程控制為手段,有效提高實習生職業暴露防護知識認知水平,降低職業暴露發生率。
在實習生職業暴露防護培訓過程中,應注意目標管理不僅是一個管理工具,更是一種管理理念。帶教教師要加強自我管理,調動積極性、主動性,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達到預期管理目標。目標管理的對象是實習生,其學習能力及接受能力較強,但臨床經驗、職業暴露防護意識不足,目標管理的重點在于細化實習生需要掌握的知識、注重實習生知識掌握情況測試、糾正容易導致實習生職業暴露的錯誤操作等。另外,目標管理對員工的激勵不在于金錢鼓勵,而在于通過達到自行設定的目標值所激發的責任感和滿足感,從而激勵工作人員以更高的熱情去完成新的任務,達到新的目標。
在農村中學,不少學生認為學習英語沒有用,英語只是作為必考科目去學,因此缺乏學習英語的動力,這是農村中學生聽力薄弱的主觀因素。
綜上所述,實習生職業暴露防護培訓需要全體人員參與,以目標管理理念為指導,采用目標管理這一管理手段,有效降低實習生職業暴露發生率,提高實習生職業暴露防護知識認知水平。目標管理不僅可應用于實習生職業暴露防護培訓工作,還可推廣至其他培訓工作。